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微,朱汝濤,榮 光
(1.撫順市東洲區生態保護中心,遼寧 撫順 113004;2.撫順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遼寧 撫順 113006)
撫順東洲河濕地位于撫順市城市規劃區內,處在東洲河與渾河的交匯處,東洲河是渾河撫順段重要支流之一,撫順東洲河濕地是撫順市重要的城市濕地資源,濕地規劃總面積191.6 hm2,地理坐標124°01′05″~124°02′42″E,41°47′59″~41°52′32″N。撫順東洲河濕地生境類型復雜多樣,物種具有多樣性和代表性,野生動植物資源豐富。撫順東洲河濕地所處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起到城市濕地的“腎”和“肺”的功能,保護好撫順東洲河濕地對渾河水資源的生態安全和撫順市城市的生態安全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撫順東洲河濕地生態特征突出,濕地景觀類型多樣,生物多樣性豐富。濕地內分別由落葉喬木、耐寒大小灌木、親水植物與耐寒沉水、挺水植物組成。濕地是眾多鳥類遷徙停歇站和繁殖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大天鵝(Cygnuscygnus)、白頭鶴(Grusmonacha)、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東方白鸛(Ciconiaboyciana)等都把這里當做遷徙途中的重要一站。尤其在春夏之際,白鷺更是把這里作為繁殖聚集地。
撫順東洲河濕地處于東洲河與渾河的交匯處。東洲河的枯水期平均徑流量為0.45 m3/s,豐水期的平均徑流量為6.8 m3/s,水資源量為1.42億m3/年,日均流量枯水期為3.89萬m3,豐水期為58.75萬m3。濕地內溝谷和河谷呈枝網狀散布在其間。濕地水源補給主要來自上游河道,以大氣降水為主,積水主要是季節性積水。
撫順東洲河濕地內植物豐富,種類多樣。據普查,濕地內共有高等植物29科50屬73種,其中,裸子植物1科2屬3種,被子植物28科48屬70種。濕地植物主要為水生植物。主要植物有蘆葦(Phragmitesaustralis)、香蒲(Typhaorientalis)、水蔥(ScirpusvalidusVahl)、茨菰(Sagittariasagittifolia)、扁稈藨草(ScirpusplaniculmisFr.Schmidt)、大茨藻(NajasmarinaL.)、貍藻(UtriculariavulgarisL)、眼子菜(PotamogetonoctandrusPoir)、浮萍(LemnaminorL.)等[1,2]。
據普查,撫順東洲河濕地內共有脊椎動物20科73種。其中,鳥類有9科31種,代表物種有大白鷺(Egrettaalba)、蒼鷺(Ardeacinerea)、赤麻鴨(Tadornaferruginea)、大天鵝(Cygnuscygnus)、中華秋沙鴨(Mergussquamatus)、鷸鳥(Scolopacidaesnipes)、東方白鸛(Ciconiaboyciana)等。爬行類有3科14種,代表物種有鱉(Trionyssinensis)、白條草蜥(Takydromuswolteri)、棕黑錦蛇(Elapheschrenckii)、白眉蝮蛇(Agkistrodonhalys)等。兩棲類有4科7種,代表物種有史氏蟾蜍(Bufostejnegeri)、花背蟾蜍(Buforaddei)等。魚類4科21種,代表物種有北方條鰍(NemachilustoniDybowski)、東北雅羅魚(Leuciscuswaleckii)等[3,4]。
2.4.1 水域景觀
東洲河屬永久性河流,形成了永久性的河流濕地景觀。特別是冬季,冰雪以及霧凇形成了美麗的自然景觀。
2.4.2 生物景觀
