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琰
(遼寧師范大學,遼寧 大連 116029)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不斷發展和對外貿易的不斷增加,以及近年來“一帶一路”政策的大力推動,我國海洋運輸行業發展迅速。由于對外貿易運輸主要采用空運和海運,而空運成本較高,因而大部分企業會選擇海運。由此可見,我國企業對船舶的需求較大,需要大量船舶運輸商品進行貿易活動。
根據許淑婷和關偉的研究可得,中國海洋產業結構變化快、發展速度快[1]。大連市有天然的海洋和港口,需要抓住海洋產業結構轉型與發展的最佳時期,借助大連港以及沿海城市貿易出口的優勢地位,大力發展海洋船舶運輸。船舶運輸商品能夠有效地促進貿易進出口,而貿易進出口又是GDP的重要組成部分,進而會影響經濟發展。本文旨在探究大連市船舶發展與經濟發展的影響關系,探究船舶發展如何促進經濟發展,未來船舶發展如何與經濟轉型相結合,最后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議,為大連市的船舶發展與經濟發展提供寶貴意見。
大連市作為較早開放的沿海城市之一,早在20 世紀就大力發展船舶和海洋運輸,在當時中國經濟也處于領先地位。此外,大連也被列入我國的計劃單,享受很多船舶發展的政策支持,也為大連市船舶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縱觀大連市的船舶發展情況,其在我國船舶運輸行業居于領先地位。然而,由于政策支持力度有限,加上大連市區域位置不佳,大連的船舶運輸發展與我國的經濟中心上海仍然存在很大差距,并且在逐步加大。并且由于東北經濟發展滯后,“投資不過山海關”的想法被越來越多人認為是合理的,大連市船舶發展面臨重大挑戰。挑戰一般與機遇并存,在看到大連市船舶運輸發展巨大危機的同時,也要看到大連市的政策引導對該行業發展的有力因素。
過去這些年來,大連市船舶發展迅速,由王志達的研究可知,大連港目前的水域面積約為346 平方千米左右,而核心區域的陸域面積約18 平方千米,保稅港面積6.88 平方千米,集裝箱吞吐能力1600 萬標箱,2017 年,大連港實現貨物吞吐量4.51 億噸[2]。這一成績在與其他城市相比,居于領先地位,體現了大連市強勁的海洋運輸發展情況,也體現了大連市高速的船舶發展情況。從大連市的自有船舶數量來看,2017 年停泊的數量超過70 艘,其主要從事國內散貨運輸。這一數字相比其他城市,也體現了該市船舶產業的發達。
大連市船舶發展狀況較好,離不開當地政府對海洋運輸事業發展的大力支持。大連市為船舶運輸行業的企業提供了很多稅收的支持,而且專門設立了保稅區,在這一區域從事船舶運輸活動可以免除許多稅負。目前,在全國提倡減稅的大背景下,大連市政府緊跟政策指引,繼續為這些船舶運輸企業降低稅負。稅負是一個企業成本的重要組成部分,稅負的降低能夠激發企業的積極性與活力。由于大連市一直以來比較支持這一行業的發展,許多從事船舶運輸行業的企業不需要交納大量稅收,因而把更多資金用于固定投資方面,如購買更多船舶,也將許多資金用于企業招攬人才、提升管理水平方面。
大連市2017 年吸引1652.8 億元的固定投資[3],這些固定投資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船舶運輸企業的新船舶購入。有力地論證了大連市船舶發展借助了強有力的政策,在市場上得以生存與發展。
由于船舶發展可以推動貿易進出口,而貿易進出口作為GDP 衡量指標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極大影響了大連市的經濟發展。因此,本文認為大連市船舶發展與經濟發展是密不可分、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有機組成部分,船舶發展一定程度通過貿易進出口這一中介有利于大連市經濟的發展。
例如大連市某家船舶運輸企業為了擴大公司規模,于2019 年添置3 艘萬億級別的船舶。由于這些船舶能夠承載更多的貨物,該企業招聘了更多的員工與其他公司洽談運輸合作業務。借助更多業務,該企業進口了很多海外的優質產品,也協助很多大連當地企業向日本等國運輸重要產品。這些船舶借助大連港等重要港口得以運輸。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越來越多的員工被招聘進來,不僅解決了一批就業問題,而且也增加了貿易投資、固定資產投資,進而有力地促進了第一產業工業的發展。由于東北地區是老工業基地,服務業相比南方仍欠發達,工業仍然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這一投資對經濟發展的作用非常重要。
