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生,鄧 毅
(廣東省連山林場/廣東鷹揚關森林公園管理處,廣東 連山 513200))
林業技術作為生態林業建設項目中一項關鍵技術內容,其技術應用情況,直接影響到生態林業建設的質量,高效的林業技術推廣方式可以更好地實現生態林業建設的創新發展[1]。林業技術的推廣體系關系到整個林業科技領域研究學者的成果,以及技術實際應用情況,以技術作為生產力轉化的基礎,實現現實生產力的提升。林業技術推廣最早起源于計劃經濟時代,雖經過數次變革,但仍然沿用傳統的推廣方式。因此,當前林業技術推廣體系已經無法適用于新形勢下的林業發展需求,在實際應用過程中,出現了職能不清晰、激勵約束制度缺失、缺乏新生力量補充、斷層現象嚴重、推廣結構不合理等[2]。因此當前生態林業建設的首要任務是針對現有林業技術推廣在實際應用中出現的不足,對新的推廣方式進行探究。
有部分學者對此進行相關研究,如李向華通過研究發現,影響林業技術推廣的因素有資金因素、服務水平、生產脫節等[3]。冉培松在分析影響因素時認為,不只有資金原因,更重要的影響因素在“人”,推廣人員的素質及思想也是重要因素[4]。魏文文在研究中,不僅提到了上述的相關因素,還認為相關部門的重視程度也是一項重要影響因素[5]。要想實現林業技術的有效應用,應對林業技術進行有效推廣,讓更多的生產經營者和經營企業了解相關技術,如此,也更有助于生態林業建設的轉型,促進林農增收,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林業的生產力?;诖?,本文針對生態林業建設項目中,林業技術推廣的方式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
當前林業技術推廣方式過于陳舊,阻礙了生態林業建設的發展,經過查閱資料、總結分析可知,對生態林業建設中林業技術推廣中存在較大的問題如下:第一,管理模式不合理,且在推廣過程中職能逐漸被弱化,因此應考慮采用更適合當前發展的新型管理模式;第二,林業技術推廣隊伍人才稀缺,推廣隊伍建設不完善,人才拓展渠道較少;第三,互聯網技術應用較少,技術較為陳舊,難以滿足生態林業建設發展的需要。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下面三點林業技術推廣建議。
在生態林業建設項目具體實施的過程中,林業技術的推廣及管理,是由地方政府、林業技術推廣總站、鄉鎮林業技術推廣總站的共同協作下完成,因此林業推廣的效率受到各部門相關要素的協調限制[5~7]。為有效提高林業推廣的效率,首先,在協調過程中要注重對各類要素明確分工,并緊密聯系;其次,針對當前林業推廣中出現的職能弱化問題,可通過實施“垂直管理”的林業推廣管理模式,提升推廣主體運行效率,在維護上級林業主管部門以及相關人員多方主體的同時,又保證了地方經濟利益與林業生態效益的平衡發展[8~10]?!按怪惫芾怼钡牧謽I推廣管理模式具體實施內容是:由鄉鎮林業技術推廣的有關機構,在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由生態林業建設的主管部門進行統一管理。通過主管部門的有效監督,保證推廣人員從事本職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增加相關知識的積累。通過將“垂直管理”模式應用到技術推廣業務管理工作上,確保各推廣機構的獨立性,并將生態林業建設的效益與社會效益放在首位[11]。建立林業管理委員會,誠邀市政機構林業分管領導及技術人員為委員,設置常務職務,若干兼職職務。由委員會作為政府代表,不直接參與相關地區的林業事務,主要負責監督和協調推廣機構的工作,以實際情況為基礎,設計科學有效的林業推廣方案,嚴格依照方案執行建設任務。通過委員會各技術人員的監督合作,實現林業經濟效益最大化,也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支持與幫助。在實施“垂直管理”模式時,林業管理委員會是以當地政府作為依托,整合林業建設相關的各類資源。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保證林業技術推廣工作順利展開,發揮出林業技術服務的最好職能作用。
