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飛龍
(中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基地管理中心,新疆 烏魯木齊 830011)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綠色智能的企業現代化改革取得了巨大成績。然而,企業辦社會問題依然是國有企業發展的障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國企既要參與市場競爭,又承擔著部分社會職能,很難與外資、合資企業公平競爭。分離企業辦社會職能,是加快中央企業改革發展的一項戰略任務;是國有企業平等參與市場競爭的必要措施;也是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社會資源利用效率的客觀需要;分離有利于減少職工因待遇差異而產生的矛盾,維護了企業和社會穩定[1]。
住宅小區共有5個,均地處烏魯木齊市,總占地面積53.72萬m3,建筑總面積101.26萬m3,總住戶數5727戶。
除一個物業已市場化運作的新建小區外,其它4個小區均為老舊小區,住戶共計2199戶,老舊小區共有33棟樓房,樓宇建設年限1982~2012年。
從2007年開始,引入社會資源著手將石油企業開辦的學校、幼兒園等移交社會,同期進行“水、電、氣”分別與地方水務公司、電力公司、天然氣公司并網,實現市場化運行模式。2001年,住宅小區“供暖”系統開始并入熱力公司集中供暖管網。
2016年開始制定資產清查、評估方案,然后分別針對供電、供水、供暖、供氣、物業、醫療衛生六個方面與省市區國資委、各專業公司等進行細致的接洽、研判,最終在規定的時間內順利完成“四供一業”的分離移交。
3.1.1 健全推進機制、明確工作思路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建立了職責明確,流程清晰,統籌聯動的運行機制;二是明確任務,責任到人;三是強化問題導向,暢通協作渠道,嚴格績效考核。四是落實工作思路,為實現“四供一業”分離移交提供堅強保障。
3.1.2 把握政策底線、確保依法合規
一是加強政策的研讀和分析,為“四供一業”推進工作提供政策依據。二是做到“一個項目一專報”,嚴格執行操作流程,確保實施合規有序。三是以“維修為主、改造為輔”把握好維修改造標準,整體推進依法合規。
3.1.3 整體政策滯后,積極主動推進
所屬地區“四供一業”政策和維修改造標準于2017年6月底才出臺,各接收企業無接收先例,給達成移交意向帶來了一定的困難。為了不影響維修改造可研的確定和專項實施方案的進度,一是在供電、供水項目上執行“先改造、后移交”分離移交方式;二是在供電、供水、供暖的維修改造方面,結合滯后出臺的維修改造標準,及時調整維修方案,組織聯合審查,及時上報專項實施方案,全力推進,2018年全面完成所有水電暖、物業的分離移交,成為所屬地區國有企業分離移交進度實施最快的企業。
3.1.4 把握整體博弈,科學解決爭議
運用博弈論的理論研究“四供一業”分離移交過程中各利益主體間的博弈過程,以整體利益最大化為目標,通過合作解決移交與接收之間的矛盾。
油田“四供一業”服務收費項目中,水、電、暖收費與市場接軌,居民供暖和物業服務費從個人完全免費過渡到支付費用。
3.2.1 供暖移交
3個小區供暖企業為私營企業,不符合接收政策。經多方努力,創新移交方式,將非盈利的3個小區供暖資產移交高新區政府國資部門,熱力企業負責運行維保,突破了移交瓶頸。
3.2.2 物業移交
4個老舊小區物業管理職能和資產移交屬地政府,委托區屬國有物業公司提供服務,解決了移交過程中存在的瓶頸問題。
3.3.1 經濟效益測算
(1)節省支出:2016年供水、供電、供暖相關設施設備維修費用20.1萬元;小區基礎設施維修支出203.85萬元。年計提折舊571.29萬元。2018年減少物業費支出476.57萬元/年。合計年減少費用支出:1271.81萬元。
(2)移交過程中改造費用支出:四個老舊小區水、電、暖、物業五個項目共撥付6284萬元,兩個物業項目撥付168萬元,合計6452萬元。
(3)移交過程中產生的改造投入的靜態回收期5.07年。
