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全,高 峰
激勵是指影響人的內在需求或動機從而加強引導并激發動機和指導行為并有效實現目標的心理過程。根據人的需要運用相應手段激發人們的工作欲望,同時由內在動力推動著它朝著人們所期望的目標前進實現既定目標。因此,合理地將激勵機制應用在體育教學人才培養中,是各個高等院校實現體育教學人性化的重要保證,為了能讓人才有著更好的發展空間,各高等院校的教學工作也積極的推行實施激勵機制。
我國傳統的培養模式一般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考核和評估,理論考試占大部分,而很少進行技術性的實踐性考試,另外教學內容和考試大綱如出一轍,這樣使得培養出的專業型人才在進入社會工作時,理論方面強于實踐方面,動手能力較差。因此在大健康的背景下,社體專業人才的培養應當注重專業能力的培養,以技術培養為核心同時在制定考核的過程中應重點突出實踐操作能力,使得理論聯系實踐這一要點更好的展現出來,要逐步改善教育模式與方法,增強體育技能教學、體育健康理論教學以及普及社會實踐課等。
社會體育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方向,主要針對健身俱樂部、體育賽事策劃和體育賽事組織等,在這些地方建立專門的實習點。在學生實習階段對實習單位可以自主選擇,這樣不僅突出學生的主體,也能更好地發展學生和培養學生,與此同時學校與用人單位也會積極的派遣優秀的骨干人才互相學習和增進交流,通過這樣的合作不僅有利于相互之間的取長補短,同時也有利于學院雙師型教師培養,是一種互利雙贏的模式。
體育管理部門現行的體育指導員培養機制相較于過去有了較大的提升,但是從全國范圍內進行分析的話,社會體育指導的隊伍建設上明顯不足且沒有形成合理化的組織結構,通過研究總結得出這種現象主要表現在以下的三個方面:第一,整個體育指導團隊的競爭機制建設不完善,對等級上升的熱情度不足;第二,體育管理部門不重視其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人才的培養工作;第三,現有的社會體育人才群體與滿足體育鍛煉指導需求總人數之間還有很大差距。
通過研究和實際訪問總結出,目前大多數高等院校基本上更多的是使用物質激勵,而精神激勵少有重視,更不用說去實際的使用了,這種現象說明目前高等院校普遍對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的認識存在偏差,忽視了精神激勵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所站的比重,其實精神激勵在整個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和教師學習和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有著長久和積極的效果。華東師范大學的俞文釗教授一直以來鉆研心理學,并有著一定的見解和研究成果,他提出了同步激勵的方法。他提出的同步激勵方法中認為:不能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兩個激勵方法分割開來,這樣是不對的,應該把這兩種方法有機地結合起來,找出兩者之間的共性并相互融合,在實踐中同步實施才能取得更大的激勵效果。同時俞文釗教授認為這不是把這兩種激勵方法相互疊加起來,而是把這兩種方法相互的融合在一起,升華出更大的效果變“1+1=2”為“1+1>2”。
每個人的性格、想法、個性等都不盡相同,外在的生活的環境條件看待事物的觀點也不相同,所以每個人因受各方面的影響因素其需求也是不同的,我們應該根據每個人的特點以及個體差異性因人而異實施激勵,這樣不僅能夠滿足學生們的需求同時對于所要達到的預期效果也能事半功倍,才能更好的貫徹因材施教的理念。
激勵機制包括很多種因素,激勵時機就是其中的一個,也是比較重要的,但這種因素相對來說比較難掌握,例如:針對同一對象用同一件事在不同時間給予的激勵可能就會得到不同的結果;而這種得出的結果也可能相差比較大,也就是說差異性比較大。另外激勵既不能超前也不能姍姍來遲,激勵恰到好處才更能發揮出激勵的意義,達到激勵目的。
在學校教學實踐中普遍存在大量的物質激勵投入,但是對于預期目的卻達不到的情況,既浪費物資又沒有得到相應的收獲,這主要是因為學生對于這些物質激勵無法產生出高的積極性,所以對于把握激勵時機在體育教學管理工作中是非常重要的。
不論在體育教學中還是其它工作中,各學校都要要堅持公平、公開和公正的原則,這樣才能更好的激發學生的學習鍛煉熱情,他們只要努力學習鍛煉并達到相應的成績就能夠得到相應的激勵,只有提起學生的熱情他們才能在平常的體育教學中積極配合體育教師的工作,從而提升自己能力和技能,進而提升整個學學校的體育水平。
以學生為發展中心,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堅持以學生為本的基本原則在體育教學管理中運用激勵,并構建科學的激勵機制體系,在此過程中要著重考慮學生的長遠發展,學生是工作的主體按起工作的不同實施不同的激勵機制。另外激勵機制的制定要保證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并且要靈活運用,在實踐的過程中逐漸完善。
人的需要是隨著自己的發展而變化著的動態過程,在原始社會人的需要是獲得食物,隨著社會的發展人類的進步,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已經得到了溫飽的滿足,與此同時社會意識也在不斷的加強,也就是說人只有在基本需求方面得到滿足之后才能更好的發展自己,特別是在工作和思想上面的發展。所以我們應該從基層出發,從最根源的地方去了解學生的基本問題,了解他們的需要是什么,位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條件,是他們獲得滿足感。
處理問題會有和多種可能,要看我們怎樣去對待,處理的好會給你帶來優勢處理的不好會讓你處于劣勢,所以對于學生所給予的激勵要有一定的度,把握好度才能讓你事半功倍。對于激勵我們應該要均衡,按照激勵的變化規律實施,使每次給予的激勵都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激勵機制對于各專業人才培養是必不可少的,在激勵機制構建的基礎上還應處前理好學校個方面的關系,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和教學環境,遵循以人為本,只有這樣教師和學生才能充分的投入到工作和學習中去,才能發揮出更大的作用。為了能達到激勵的預期效果對于不同的對象應實施不同的措施,這對于體育教學質量的提高有著良好的效果,使終身體育的思想深深地印在每個同學的腦海中,使學生努力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接班人,為國家培養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