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晶
(信陽農林學院,河南 信陽 464100)
我國的地域文化通常是指在某個特定區域內具有悠久歷史、別具一格且繼承發揚至今的文化傳統,是該區域的人文生態、民俗習慣等文明形態的集中表現。由于其與地域和環境的密切關系,故而被刻上了地域的獨特烙印。具體說來,地域文化中所指的“地域”,可以說是滋生文化的地理背景。而其中的“文化”關乎地域范圍內的人文風俗、生活形態等多個層面。從園林建筑設計的視域來看,地域文化中的“地域”概念是基于地理背景的思想觀,主要體現在與自然、地理位置、歷史積淀等與地理背景相互融合的外在表現。當前隨著全球化進程的加速,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建筑呈現出一種越來越相似的勢頭,尤其是園林建筑,如果失去了地域文化這一精神內核,便如同沒有靈魂的花瓶。因此,設計者應該重視和理解地域文化,將其提煉出來運用于園林建筑設計中,重視園林建筑與地域文化的交融衍生性。基于此,本文重點探究了地域文化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提煉和表達。
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發展,建筑界也十分活躍,各式新穎的建筑層出不窮。然而,也存在城市建筑文化同質化的問題。縱然汲取國外的優秀建筑設計理念能夠推動建筑技術和審美的發展,然而,每個地區特有的文化調性與人文精神卻一點點的消失了,導致千篇一律的建筑風格與立面形式,與此同時,由于地域文化性建筑的逐漸消逝,城市的地域文化自然也無法得到可持續的發展與傳承。因此,在園林建設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特色是探索本土化的建筑設計道路的重要實現途徑。地域文化可以說是園林建筑的靈魂,外在的園林建筑形式則是地域文化的表現。某個地區如果想要表達他們獨特的文化審美與民族風俗,通過園林建筑這種藝術形式是最佳方式。偉大的中華文明,不僅擁有五千年的歷史沉淀,還擁有眾多的少數民族,每個民族又都具有自己獨特而厚重的文化沉積,如何將這種無形的文化底蘊通過鮮明生動的形象突顯出來?融入園林建筑設計之中可謂一個完美而自然的表達方式,因為優秀的園林建筑技能夠代表一方水土滋養的精神面貌與文化內涵,還可以將各不相同的地域特色和風格,歷史典故與民族背景提煉出來,化作文化符號、色彩語言、構造形態等,最終呈現在園林建筑設計表現中。看重地域文化對園林建筑設計表現的影響,追根溯源就是要用盡全力保護各地現存的文化遺產,讓它不被時代的洪流沖走,相反應該彰顯其個性與特點,讓珍貴的地域文化融入園林建筑得到世代的傳承[1]。
地域文化是存在于地域環背景基礎之上,同時,因為地域環境具有全面整體的生態完整性特點,因而地域文化與其對應的環境組合在一起也是一個非常完整的整體。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應該依照下列原則:首先,充分地了解基地環境和相關要素。其次,依循所在地域環境的客觀條件以及相關規律。再者,園林建筑設計不應過于分散和凌亂,應該圍繞一個共同的設計理念與主題。如此有利于使園林中的建筑與景觀能夠和諧統一[2]。
不同的地域都有帶有印記的獨特地域文化,這種長久以來形成的文化是歷史的沉淀與人們的創作相結合的產物。因此,設計師在進行園林建筑設計的時候,首先,應該尊重當地的地域文化,通過深入實地調研和切身感受來挖掘地域文化的靈魂,提煉出可以應用于設計之中的元素,這樣的園林建筑設計才是溫暖和具有感染力的能打動人心的作品。其次,設計師應該保持一定的個性特點,設計出和諧而又意蘊深遠的園林建筑,使之成為園林景觀中的點睛之筆。