3.3.2 社會效益
“四供一業”分離移交涉及國家、企業、居民三個層面,這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減少了企業不合理支出,增強了企業專注主業做大做強核心競爭力,為供給側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
(1)職工家屬區水、電、氣、暖收費與市場接軌,用戶按政府指導價向專業公司支付;物業服務費從完全免費過渡到自行支付。移交后本著“誰受益,誰繳費”的原則開始收取物業管理費,培養有償服務意識。
(2)原小區維修由企業承擔,由業主自治管理后,容易造成業主對物業服務的不理解。
4.2.1 完善業主自治
成立西北石油局5個物業項目的業主大會。業主大會是代表全體業主依據物業管理條例、物業服務委托合同,行使業主自治管理權的業主自治機構,是物業服務的買方。業主委員會代表業主大會履行日常管理事物,完善業主自治的《管理規約》、《議事規則》等規約,對增強業主自治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不定期召開業主大會,完成物業公司的重新選聘更換,逐步實現和完善業主自主管理。
4.2.2 提升業主認知
通過邀請律師、行管辦公室為業主解讀物業知識并釋義,幫助業主大會識別業主共有資產,增強整體業主的專業知識水平,明確由業主自行負責的維護維修管理界限,決定共有財產的管理權力和收益,有助于提升整體物業管理水平。
4.2.3 維護業主利益
建立基于博弈視角的業主大會與物業服務企業的合作機制。業主和物業公司“雙輸”的局面將導致陷入“囚徒困境”,即“業主不主動繳物業費導致物業公司服務不積極,服務品質下降導致業主不繳費”。如果業主和物業公司能夠采取合作博弈的方式,雙方則能得到最優策略均衡,也就是“及時繳納費用,積極提供優質服務”。從整體利益出發,形成物業與業主雙贏的長期良好發展態勢。
4.2.4 發揮協調職能作用
通過微信平臺的滿意度測評、考評反饋等信息,及時發現物業服務缺陷,積極幫助物業公司提升服務質量;打通業主、物業、社區和國資委之間的信息渠道,提升服務管理的參與度和透明度。
4.2.5 拓展融合式黨建
以居民需求為出發點,積極推進與社區、派出所、訪惠聚融合式黨建,增強聯合黨建服務水平。通過“一月一座談”,樓棟管家微信“一對一”服務,穩步提升服務滿意率。
4.2.6 完善小區文化建設
創造性的將油田傳統文化與物業服務有效融合,暢通物業與業主間的交流橋梁,構建以油田文化為特色的小區文化體系建設。
“四供一業”移交以后,利用智慧社區管理工具,打造社區物業服務平臺智慧化,實現精細化管理,提升干部職工的幸福感和滿意度。
提升互聯網+社區物業服務的具體內容包括如下。
(1)建立信息化平臺,實現遠程管理和線上決策,提高工作效率。
(2)實現服務的即時動態管理,滿足職工服務多樣性需求。
(3)通過APP建立意見征詢反饋處理平臺,使管理者在終端能夠及時掌握意見的收集、分析、處置、反饋的情況,提升服務質量管理能力。
(4)實現微信平臺與電子雜志相結合的宣傳報道模式,建立服務文化建設展示交流平臺,促進服務文化趨于成熟。
隨著業主對生活服務日益增長的需求,需要我們針對油田干部職工工作特性,有針對性的研究制定專項的物業服務標準和特約的物業服務要求,體現物業服務“以人為本”的核心理念。例如針對輪班制,家中只有老人小孩的問題,物業可提供定期上門探視、就醫、代購、代審車等服務;針對前線值班期間無人居住的住戶,實現水電氣暖的安全監控等定制服務,額外產生的費用部分,建議企業給與適當的補助。
推進油田企業“四供一業”分離移交存在很多不確定性,要順利實現“四供一業”的分離移交,首先,需要明確博弈雙方只有合作才能使雙方利益最大化。二是要解決好移交與接收之間 “囚徒困境”非合作博弈中個體理性與集體理性的沖突問題。三是證明非合作博弈的無效率或低效率。四是尋找博弈各方利益的均衡點是解決非合作博弈帶來雙輸結果的關鍵,通過鼓勵合作來解決移交與接收之間的矛盾。油田企業“四供一業”分離移交后,如何保持職工家屬區的長期和諧穩定是一個長期性的重要工作,只有培育良好的物業管理服務模式,才能為企業發展建好大后方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