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江玲
作為會計行業的必然發展趨勢,互聯網+會計不僅能夠充分滿足新時代發展需求,也能夠幫助會計行業真正突破傳統工作理念、模式存在的種種束縛,準確把握新穎發展契機。而通過加強與互聯網技術的科學整合,既可以促進會計數據處理能力的顯著提升,更精準的完成會計核算,也能夠使得會計信息的即時共享性得到不斷強化。
“互聯網 +”主要指的是將互聯網在生產要素配置上具有的積極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并在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融入互聯網的創新研究成果。其在各個領域的科學引用,既可以顯著提升生產力、創新力,也能夠為各行業拓展出更理想的發展前景,為新的經濟形態的形成發展創造良好條件。就我國現階段的經濟發展情況來講,互聯網已經逐漸成為各領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處于廣泛推廣、實驗階段,再加上互聯網科技的迅猛發展,為了能夠獲得該技術的有力支持,各個領域也在積極加強與互聯網的有機融額研究,希望能夠以此來為自身拓展出更廣闊的發展空間[1]。
針對“互聯網 +”的基本特征來講,其主要是針對可以實現與互聯網的有機融合并取得理想發展前景的行業,對其擁有的各類資源做出合理配置,為行業營造出更理想的發展環境。從特征層面來講,融合是“互聯網 +”的本質,且并非是局限在網絡技術、行業技術上的有機整合,還涉及到行業其他領域、網絡技術的有機整合。通過互聯網的科學引用,可以為行業提供更多創新發展契機,取得更理想的發展成果。
首先,能夠為會計行業提供更理想的財務平臺。會計行業的財務記錄通常都是較為復雜的,面對大量的數據,難以取得理想處理成效。而“互聯網 +”的產生,則可以為會計行業構建出更理想的數據整理平臺。這樣基于網絡模式既可以高效存儲、記錄相關數據,還能夠快速完成財務運算,盡可能避免時間、精力的浪費,促進會計行業工作水平的顯著提升。
其次,有助于財務管理程序控制的實現。以往實施的財務管理通常都會面臨諸多風險,且只要某一方面出現問題,便會給整個財務管理帶來諸多阻礙與問題,導致各項決策面臨巨大風險。因此,為了盡可能地降低各類風險的產生概率,會計行業大多都會引用制度模式,實現統一規劃、管理。而在“互聯網 +”時代下,財務管理工作的程序控制則獲得了有力支持,這樣既可以使得各個管理的風險可以得到大幅度降低,會計人員的信息處理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增強。同時,財務報表的透明性也得到了顯著增強,使得財務程序可以真正從整體上得到進一步優化,這樣在大幅度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時,也能夠盡可能減少人力成本的投入,幫助企業合理控制各個階段的成本投入,贏得更大的經濟效益。
最后,更科學、合理的分析財務分析。通過互聯網的科學、充分利用,可以幫助會計人員更科學、高效的分析財務數據。以往的會計人員在開展各項財務分析工作時,面對的工作內容、程序是非常復雜的,不僅要轉變相關數據,還要投入大量時間與精力,若引用的計算方法不科學、不適合,便會導致一系列問題的產生,無法獲得準確的財務數據信息。而“互聯網 +”的產生則可以幫助會計人員更輕松、高效地完成各項分析工作,特別是通過相關財務分析軟件的開發、利用,其工作人員只需要將相應數據導入其中,就可以完成科學、精準的分析計算,可以幫助其會計人員節省大量時間與精力。
不論是對于哪一行業來講,要想取得理想發展前景,往往都離不開政府出臺的法律法規的有力支持。對于“互聯網+會計”來講,其在我國發展的時間相對較短,所以相關法律法規也不夠完善,政府應結合互聯網+會計的具體發展情況,對國外已經取得理想應用成效的政策給予適當借鑒,然后再頒布適合我國國情的“互聯網+會計”的推廣發展法律法規。同時,還要對會計規范、準則給予進一步完善。以此來對從業人員的會計行為做出進一步規范,從整體上提升會計人員的職業道德規范,對會計系統做出嚴格監管,整合現有資源、條件來加強會計軟件開發,對于盜版行為要給予嚴厲打擊。也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互聯網+會計”的各個發展階段可以獲得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持,獲得更健康有序的發展、探索環境。