撫順東洲河濕地內棲息的鳥類豐富,形成了獨特的生物景觀。特別是夏季白鷺在濕地聚集,最多時棲息白鷺上萬只,壯觀景象難得一見。蘆葦是濕地常見植物,植株高大,莖稈直立,特別是在開花季節,成片的蘆葦隨風舞動特別美觀。
撫順東洲河濕地緊鄰撫順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園區以化工企業為主,企業排污隨經多年改造治理,但是化工企業排放的污水始終威脅濕地安全。東洲河上游村落眾多,人口密度較大,農耕地較多,生活污水、垃圾、農藥和化肥一定程度上對水質造成污染。
撫順東洲河濕地外來生物入侵較嚴重,對原生生物生存構成威脅。具有代表性的植物是豚草(AmbrosiaartemisiifoliaL.),豚草是惡性雜草,入侵濕地以來,侵入面積逐漸擴大,排斥與抑制濕地內多種原生植物。由于濕地位于城市規劃區內,人員活動頻繁,過度放生動物現象較嚴重,特別是外來的魚類、兩棲類和爬行類動物,經常被放生到濕地內,對濕地原生動物構成威脅。
由于城市防洪需要,東洲河上游筑壩蓄水,控制下游水流量,濕地蓄水量減少,存在逐漸萎縮的趨勢。水面的萎縮,為豚草的入侵創造了條件,自然景觀受到威脅。受城市建設的需要,濕地規劃區外周邊地區人為建設越來越多,對濕地的整體景觀構成威脅。
任何生態系統,包括濕地生態系統,都有能夠經受一定程度的干擾而恢復原有生態功能的能力[5]。應該建立東洲河流域水資源蓄水調水綜合協調機制,保證濕地有充足的水資源。有了充足的水資源,可以凈化濕地水質,恢復原生生物活性,同時減緩外來植物入侵濕地的速度,加快濕地的自身修復能力。
撫順東洲河濕地位于城市規劃區內,針對濕地周邊企業眾多,時刻受到企業排污的威脅,而且濕地周邊車輛和人員流動量大,也威脅濕地的安全等問題,應以林業部門為主,協調環保、國土、水務、城市管理和應急救援等部門建立聯合應急救援協調機制,制定完善的應急救援預案,以應對突發事件。
濕地評估包括環境影響評估、濕地風險評估、脆弱性評估、生物多樣性快速評估和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價值評估[5]。濕地監測是濕地管理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我國在2001年完成了第一次濕地調查,起步較晚,濕地信息綜合評價能力較差。撫順東洲河濕地是撫順市城市濕地的重要組成部分,撫順市應該以撫順東洲河濕地為主加快建立城市濕地的頂層規劃,將城市規劃區內渾河干流和支流濕地統籌管理,建立統一的濕地評估體系和濕地監測體系。
但新球和但維宇研究因為,濕地文化是在人類社會實踐中,對濕地生態系統的需求和認識以及相互關系的總和[6~12]。我國濕地文化起源早,歷史悠久,已經是中華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洞庭湖、太湖等地區是我國重要的農耕文化和漁業文化的中心。東洲河清代稱“瑪哈丹河”,《盛京通志》記載撫順市東南有瑪哈丹堡,在今東洲河上游,瑪哈丹河名應來源于瑪哈丹堡。撫順應該充分發掘東洲河流域的歷史文化,特別是獨具特色的滿族文化,將撫順東洲河濕地文化融入到東洲河流域文化特色當中,達到宣傳和保護濕地的目的。
建設撫順東洲河濕地文化是為了更好的保護濕地。濕地保護與大眾的保護意識有著直接的關系。要讓市民、讓企業、讓撫順整座城市了解濕地,關愛濕地,自覺的成為濕地的保護者和宣傳員。
撫順東洲河濕地是撫順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的有機體,撫順的城市規劃應當賦予濕地重要地位,使濕地有機融合到城市當中去。保護濕地安全就是保護城市的安全,撫順應該加快城市濕地管理體系、濕地評估體系和濕地監測體系等建設,充分發揮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讓濕地更好地服務于撫順的經濟社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