不難看出大連市的船舶發展促進經濟發展,在市場上通過循環效應,實現了經濟結構轉型的促進。
然而,由于近年來“投資不過山海關”趨勢的加劇,大連市船舶發展面臨危機,如何最大化聯系船舶發展和經濟發展,發揮船舶發展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工作,成為了大連市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2006 年,遼寧師范大學研究生就對海洋船舶工業發展的問題提出研究,并且這一研究對現實生活仍然有適用意義。作者認為,當時的船舶生產配套體系不健全、不完善,盡管已經修建船舶產業園,但是與周邊發達國家相比仍然有差距[2]。目前看來,當前大連市船舶發展的問題仍然是配套體系不健全,且不僅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與我國發達的沿海城市差距也逐步拉大。由于很多投資人不愿意來到大連投資,加上山東省近年來由于地理位置、國家政策扶持等因素,大力發展海洋運輸行業,也間接影響了船舶運輸投資。政府由于財力有限,無法建立許多產業園地發展船舶運輸,因此投資成為重要部分,而投資不足也制約了當地的船舶發展。
不僅如此,本文也再次提出大連市船舶發展在新時期產生的新問題。由于經濟結構的轉型,而船舶運輸行業長期以來變化不大,船舶的技術含量仍然較低,經濟學中的低效率也極大制約著船舶行業的發展。由于船舶運輸企業大多為國有企業,少數為私有企業,其競爭壓力較小,對技術改進的需求不大,加上這些企業多為老牌計劃經濟時代的產物,思想仍然沒有與市場經濟發展同步,因而可能看不到自身技術進步的迫切需要。由于技術不進步,盡管計算機、大數據、區塊鏈技術已經普遍使用,這些企業仍然需要運用大量的人力資本去協調各方面的運輸。由于重視人力資本協調,其運輸必然會出現一系列的突然性問題,這個問題也會影響后續的運輸,進而使得企業運行進入無效率或者是低效率狀態。
我國隨著經濟發展、對外貿易額逐年增加,與國外聯系越來越多,對貿易出口的需求也越來越多。在這樣的一個市場下,船舶發展需要緊緊地把握當前市場大環境。盡管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船舶發展可能在2020 年遇到瓶頸期,然而隨著國際疫情形勢的向好,全球可能會對貿易進出口產生“報復性消費”,進而在2021 年挽回一部分消費。因此,船舶運輸市場的未來發展是值得看好的。
大連市船舶發展速度很快,且船舶發展對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強。盡管近年來由于投資減少造成船舶發展速度放緩,加上疫情原因影響本年度船舶發展,但是大連市有積極的政策支持船舶發展,未來趨勢仍然向好。
對于目前船舶發展存在的市場問題,有許多不同的解決方案。例如,企業應當花費一筆資金去購入一套先進的、自動化的大數據設備,通過系統為主、人力為輔協調各部門運輸的流轉,進而提升運輸效率,更有效地發揮船舶的作用。此外,由于船舶折舊速度快,由于很多企業缺乏專業知識,并且不愿意在此方面花費太多資金,導致船舶未達期限就服役完成,影響公司的利潤。因此,船舶企業應該積極引入海內外人才,借助大連市當地大連海事大學人才的優勢地位,積極與大連海事大學開展校企合作、定向培養,通過一系列人才手段、技術手段發現船舶潛在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處理,降低船舶折舊速度,增加船舶使用期限,促進企業的發展,也更好地帶動經濟發展、就業。
對企業而言,企業應當借助疫情期間維護好大型船舶設備,做好明年需要高負荷運轉的準備,并且爭取獲得更多稅收減免和貸款支持,渡過難關之后,實現高速高質量的發展。對政府而言,政府應當積極地考慮船舶發展企業的迫切需要,為他們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并且大力發展基礎配套設施建設,努力為這些企業減輕負擔,為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通過企業、政府的合力,大連市船舶發展將會進入新的發展時期,也會更好地發揮船舶發展對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成為大連市經濟發展的更重要組成部分,為大連市經濟轉型與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