我國“互聯網+會計”的研究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所以相關技術還需要進一步完善。針對會計軟件來講,因為缺乏資金、科技支撐,很多企業當前都未研發出一套能夠滿足自身經營需求的財會軟件,所以,大多都會以高價購買的形式來獲得其他公司研發出的軟件,進而導致企業成本一直都很高,除了要投入一定的系統運行、維修成本,還經常會存在買入的軟件難以做到與公司的高度契合的情況。另外,軟件質量也難以得到有力保障,不僅會影響數據保存與分析,還可能會影響到企業的一些重大決策,給企業帶來無法挽回的損失。對此,政府及其相關部門應給予足夠重視,從資金、政策等方面適當加大互聯網會計技術研究的支持力度,為會計技術的創新研發提供有力支持。在此過程中應著重突顯會計技術知識產權的保護,結合具體需求來加強對國外優秀經驗的借鑒,為本公司財會人員、互聯網技術人才提供一定的空間與資金支持,鼓勵其整合各方力量與資源來加強會計軟件、技術的創新研發,以此來從整體上提升互聯網技術水平,盡可能降低會計技術使用成本[2]。
在“互聯網+會計”發展中,人力資源使其不容忽視的寶貴材料,所以,各企業會計從業人員不僅要掌握豐富的專業知識,對互聯網技術也要做到熟練掌握。因此,聯系我國現階段會計從業人員的基本現狀來看,其會計人員應重視自身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不僅要通過繼續學習、不斷積累來優化自身專業知識結構,還要重視互聯網思維地樹立,不斷優化自身對互聯網技術的掌握情況。政府、企業也要把握各種契機,定期組織各項培訓、講座活動,進而使得相關從業人員可以獲得更多計算機、互聯網等知識與技術的學習平臺。同時,企業還要定期測試,優秀人才要從精神、物質兩個層面給予一定獎勵,而針對不合格的人員,則要給予適當懲罰或者是直接淘汰。以此來促使會計從業人員真正樹立起終身學習意識,從整體上提升其職業道德水平。也只有這樣,在“互聯網+會計”的發展模式下,其會計人員才能夠構建出更科學、完善的會計系統,能夠實現對相關數據的科學整合與妥善處理,完善會計確定、會計核算,并將會計報表自動精準生成,懂得從戰略性角度來對企業經營中存在的財務問題做出科學分析與合理解決,進而基于內部及外部的數據信息來進行精準預算、決策的制定。
“互聯網+會計”在具體推行中存在的較為典型的問題就是安全性、準確性的保障。針對內部原因來講,主要是其極易受到人為因素的影響,會計人員只要存在一點思想滑坡的跡象,都可能會導致會計信息平臺輸入偽造情況的產生。甚至還會存在只要具有高超互聯網技術,就可以修改會計信息平臺中的相關數據信息,進而導致其中的相關數據信息無法得到有力保障,基于網絡為記載介質的一系列原始數據也極易丟失;外部原則則是因為利益的驅使,一些黑客以非法手段向企業會計信息系統入侵,對企業重要數據信息進行盜用,難以保障會計信息的安全性。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應結合具體情況,圍繞會計信息安全、準確性來進行法律法規的制定,對于一些違法竊取會計信息的人員給予嚴懲。同時,企業也要在內部進行嚴格內控制度體系的科學構建,分離不相容的職務,優化監督機構的科學設立,特別是會計平臺、系統,要進行安全系數較高的密碼、防火墻系統的合理設置。另外,會計從業人員也要重視自身職業道德操守的不斷提升,除了企業、政府組織的講座、培訓活動,自己也要充分利用業余時間來加強學習、鍛煉。針對會計人員網絡跟蹤系統的科學構建也要給予足夠重視,對于違法人員可以適當加大處罰力度。同時,為了盡可能彌補會計軟件存在的各種缺陷,會計軟件公司也要加大創新研究,不斷提升會計軟件的科技含量,針對已經投入使用的軟件,也要結合實際需求給予定期的監測、升級。
綜上所述,對于我國會計行業來講,隨著“互聯網+”這一理念的提出,不僅為該行業提供了諸多新穎發展契機,通過有機融合互聯網、會計產業,也能夠更順利地完成會計產業的創新性改造,為其拓展出更理想 、健康的發展前景。同時,也能夠提供更全面的會計服務,盡可能降低成本,充分滿足新時期社會經濟發展提出的各項需求。為此,各企業及其會計工作人員應從不同角度來探索與互聯網有機整合的路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