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洋
(淄博市第一醫院,山東 淄博 255200)
綠色建筑是指在建筑全壽命周期內最大限度地節約資源、保護環境、減少污染,為人們提供適用、健康、高效的生活空間,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建筑形式[1]。目前,經我國衛生主管部門、醫院管理者、行業協會的共同努力,我國已制定出臺了有關綠色醫院建設的評價體系和標準。建設綠色醫院不單單是節能環保,而是要在確保醫療安全和醫療效果的基礎上,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實現布局科學、生態環保、規劃合理、環境綠化、運轉流暢、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綠色醫院建筑,是指通過有效利用資源的方式和生態學方式進行建造、設計、操作、維修以及再使用的一種構筑物。設計綠色建筑應達到某些特定要求,例如:增強員工生產力;有效使用水、能源和其他資源;促進居住者健康;降低對環境的污染等。因醫院居住的患者人群較為特殊,所以綠色醫院建設還應滿足價值性、安全性和創新性等方面的要求。
針對綠色醫院建筑設計,不同的研究者有著不同的論述,例如孟浩將綠色醫院建筑而設計總結為總圖交通設計、功能分區設計、交通設計、綠色生態設計是個主要方面[2];伍海輝則將之概括為公共空間設計、通道設計、新老院區銜接設計、能源設計4個方面[3]。綜合以上研究,筆者認為綠色醫院建設主要包括綠色能源、綠色建筑、綠色管理和綠色環境4個方面的要素,具備“低能消耗、健康空間、智能管控、環境舒適”等特點。建設綠色醫院,在選擇建筑技術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建筑規模、地域氣候、經濟效益等因素,根據具體實際,確定綠色建筑設計的目標,實現綠色建筑的長效性。
3.1.1 因地制宜
在設計綠色醫院建筑時要充分考慮各地的地域條件和氣候特點,充分利用自然通風、自然采光、被動式制冷和集熱,以降低由于通風、采光、空調、供暖造成的污染和能耗[4]。比如:西北地區陽光充足,可充分發揮太陽能的作用;南方地區氣候炎熱,應合理調整遮陽板的角度和方位,避免產生太陽眩光和輻射等。
3.1.2 資源合理利用
有研究指出,我國在建筑和相關產業中消耗的能源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2以上,包括建材的運輸和生產過程,建筑的施工和使用過程都會造成各種能源消耗,并且在建筑使用過程中消耗的能源是最大的,如建筑采暖、照明、空調等都會產生大量能耗,而在這部分能耗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因為人為浪費導致的[5,6]。比如:采用粗放式施工工藝、高耗能運營方式,不管自然條件和氣候特征如何,對空調、人工照明等高能耗機械設備過度依賴等。筆者認為,在綠色醫院建設過程中,應盡可能避免此類浪費,用最低的資源投入贏得最高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1.3 以人為本
胡慶等認為綠色醫院建筑應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節約高效的基礎上,滿足患者的各項診療需求。筆者認為,“以人為本”的理念應通過以下方面來體現:一是要提高舒適度[7]。比如舒適的濕度和溫度,給患者以舒適感。二是對患者的身心健康有益。比如日照充足,起到消毒殺菌作用;通風良好,可呼吸新鮮空氣;室內裝飾裝修材料無污染、無輻射等。綠色醫院建筑應有益于患者的心理健康,為醫生和患者提供良好溝通環境,滿足患者對于私密性、安全性等方面的就醫要求。
3.2.1 功能區設置
設計綠色醫院建筑首先要考慮的就是發揮醫院建筑的功能,確保醫院建筑在滿足醫療工藝要求的前提下,通過最為簡捷的物流、人流流線,充分發揮醫院各項醫療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醫療設備、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為醫院診療工作提供一個高效舒適的工作環境。比如:在設計醫院內環境時,門診大廳一定要設計得明亮寬敞,通道走廊一定要做到快捷、方便、暢通。另外,還可通過不同顏色區分不同功能區域。病房區域的走廊要避免太長,在區域布局上應杜絕死角,防止給醫護人員和病人增設障礙。與此同時,在設計過程中還要充分考慮節能問題,不但要滿足醫院的使用需要,還要將醫院建設成綠色低能耗建筑。
