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艷艷
建立有效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機制,增強會計風險防控力度,可以確保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流程標準化、會計信息真實可靠,提高行政事業單位的公信力;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的監督及正確選擇會計風險的應對策略,能確保發揮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規范化、工作人員的工作履職標準化,從而降低行政事業單位低效、浪費的現象,確保國家財政資金保值、增值,為建設節約型政府保駕護航。
行政事業單位的會計風險是難以預料的,同時也是難以控制的,具有不確定性、客觀性、收益與損失共存性。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不確定性和客觀性表現在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工作業務涉及廣泛、內容豐富不同的業務層面及活動過程中都客觀存在著不確定的會計風險,它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人們無法回避也無法消除,只有通過有效的風險防范及控制措施來降低風險。會計風險的全面性即風險存在于行政事業單位活動的各個領域、各個環節;在行政事業單位中財務會計所承擔的風險與收益成正比,即風險越大收益越大,反之風險越低則收益相對就越低,這就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的收益與損失性。
1.行政事業單位收入的主要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的各項收入未按法定項目和規定標準收取;財會部門未辦理統一收入,缺乏統一管理和監控,私設小金庫;違反收支兩條線,截留、挪用私分收入;對各類票據、印章的管理不到位導致票據丟失、相關人員發生錯誤或舞弊等風險。
2.行政事業單位支出的主要風險
很多行政事業單位的支出申請不符合年度預算管理,導致年度預算和支出不配比,基本支出與項目支出之間相互擠占,導致行政事業單位預算失控,各項經費偏離控制目標;重大支出單據未經過單位領導班子成員集體研究就決定支付,導致錯誤或舞弊的風險。3.行政事業單位債務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負債是指其所承擔的能以貨幣計量、需要以資產或者勞務償還的債務。主要包括借入款項、應付款項、暫存款項、應繳款項;當財政預算撥款不能滿足行政事業單位對資金的需求時,就需向有關部門或金融機構借款,這是一種經濟活動的必然現象。然而很多行政事業單位收益和償付能力有限,長期拖欠造成死賬、壞賬;加上行政事業單位對各項債務不定期分析、審核管理監控不嚴,對自身債務的情況模糊不清,模棱兩可導致行政事業單位甚至國家資產受損。
貨幣資金管理是每個行政事業單位都涉及到的,也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方面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部分,其主要風險有:第一,對財務部門管理不嚴,不注重不相容崗位相互分離的原則,導致出納既辦理資金支付又經管賬務處理,并且一個人保管收付款所需要的全部印章,造成行政事業單位及國家財政資金被貪污、挪用等風險,使國家財政資金遭到損失;第二,行政事業單位對大額支出不實行集體聯簽制度,造成行政事業單位資金被非法套取及挪用的風險;第三,行政事業單位對現金及銀行存款余額未進行定期、不定期抽查及清查核對,導致行政事業單位違法違規操作單位資金,造成行政事業單位的貨幣資金短缺、被貪污、被挪用等風險。
行政事業單位的決算是一個全面、紛雜的綜合體,是反映全年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的綜合性財務信息資料,同時也是來年行政事業單位預算數字的基本來源依據。做好行政事業單位的決算工作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真實、準確的必要條件。然而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決算報告依然存在很多風險造成財務信息失真、國家財政資金受損、浪費的風險。具體包括:
1.每年的行政事業單位決算都需要對各項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數據進行清理、核查、盤點而做這些前提工作則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組織協調工作方可進行;然而由于年度工作量大,重此顧比,倉促執行、基礎不牢導致決算報告失真的風險。
2.行政事業單位決算缺乏內部監督、外部審計在收集這些財務數據時未有監管到位、缺失透明度就對全年財務情況進行全面匯總致使決算結果的科學性、準確性大打折扣。
3.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大多都沒有制定統一的決算標準、編制準則、細則和編制內容,致使年度行政事業單位決算口徑不統一、客觀數據統計不準確時日累計造成行政事業單位決算形同虛設,名存實亡;對國家財政資源造成浪費。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管理與人員素質風險防范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工作的重中之重,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上到領導下至員工普遍從在財務專業知識比較薄弱,法律意識差;為了滿足一己私欲與相關人員串通舞弊、偽造假憑證、賬務致使國家財產安全受到危險。
行政事業收入業務需要實施歸口管理。行政事業各項收入應該明確由財會部門管理并進行會計核算防止設立賬外賬;嚴格執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開具財政專用票據,做到收繳分離、票款一致,防止任何形式的截留、挪用或者私分、設立小金庫;行政事業單位應建立健全的票據、印章管理制度,并按規定領取、使用、登記、保管票據、印章同時建立票據、印章使用臺賬做到有頭有據,責任分明。
明確各項費用支出范圍、使用標準,就各項支出及明細進行界定,對重大支出實行聯簽制度,并對各項支出的審批權限、級別進行規定,要求審批人員應當在授權范圍內審批,不得越權審批。
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債務的檢查、做好行政事業債務對賬,做到定期與債權人核對債務余額,及時進行債務清理,并明確各項債務情況,及時分析債務風險情況。
不相容崗位應當相互分離,建立健全的貨幣資金管理制度,并嚴格執行,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部門應當設置合理的崗位,不得由一人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全過程,對各項貨幣資金的收支應該嚴格履行簽字或蓋章手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貨幣資金授權制度和審核批準制度的完善,明確審批人對貨幣資金的授權批準方式、權限、程序、責任和相關控制措施,確保審批人員在授權范圍內進行審批,對于大額貨幣資金業務應當實行集體決策;行政事業單位應當定期或不定期地對貨幣資金抽查盤點核對貨幣資金的余額,并找出未達賬項的原因及時處理。
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決算是行政事業單位年度財務活動情況的匯總;做好行政事業單位決算是保證國家財政資金真實、準確的基本前提。基于此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決算應該遵守科學、規范、統一、高效的原則有序進行;加強內部監督和外部審計,使財務數據環環相扣,細化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決算編制方案及工作,做到分工明確,責任到人;明確決算管理、編制要求,有效協調各部門工作,積極配合,統計認真,溝通有效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政數據真實可靠,財務決算內容高效完整。
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重中之重的就是財務人員的管理與素質;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基礎工作薄弱,人員配備不合理,財務管理類人員職業道德欠缺,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職業道德建設是做好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的必要手段;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財政法律、法規并嚴格要求,注重財務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從根本上改變,深刻意識到會計風險的危害,強化財務人員專業能力與風險防范能力的提高,定期不定期進行專業及職業道德教育,不斷提升財務人員素質;招收具備專業資質的財務人員,實現專人轉崗;通過對行政事業單位人員的績效考評,實行輪崗制及獎罰制度,建立一支高素質、高效率、高品質的財務管理隊伍。
新時代、新標準、新要求。保障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真實、可靠是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防范及控制工作的重點。本文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風險進行辨別及給出防范控制措施,有效防范行政事業單位會計工作中存在的潛在風險,提高行政事業單位服務水平,解決行政事業單位所面臨的燃眉之急;當然,不同類型的行政事業單位會計風險也會以不同的方式呈現,各行政事業單位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發揮主觀能動性,制定適合自身的會計風險防控方案,有效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