楊 欽,徐 左,陶駱定,張 軼,李昌進
足球是全球體育界最具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運動之一,在全世界范圍內有著廣泛受眾。從“校園足球”理念提出至今,國家對校園足球發展規劃越來越重視。2015年,國務院頒布《關于印發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的通知》(下稱《通知》),明確提出“改革推進校園足球發展”的舉措,這標志著校園足球成為國家足球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通知》指出,發展和振興足球,對提高國民身體素質、豐富文化生活、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培育體育文化、發展體育產業、實現體育強國夢具有重要意義,對經濟、社會、文化建設也具有積極促進作用[1]。此外,校園足球還具有潤德、啟智、培養意志品質與團隊精神等教育價值,對塑造完整人格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2016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布《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方案的近期(2016-2020)發展目標為:努力實現中國足球保基本、強基層、打基礎。其中,“強基層”對校園足球的具體要求為:校園足球加快發展,全國特色足球學校達到2萬所,中小學生經常參加足球運動人數超過3000萬。截至2017年底,全國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20218所,提前三年完成了該目標。2017年3月12日教育部長陳寶生同志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時提出:“2020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將達至4萬所”,進一步推動了校園足球的發展步伐。
面對校園足球快速發展的現狀,有必要對校園足球開展情況進行審視和總結,尤其是欠發達地區發展情況。近期,筆者有幸參加了上海市教育人才交流中心委托同濟大學國際足球學院開展的赴遵義幫扶活動,筆者所在團隊對遵義市第一中學、第十一中學和南白中學三所代表性中學進行了校園足球專項調研活動。在文獻研究、實地調研、專員訪談和研討交流會的基礎上對遵義市校園足球最新開展現狀、發展理念、所取得的成就及面臨的關鍵問題進行整理,總結發展經驗,梳理問題,提出解決對策和未來發展策略,以期更好地推進東西部校園足球協作發展戰略,并在更廣泛的層面上為我國校園足球發展方向提供借鑒經驗。
近年來,遵義市把發展校園足球作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發展素質教育的重要舉措,2018年9月,下發《遵義市校園足球全覆蓋實施意見》,全市上下要全力推進遵義市校園足球工作科學、健康、持續地發展。自校園足球全覆蓋文件下發至今(2019年12月),遵義市教育系統5人制球場達228片、7人制足球場179片、11人制球場92片,簡易足球訓練場522片,全市擁有足球場(含簡易足球訓練場)學校數量達60%,計劃到2020年底,中心學校以上學校足球場(含訓練場)覆蓋率達100%。全市體育教師共7306人,其中,專職體育教師3144人,足球專業畢業教師181人,中國足協E級教練員440人、D級教練員102人,C級教練員2人。該數據與梁樺等人2016年統計的數據相比,足球特色學校,試點區縣及教練員培訓數量等指標有了顯著的進步。
2018年9月,遵義市人民政府印發《關于推進校園足球全覆蓋實施意見》,把加快校園足球發展列入遵義市教育工作重點任務,提出了從實際出發,學習借鑒足球發達省區經驗,結合本市實際情況,扎實推進校園足球全覆蓋。截止2019年11月,全市現有中小學校1659所,足球特色學校113所,國家級校園足球試點縣1個(新蒲新區),省級試點縣3個(匯川區、播州區、綏陽縣),市級校園足球基地學校9所,縣級基地校128所,全國足球特色幼兒園8所,已初步建立本市校園足球樣板體系。
自2015年起,逐步建立校級、縣(區)級、市(州)級、省級校園足球競賽制度和縱向貫通、橫向銜接、規范有序的小學、初中、高中三級校園足球聯賽機制。遵義市教育局每年組織開展全市不同學段校園足球品牌賽事及夏令營、冬令營活動。據市教育局最新統計,2015年至今,參加足球競賽活動學生人數逐年遞增,2019年達到32萬人次,縣級以上比賽超過4500場,參賽學生人數超過5萬人次。市級比賽年均380場,參賽學生超過1.5萬人次。
在師資隊伍建設方面,組織實施市級校園足球教練員、裁判員培訓,依托國家級校園足球專項培訓和海外留學、海外引智等項目,強化師資隊伍建設。累計選派3名中小學體育教師赴英國、法國留學,聘請7名高水平外籍足球教師到遵義中小學擔任教練。2018年來,市教育局多次開展教育系統足球教練員培訓,參訓體育教師1250人次,開展足球裁判員培訓兩次,參訓體育教師80人次,市、縣兩級共同完成一輪對全市中小學體育教師的普及性培訓,覆蓋到全市所有體育教師,確保每一位體育教師能上足球課。
在足球場地建設方面,在現有足球場地基礎上,遵義市將依據《關于推進校園足球全覆蓋實施意見》,繼續加大資金投入,確保到2020年,全市所有鄉鎮中心校以上學校按標準建設5人制以上(含5人制)足球場,不具備建設條件的老城區學校、鄉村學校設置簡易足球場地。
根據《關于推進校園足球全覆蓋實施意見》精神,遵義市教育局設立了遵義市南白中學、遵義市第一中學等九所市級校園足球基地校并下發《遵義市校園足球市級基地校招生意見》,明確了9所市級基地校每年可預留學位、面向全市招收足球特長生,做好上下級基地校整隊交接工作,確保全市優秀足球苗子能順利升入各學段基地學校。