林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是林業技術成果得以轉化的主要驅動因素,隊伍中推廣人才的綜合素質決定著推廣成果的好壞。當前各地區林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無論是作為推廣機構,還是作為合作社的身份,在技術推廣人才方面都存在較大的缺口,因此,急需利用多種途徑擴大林業技術推廣人才隊伍。本文提出了3種擴大途徑。
(1)適當擴大地區林業技術的推廣人才編制。地方林業的推廣機構是農業、林業技術推廣的關鍵力量,對于其人員的引入和更新尤為重要[12~14]。通過上文實現“垂直管理”的林業推廣管理模式實施后,必須要結合當地基層的實際情況,適當增加推廣人員的編制。生態林業建設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公開招考、招聘有關農業、林業專業的高校畢業生等方式,增加編制人數。并且,在選擇高校畢業生時,還可根據地方林業目前的發展現狀、制約因素、未來發展規劃等,選取專業人才組建林業建設隊伍,提升林業建設隊伍的能力。
(2)多渠道擴充林業建設隊伍,儲備后續力量。通過適度放寬林業技術服務主體帶頭人的篩選條件,增加推廣人員數量,或通過加大對基層干部、理事長、監事長等不同層次人員的培訓教育工作,均可以快速、有效地擴大推廣人才隊伍。為保證隊伍質量,可專門建立相關的培訓機構,開展有關林業技術推廣的專業培訓。
(3)運用合作辦學訂單模式,將選取的高素質人才以合同的形式留存于林業建設隊伍中,并進行重點培養。技術人才在學業完成后遵從合同規定,進入相關崗位完成林業建設任務。通過實施合作辦學的訂單模式可以有效解決當前推廣人員年齡、專業等方面的不足[15~17]。政府有關部門加大對人才隊伍后期培訓的經費投入,并借助高等院校中的專業師資力量,采用長期與短期結合的教育形式,對技術人員做出針對性指導,開展林業技術推廣的培訓教育,保證培訓項目的順利進行,進一步提升推廣人才隊伍的服務效率。
為保障林業技術的推廣效果,要結合當前先進的互聯網技術,建立健全以鄉鎮為基礎的推廣網絡。尤其是對于地形相對復雜,且交通不便的地區,要建立相應的工作網絡節點,通過線上的形式,完成遠程的協作推廣[18~20],在建成網絡后,要保證市場調查結果與政府的行為保持一致。對于生態林業建設中,以生態效益為主的推廣內容,應當由有關部門對其進行無償經濟投入。而對于影響經濟效益的林業實用成果,應當采用市場逐層調節的方式,將林業企業作為推廣的主體。健全林業技術推廣網絡還應當為廣大的林業生產人員提供更加有效的信息、技術等服務平臺,打破傳統生態林業建設過程中內部條塊分割的局面,積極鼓勵更多高新技術人才參與到對林業技術推廣的研發項目當中。林業技術推廣網絡的建設還要以各類形式,向林業生產人員發布并推介長期有效的科研成果及實用技術,保證信息資源的合理利用,充分發揮當前海量數據傳播與交換的優勢,通過各類通信方式,為林業推廣提供更加準確、權威的系統式信息服務。
生態林業建設中林業技術推廣至關重要,科學恰當的林業技術推廣可以作為生態林業建設的先導,為生態林業建設發展提供保障,幫助農民脫貧致富,因此,結合上述三點建議,加強林業技術推廣,助推生態林業建設的了良好發展。
生態林業建設是當前提升生態環境質量、促進生態環境建設的重要項目。林業技術的推廣對于其建設具有十分積極的作用。針對當前推廣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本文通過對生態林業建設中林業技術推廣方式進行了分析與研究,提出了三方面的解決措施。但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為保證生態林業建設質量的穩定上升,還需要相關人員加強對其技術推廣的重視程度,并由相關機構根據林業發展的實際情況,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推廣方式,實現林業生產者與研發推廣量的有機結合,實現林業技術需求的有效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