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夢,孫明娟
(黑龍江大學,黑龍江 哈爾濱 150080)
在當前互聯網大數據技術和人工智能被廣泛應用的新形勢下,不僅徹底改變了學校原有的教育方法、教學手段、教學的中介系統,而且也推動了教育督導的創新。 因此,要實現教育信息化的“智慧督導”,還需要其與大數據人工智能的有效結合,推動教育督導的高效信息化。通過有效的教育檢查和督導教育工作的方式,教師工作人員能及時發現教育和教學工作中的各環節所存在的問題,從而不斷地提高其教學能力和管理能力,為規范辦學和提升其教育和教學質量水平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和保障。
“管辦評”中的重要環節之一“評”實則是指教育督導,提高督導工作的公信度科學化勢在必行。因此,在大數據背景下推進教育督導隊伍建設,創新教育督導的新模式,從而有效彌補現階段教育督導專業化工作存在的缺陷[1]。
教育督導隊伍建設就是充分運用建設目標、隊伍結構、培訓機制以及考核評價制度4個要素的積極互動,構成密不可分的整體,從而實現內涵式發展。
近些年,慢慢出現“智慧督導”這一詞,但還未有明確的概念界定。 文中提及的“智慧督導”,指用信息網絡和智能技術進行教育督導的過程[2]。 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朝陽信息技術被有效投放在教育管理領域,教育督導也不例外,此督導包括4個過程: 一是收集(教育信息的收集);二是評估(收集信息分析);三是反饋(教育信息的輸出)、四是運用數據結果。
以基本的第三級“智慧督導”為模板,這個模板包含豐富的教育督導內容,最主要的是督學和督政和校內質量評估等工作,雖然被上級教育督導部門所指導,但是和上級的教育督導工作有明顯的差異。
據調查得知,兼職的督導團隊中的退休成員退休之前的職位大部分為學校領導層,反而在職時職位是一線老師的督導人員構成較低。 年長者督導人員固然經驗豐富,但高比例的老齡化的督導人員引發一系列問題, 如教育督導人員的身體健康素質、投入精力的多少、應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能力以及與時俱進新理念等都會使督導團隊的專業化水平大打折扣, 從而影響督導工作的高效性和科學性。 此外,大部分的兼職督導團隊成員在做兼職督學的同時,還繼續擔任學校領導層職位, 因此,他們大多時間與精力投入不足探究和學習教育督導方面的政策、過程細則, 這便導致督導的專業性大打折扣[3]。
督導內容太過繁雜,但督導的標準卻不夠完備。 一方面,教育督導內容的繁雜和其規定細則邊界模糊之間存在沖突。督導事項的內容涵蓋了老師的師德和老師的專業化發展水平、學校課程標準和課堂教學、學籍問題、招生和收費、 擇校問題、安全和衛生問題、設備設施的實用管理、經費投入等問題。 另一方面,國家教育體系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建立較為統一的督學準入資格制度。 所以導致督學準入資格、專業技術等級制度和督學考核的制度等尚不健全。“條例”對督導團隊的任職標準清楚指出,涵蓋了督導團隊成員的德行、 政治素養、對學歷的要求、教育和教學的經歷、表達協調組織技能、健康情況。 然而在督學最應該具備的督導相關的專業知識與能力要求方面的標準,提及內容相對寬泛[3]。
傳統的教育督導工作模式大部分是在線下進行,重點是實地調查和辦學考察。 教育督導隊伍會親自到學校實地聽課考察、收集學校的信息資料、給師生發收調查問卷等。 這種傳統的督導方式固然很直觀,可以獲得第一手信息資料,但耗時費力,獲得的數據也非常有限,因此導致教育督導效率低。 近年來,由于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在教育領域的廣泛應用,教育督導工作模式也逐漸轉向“智慧督導”新階段發展,逐漸由線下趨于線上轉移。 從各種信息技術平臺,督導人員可以獲得更全面充足的基礎數據,并利用信息大數據技術分析評價結果使其可視化。
一方面,教育督導相關機構要切實加強和學校編制管理部門交流協商,從源頭上調整督導團隊的構成,使專職督學的編制比例增加,一步一步建立更具有專業化的督導團隊,以減少兼職化所導致的專業能力不足的弊端。另一方面,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吸引優秀青年一線骨干教師或特級優秀教師加強督導隊伍建設,從而使督導隊伍隊伍年輕化和學科化,年青督導隊伍對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以及接受新事物難易程度與時俱進,以減少督學老齡問題所導致的專業化發展與信息化水平低的弊端。 此外,加強各區域教研團隊和督導團隊特別是責任督學團隊的整合一體化力量。 促進兩個團隊之間的專業信息化交流,充分彰顯各主體優點,從而提升教育督導隊伍的的專業化與信息化素養[4]。
要處理督導專業化的問題,教育督導人員的入職資格證制度和專業技術職能制度的確立尤為關鍵,這也是一個國家督導制度體系的核心部分。然后在我國一步步推廣試點區域,不斷探索創立我國統一的督學資格考試體系和認定制度, 對管理、評價和督導的知識和技能進行考核[5]。合理把握供給側結構改革的角度,更近一步規范督導工作的界限規范,推進教育督導標準化發展水平 “督導程序要逐步規范和標準化,國家層面統一。 ”一方面多途徑收集督導中遇到的問題及及時解決機制,使督導隊伍快速解決督導中發現和收集到各種問題。 另一方面利用信息化手段創新優化督導工作機制,對社會和學校所反饋的問題進行集中過濾,然后對所反饋的信息施行分類,其中共同存在的問題實行統一指導答復,對各學校詳細情況的指導意見反饋給所任職學校的責任督學, 切實提高問題解決的效率。
兼職的督導團隊在職培訓制度,一是創建完善的“省—市—縣”分層級的各司其職的督導培訓模式, 從而建立督導團隊分層分級的培訓新模式,對各個層級進行專門的培訓,提高培訓的效能; 二是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開發豐富多樣教育督導的培訓課程,從而建立具有現代化督導理念和技能的專業化督導隊伍; 三是合理利用網聯網技術,創立線上線下融合的綜合型督導團隊培訓模式, 供給各層各類督導團隊自由快捷學習需求,促進督學培訓與時俱進貫徹終身學習理念;四是在成人督導團隊的培訓規律和特點上變革,因此成人學習人員是經驗的積累與理論知識水平共同發展,使督學人員的經驗積累與培訓師的督導知識水平相互融合,開展自由民主的方法, 走“智慧督導”新路徑[6]。
搭建教育督導信息管理平臺,推進責任督學掛牌制督導全過程的現代信息化和公開化,從而促使督導的工作功效的大幅度提升。 其次是試行24 h線上模式,由于傳統的督導大多是團隊到現場親自督導,督學團隊需要親自到被督場所收集信息與資料, 再對數據整理和分析,從數據的規律中獲取督導的結論。 由于人力成本和時空的限制了傳統的教育督導工作模式。 此外,傳統督導過程中收集的信息資料僅反映學校某一階段的辦學情況,卻難以反映出學校辦學發展的歷程。 因此,采用“智慧督導”的工作新方式勢在必行。“智慧督導”模式中,建立第一手督導數據信息資料庫尤為重要,數據資料庫全面豐富與否便會對督導報告結果生成有重大干預。 督學的督導全部工作過程的原始數據信息資料都是通過文字表格圖片或視頻錄音的形式保存的,然后再對原始督導數據資料整合分析公開等,督導人員通過互聯網在線上快捷完成督導工作,達成“智慧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