在我國的源遠流長的園林建筑歷史長河中,有眾多具有超高歷史價值,并且保存得十分完整的傳統園林建筑。設計師在進行創作時,可以將其作為靈感來源和參考,深入細致地分析將地域文化融入到建筑之中的方法,這時可以有針對性的學習和借鑒,保留其中與園林環境和諧統一的傳統元素,從繁瑣的紋飾中提煉出圖形再對其進行精簡和重組,保留精華使其外部特征更加明朗。在諸多建設設計方式中,保留和傳承實際上是一種較為簡單、容易操作的設計手法,具有很多顯著的優勢:譬如可以較好的協調統一的風格、有助于呈現出地域環境的整體性等[3]。
在園林建筑設計中融入地域文化,設計師應該在設計之初便深入了解當地的文化資源,不僅需要實地考察還應結合文獻資料深度挖掘,如此方能進一步明確并提煉出象征當地文化傳統與民俗習慣的地域文化符號。設計師需要從眾多的文化符號中提取出能夠為設計服務的部分,可以結合其外在形式與引申含義等進行設計考量,最終提煉出最適合該園林建筑的文化符號[4]。
設計師對于遺留的歷史園林建筑,應該采取科學合理的措施進行有效的保護和留存。除此之外,還應對歷史建筑文化進行再現和挖掘,防止珍貴的地域文化精神隨著時間的逝去而漸漸凋零。通常應該運用園林景觀恢復法,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兩種類型:一類是通過深入挖掘本地域的歷史文化,模仿傳統的園林建筑形式,重新再現古代建筑家的博大智慧與精湛建筑技藝;另一類則是以再現地域歷史文化典故的形式,運用雕塑表達和展現著名的歷史文化故事與人物[5]。
現代化的園林建筑既是一個可供休憩的公共場所,也是豐富民眾的物質與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體現形式。成功的園林建筑設計應該遵循嚴謹科學的設計原則,即將地域文化中的傳統元素與現代化的設計理念進行融合貫通,唯有與時俱進,不斷成長才能綻放出靈感的火花,帶來獨特的藝術魅力[6]。
地域文化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表達,不僅僅是塑造外在形象,更是注重情感的包容和抒發。設計者在創造地域性園林建筑的時候,應該將民眾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文化需求等眾多因素融入建筑的結構和機理之中。與此同時,還應該對地理背景、民族情懷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綜合分析,注重環境保護和生態文明,從本質上發掘出建筑創作的靈感和思路。地域文化性的園林建筑有一顯著特點,便是重視民族性、特色性,由于過于重視外在形式而忽視了建筑的地域文化內涵,會使得設計既無生命力也經受不起時間的考驗。建筑設計師更加不能被研磨于同質化的建筑設計中,因此,設計師應該從地域文化中探尋藝術真諦,從每個不同的地域之中提煉出形象化的藝術表現形式,創作出與飽含地域文化特征,充分反映地域屬性的園林建筑精品。建筑設計師有時就如同優秀的裁剪藝術家,能夠將所思、所看、所想整合提煉出表達的出口,展現在園林建筑中。為此,設計者還應該以認真負責、嚴謹科學的工作態度來看待和探究地域文化。而每一件融入地域文化的園林建筑作品都應該是經歷了不斷地斟酌、修改和打磨,并充分結合了環境因素,建立在尊重地域地理屬性與之自然環境,靈活合理地運用本地的建筑材料,就地取材,創造出反映地域文化特征的現代園林建筑。另外,還應該不斷地總結前人的建筑經驗,收集民間的特色文化符號,使得地域文化能夠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獲得完全的釋放。如此一來,才能呈現出最終的具有鮮明生動的地域屬性的園林建筑藝術作品。
將地域文化融入園林建筑設計中,實質上也是繼承并發揚地域文化的最佳表現方式,新穎的建筑理念是來自實際的文化生活與歷史人文背景之中,如何將時空有機地糅合貫通,塑造出一個不僅能夠順應時代發展方向,又具有濃厚的民族文化情節的園林建筑。而重視地域文化在園林建筑設計中的具體應用,讓文化底蘊在時代洪流中得到切實的傳承與發揚。在展現生活內涵的同時,滿足民眾的精神需求,一直以來都是建筑設計者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