2017年,遵義市少年足球隊赴德國參加歐洲足球俱樂部少年組比賽,與多特蒙德、門興格拉德巴赫等40支歐洲勁旅拼搏12場比賽,順利進入16強。2016年全省中學生運動會足球賽中,市初中女子組、初中男子組、高中女子組代表隊分別獲得第一、第二、第三的好成績。2019年全省中學生運動會中,市高中男子足球隊獲得了本屆運動會含金量最高的一塊獎牌,在剛剛結束的全省青少年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高中組男子足球賽上,遵義市一中代表隊獲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在參加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系列活動中,2019年遵義市42名中小學生入選全國校園足球夏令營貴州營區“最佳陣容”,9人入選全國第六營區“最佳陣容”,3人入選全國總營最佳陣容,各級最佳陣容入選人數較2018年均有較大的增長。
2019年,遵義市先后承辦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貴州營區活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第六營區(初中組)活動,活動過程井然有序,體現了遵義市高標準的辦賽水平,特別是承辦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夏令營第六營區(初中組)活動,辦賽質量得到了全國校足辦的高度肯定。
遵義市校園足球的成績與其不斷發展的新理念、新思想和逐步完善的管理機制密不可分。體學兼優、集中管理、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引領著遵義市校園足球穩步向前發展。
體學兼優,指文化課程成績與體育課程成績均較為突出。在研討會環節,遵義市相關教育單位指出,為了進一步推動校園足球發展規模,增強校園足球影響力,學校逐步要求學生在足球訓練效果突出的同時,學習成績也要突出。其發展理念是讓入選學校足球隊成為一種榮譽,這種理念可以扭轉以往認為體育生“四肢發達,頭腦簡單”的認識,進一步增強足球的積極正面影響力和示范帶動作用。
為了方便統籌體育生的訓練與課程學習,學校采取將入選校足球隊學生統籌編入一個班級,由其帶隊教練進行統一進行學習和管理。這樣既有利于學生管理,也有利于教師更深刻地了解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狀態,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率。
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已成為促進足球后備人才培養,推動足球運動發展的重要因素[8]。遵義市教育局提出的“校園足球全覆蓋”方案,從戰略層面上保障所有中小學都具備開展校園足球的條件和機會,同時著手建立完善足球教練員和裁判員培訓體系、競賽體系、激勵機制和評估體系,以保障校園足球長期穩定發展。
在遵義市校園足球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眾多困境,這些問題具有代表性、共通性。梳理好問題的關鍵,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逐步解決這些困難,對促進遵義市校園足球乃至其他省域校園足球發展具有重要指導和學習意義。
調研期間,三所學校均反映師資引進困難。根據貴州省教育廳相關要求和三所學校發展定位,三所學校一般只能引進教育部直屬的6所師范類大學的畢業生。這導致體育師資尤其是足球專業師資力量嚴重匱乏。其中,部分學校已引入了外籍體育教師。對此,建議學校一方面加強已有足球教師的業務能力,學習國內外校園足球發展的成功經驗;另一方面與足球校園足球發展較好的地區保持緊密聯系,增加交流機會。
資金困境是另一個重要問題。經費來源不足以維持舉辦賽事、培訓及場地器材維護所需費用。其實,不止這三所學校,劉忠曾報道場地器材、師資問題、學校重視程度不夠等是貴州省開展校園足球存在的普遍問題。對此,建議學校更加重視,一方面每年提前做好體育類各種支出的經費計劃;另一方面嘗試尋求體育類相關公司的贊助與支持,以達到互利雙贏的效果。
調研發現,除了校隊的訓練比較有組織性、計劃性外,其他普通學生足球課開展數量較少,學生參與度低,缺乏足球練習的有效性。此外,女生足球課參與度遠低于男生。這些現象導致足球課的效果沒有充分被挖掘,其影響力沒有得到實質性彰顯。建議足球教師強化自身學習,提高足球課課堂效率和學生參與度,以期顯著促進學生足球水平的提高。
本次調研所對接的學校是遵義市發展水平較高的代表性中學,均位于遵義市區內,有較好的資源和地理位置優勢,市區學校尚且存在以上兩個代表性問題,那么市區以外的其他廣大區縣中小學是否存在同樣的困境和問題,調研討論確認了這一猜想。這從側面反映出一個問題:發展資源較為集中,缺乏不同地區協調發展策略。這是一個社會性問題,建議遵義市教育局結合不同區縣發展實際,采用資源利用最大化的方式,出臺相關文件,一方面加強學校領導、教師對足球課程認可度和業務能力,建立適度的激勵機制,從師資層面營造足球的發展動力;另一方面,督導足球類體育課程在中小學校園的開展力度,增加學生參與度,提高課堂教學水平,有導向性地營造校園足球文化,從學生層面擴大校園足球影響力。
關于校園足球發展的論述已有很多。通過調研,我們感受到了遵義市校園足球發展的新理念和新思想。這些思想值得廣大開展校園足球發展的中小學學習和借鑒。建立體系、完善機制、加大投入是眾多校園足球發展研究者的建議,但發展理念和發展方向對校園足球長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保障意義。另外,如何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推動眾多基層中小學校園足球高質量發展是值得關注的問題。學校領導層的重視、管理機制的完善、體育教師在足球業務能力的提高、適度激勵計劃的建立、足球課學生參與度的增加等措施將促進現有條件下校園足球影響力的穩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