3.2.2 用地選擇
醫院應本著可持續發展的理念選擇建設用地,在醫院規劃建設之初,設計部門要充分與醫院管理者進行溝通,準確理解醫院發展要求:假如醫院未來想進一步擴展規模,那么在設計時應為各功能區擴建預留一定空間;假如醫院未來想發揮醫院的特色科室優勢,增設多個醫學特色中心,在設計時需結合特色科室特性開展量身設計。所以,在設計前要充分領會醫院未來發展方向,這樣才可有針對性地設計綠色醫院建筑。另外,醫院可持續發展還表現為:一是醫院總數的增加。醫院要擴大,其各功能區也要相應地擴大,所以在設計綠色醫院建筑時僅預留出一部分空地是不能滿足醫院未來發展要求的,還應結合各功能區進行建設空間的預留。二是隨著醫療設備地不斷更新和醫療技術的逐步進步,醫院也要相應調整一些內部科室,在設計過程中要充分考慮這些情況的出現,在預留空間時做到有備無患。
3.2.3 能源使用
因醫院建筑在功用方面具有特殊性,所以在能源、資源的使用上不但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的觀念,還應具備較高的品質要求。比如:在設計空調系統時,應考慮到醫院為提高空氣質量,避免出現院內交叉感染,會長時間使用空調,只有保證空調不停運轉才可滿足各功能區的通風要求。但若鋪設超長空調管道,又會增加空調系統在空氣、水驅動方面消耗的能量。據統計發現,醫院用于通風系統的能耗約占總能耗的1/3以上。所以,在設計醫院建筑的過程中,設計師應對各功能區設置進行重點考慮,再結合各功能分區的具體情況,科學劃分機電設備系統,合理確定設計參數和設計標準。
3.2.4 建材選擇
綠色醫院建筑要具有更加靈活多樣的物理環境設計,在建設過程中應盡可能多地選擇綠色建材,在提供優質醫療保健服務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降低醫療費用和減少廢棄物排放[8]。此外,使用綠色建材,不但符合我國目前提出的可持續發展道路,還可為醫院提供一個環保、綠色的院內環境,為患者提供一個健康安全的診療場所。
3.2.5 環境綠化
在綠色醫院建設過程中,要科學合理設置綠色環境,不但要滿足病人治療和人們審美的需求,還要促進自然生態的發展。在設計綠色醫院建筑時,設計師要深入全面地分析、研究醫院周圍的自然環境,巧妙利用周邊環境實現醫院、人、外界自然環境三者之間的融合共生,達到和諧共處的狀態。比如:設計師可結合醫院周圍獨特的自然環境,把自然形成的洼地設計成醫院水系,為病人和醫護人員營造宜人舒適的水景環境。綠色醫院的結構和地理位置要與周圍自然景色相互協調呼應,在將醫院環境和整體布局有機融合的情況下,實現環境與綠色醫院的協調統一。
在綠色建筑理念下,醫院建筑的環境、空間、能源等方面的設計一方面要考慮環境保護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要考慮使用者的實際需要,做到人文性、經濟性和便捷性的協調。同時,縱觀國內外醫院建筑,筆者認為設計者還應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著重考慮:一是要順應醫療觀念、醫療設施的變革,例如有認知功能障礙和行為問題的患者通常在急診科停留的時間更長,所以都會為他們增設更為便利的設備設施,如設置專用淋浴間、安全存放物品處及減壓空間等;二是要為遠程醫療留出空間,例如,治療室的規劃配置需要考慮到后期遠程咨詢的應用空間,需要為遠程醫療咨詢留出合理的空間,以及為遠程醫療設備提供配套基礎設施等;三是要不斷優化建筑設計評價體系,建筑評價的意義不僅在于檢驗建筑質量、確保建設目標的實現,還能讓醫院管理者深入地了解整個建筑的各個細節,這對于建筑投入使用后的運行維護將大有裨益。
在綠色理念下,醫院建筑要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在功能區設置、用地選擇、能源使用、建材選擇、環境綠化等方面,努力符合“環保、綠色、低碳”的要求,提倡低碳節能運行,實行人性化設計,積極為患者打造一個優美、安全、舒適、潔凈的就醫診療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