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勇
重慶市長壽中學校 重慶 401220
因為地理教育本身具備人文性、色彩性等特點,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及時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學當中,大多數教師都是以單一性的講解為主,偶爾會采用教材當中所提供的資料,這一種教學方式顯然與學生的發展相違背,無法讓學生真正理解具體的地理知識點,導致形成空洞性記憶。對此,探討初中地理教學中對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具備顯著教育意義。
在傳統教學過程中,地理老師只進行語言講解,應用黑板板書實施課堂授課。可是,這種傳統的教學方式不能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讀圖能力。老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研究應用相應的方式改變和更新教學方式,以提高學生讀圖能力。老師可以針對傳統教學方式,應用多媒體課件進行課堂教學有效輔助,增加課堂教學的直觀性和靈活性。實際課堂中,應用多媒體課件對地理圖冊實施直觀展示,有利于老師講解地理知識。具體教學中,老師可以把需要講解和要重點觀看的地圖進行放大,這樣可以使學生對教學內容及地理知識詳細清晰的了解。如果有必要,老師也可以應用三維動畫進行相應圖例展示,這樣能使學生學習和掌握各種地理知識,也會提高學生的地理智力水平。
地圖具有完整的符號系統,對于中學生而言,地圖上表示的制圖對象、時空分布特征及相互關系規律非常抽象,不論是山川河流、領土范圍,還是行政區劃等用抽象的符號進行描繪,會讓學生產生較多困惑,教師對其進行解釋和分析時存在一定的難度。地理分布圖、地形圖、地形一覽圖、地理景觀圖等,不同類型地圖其分析方法也有不同。因此,教師首先應注重結合教材中的教學內容進行析圖、填圖訓練,教會學生一些讀圖技巧,從圖中的比例、山脈、海洋等入手,分析圖中判斷河流的流向和山脈的走向,讓學生能正確、快速地讀圖。其次,為學生創設有效的讀圖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思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圖、地圖冊和地理掛圖,結合多媒體資源精心設疑,創設合理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按照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等分析地圖,激發學生讀圖的思維。再次,幫助學生學會觀察地圖實物,進行填圖訓練。教師要循循善誘,利用初中生的好奇心、求勝心,分層次開展分析地圖和填圖的訓練,引導學生對不同區域、有針對性地進行分析和認識,必要時給予恰當的點撥。
情景教學法的核心在于基于地理教學目標以及內容創設相應的讀圖場景,這是培養學生讀圖習慣的重要方式,借助多元化的讀圖場景能夠有針對性地培育學生的讀圖興趣點,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培養學生的讀圖意識和習慣。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在教室中懸掛與課程相關的地圖,例如中國行政區劃圖以及世界地圖中,部分地區還可以懸掛旅游地區以及交通地區中,通過讀圖環境的營造讓學生在生活以及學習中時刻感受讀圖帶來的樂趣,進而有針對性提升學生的綜合讀圖能力。需要注意的是,教師在創設讀圖環境的過程中,需要注意與課程內容相結合,要讓讀圖思維有層次地、有階段地融入學生的學習當中,以中國地形圖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朗誦詩歌來營造氛圍,激發學生對詩歌與讀圖融合的興趣點以及好奇點,比如 “大江東去,浪淘盡”“滾滾長江東逝水”“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隨后借助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聯系,例如 “古人的地理意識往往會通過詩歌來體現,那么,同學們,有誰知道江水為什么只向東流,為什么不往西流呢?” 學生回答:水往低處流。此時,教師正式引入中國分層設色地形圖,引導學生觀察中國全域的地形變化,從而得出了中國地勢西高東低的整體特點。隨后教師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思考:如果地勢發生扭轉,變成西低東高,那么會給中國帶來哪些變化呢?學生都會回答:“河流不再往東流了,而是向西流。” 在此基礎上,教師應鼓勵學生發散思維:“請問同學們,地勢西低東高,僅僅會帶來河流流向的變化嗎?請在小組內部進行討論,思考地勢變化帶來的重要影響。” 由此可見,借助讀圖情景的創設能夠激發學生讀圖的參與感以及積極性,對于培養學生讀圖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從教學內容分析,初中地理涵蓋的知識內容是有層次性的,也就是說它是一個由淺入深、有低到高的學習過程,這也體現出地理學科具有明顯的綜合性,例如,學生在研究人文地理方面內容時,其中會涉及到自然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問題,并要求學生將具體的概念逐一概述出來。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觀察地圖中森林覆蓋率的變化、發生自然災害的頻率以及大氣臭氧層分布情況,然后根據觀察到的數據開始研究自然環境的發展趨勢并提出自己的看法。最后,教師帶領學生一起總結觀察地圖可以為我們帶來哪些有價值的信息,或分析地圖的關鍵內容后我們還能聯想到哪些領域的知識理論等,像這樣的思考問題都值得我們仔細研究。而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發現教師的教學體制和理念似乎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不僅摒棄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設計地理圖像時也比以前更加嚴謹精細。再這樣鮮明的對比下,我國的初中地理教育才能得到實質性的提高,這也更加貼近現代教育發展趨勢。
總之,提高初中地理教學中學生的讀圖能力,有利于推行素質教育。但讀圖能力的提升需要長此以往的積累,需要教師教授學生讀圖的技巧與方法,善于運用信息技術作為教學輔助工具,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讀圖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