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永春
(普洱市瀾滄拉祜族自治縣糯扎渡鎮林業服務中心,云南 普洱 665614)
糯扎渡鎮地處瀾滄縣以東,有著瀾滄“東大門”的美譽,國土總面積937 km2,山區占比98%以上,屬于瀾滄縣第一大鎮。全鎮轄10個村民委員會,151個村民小組,總人口8345戶30517人。居住著多個少數民族且少數民族人口占絕大多數,該鎮區位優勢明顯,交通便利。全鎮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耕地面積為58萬畝,林地面積103.42萬畝,人均耕地面積19畝,林地面積33.9畝。自然保護區內有20多種國家一、二類保護植物以及30多種國家三類保護植物,境內海拔最高2429.7 m,最低578 m,具有獨特的立體氣候。該鎮盡管不是貧困鄉鎮,但貧困范圍廣,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還比較深,在全鎮10個村中,有6個村屬于深度貧困村,因此,生態護林員政策為糯扎渡鎮扶貧工作提供了新的途徑。截止2019年12月20日,糯扎渡鎮共安排生態護林員573人,管護面積359733畝,投入補助資金共計412萬元。
通過加強森林管護,能夠對我國森林資源進行有效開發與保護。對天然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管護,不僅能夠加快生態保護進程,更能推動經濟發展。在林業建設隊伍中,護林員占有重要地位,也是森林資源管護工作開展的主力軍。他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加強森林法律與法規保護,及時制止偷砍濫伐、亂采濫挖、毀林開荒等不法行為。不僅如此,加強森防巡查,一旦發現火情,盡快報告,及時采取有效補救措施,加強森林病蟲害觀察,并及時報告,以防人畜破壞森林資源。對于山區百姓而言,生態資源是他們重要的生產資料,在扶貧開發過程中,生態護林員具有明顯優勢,尤其是精準扶貧,優勢更為顯著。
第一, 生態護林員補助資金分為中央財政資金和地方財政統籌資金,生態護林員補助標準按照《選聘建檔立卡貧困人口開展生態護林補助資金管理辦法(試行)》的規定執行,生態護林員勞務補助標準為不低于8000 元/(人·年),不高于10000元/(人·年)。第二,在選聘生態護林員時,能夠做到精準選擇扶貧對象,保證資金得到精準安排,使得脫貧成效顯著,進而實現真扶貧和真脫貧。第三,嚴格落實,加強監督,嚴格按照生態護林員的選聘程序執行,確保選聘對象、條件、流程與結果明確,并提出相應的補助標準,保證選聘的公開性與透明性,使選聘結果更加公平公正。第四,把生態護林員歸入森林管護體系中去,對其實行統一管理,使森林管護體系更加穩定,對生態護林員的管護范圍、責任及報酬等予以明確,加強監督考核,使生態護林員的作用發揮完全,提高森林管護效果。
第一,成立生態護林員扶貧領導小組。為全力保障生態護林員扶貧工作的實施,強化扶貧領導與組織協調工作,糯扎渡鎮黨委、政府高度重視生態護林員扶貧工作的開展,并組建了生態護林員扶貧領導小組,由鎮長擔任領導小組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林業服務中心與扶貧辦主任作為小組組員。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鎮林業服務中心,辦公室主任由鎮林業服務中心主任擔任,成員由林業服務中心職工與鎮扶貧辦人員組成。
第二,建立森林資源管護大隊。要想建立完善的護林員管理體系,還要組建森林資源管護大隊,并指定大隊長與副大隊長人員,此外,還要在各村兩委中設立小隊長,村民小組中還要設立小組長。嚴格護林員選聘工作,天保辦、自然保護區等相關部門應當按照上級要求妥善安排護林員的培訓與考核事宜。
第三,成立森林防火專業撲火隊。為貫徹有關文件精神與要求,需要組建專業撲火隊,各鄉村也要組建應急撲火隊。公益林管護員、天然林商品性停伐保護管護員及生態護林員是村級應急隊的的組成人員。
第四,嚴格落實領導責任制。強化領導體制建設,針對生態扶貧工作問題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政府部門也要重視生態護林員扶貧工作,并積極承擔項目實施責任。與此同時,還要明確項目建設任期目標,確定第一責任人,分管領導加強相關部門工作協調,及時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的問題。在年度考核過程中,還要兼顧項目實施情況,完善干部任期目標責任制,加強干部政績考核,據此作出選拔任用與獎懲決策。
按時發放護林員工資。當前,生態護林員與專職護林員的工資都是按月或季度發放,嚴格按照生態護林員的相關政策及時調整生態護林員的補助標準。現如今,生態護林員的扶貧資金主要來自于中央財政,而當地財政發展水平較低,無法提供足夠的資金,那么就要廣開渠道,多渠道募集資金,為項目實施提供足夠的資金保障,加強資金管理,嚴格資金撥付。
為強化項目基礎設施建設,應加快構建社會資本投資項目激勵機制,鼓勵與引導企業與個人增加對項目的投資,提高工程建設進度與質量,廣泛吸納資金,合理把握市場經濟機制,采取招投標方式,強化工程監理與財務監督,提高工程質量,降低工程成本。
第一,嚴格制定選聘方案。如前所述,為加強生態護林員扶貧,組建了項目領導小組,相關部門應當專門針對護林員選聘制定出相應的工作方案,指定領導小組的權責,明確選聘的基本原則與條件,合理制定選聘程序,確定相應的報酬,為生態護林員選聘提供有效指導。
(1)嚴格選聘條件把關,參與選聘的人員必須屬于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年齡一般在18?60歲之間,身體健康,能勝任野外巡護工作,責任心強,政治素質良好,熱愛祖國,遵紀守法。一旦選聘成功,能夠落實好自身管護職責。
(2)為規范生態護林員選聘,應當把握如下原則:①綜合權衡建檔立卡貧困戶的家庭成員構成、貧困程度、致貧因素、其他幫扶措施、勞動力狀況、耕地面積等因素公開選聘生態護林員,少數民族家庭、貧困程度較深家庭、成員3人(含) 以上家庭,以及未得到易地扶貧搬遷、農村危房改造、人畜飲水、 產業帶動、教育幫扶、資產收益、就業培訓、有序轉移就業、金融支持、低保兜底等一個以上資金項目幫扶的應當優先考慮選聘。②精準到戶原則。各個貧困戶家庭,至多安排一人參與護林,如果屬于特困戶家庭,還要給予優先考慮。③重點突出原則。認真分析貧困戶分布與天然林分布狀況,加強對護林人員的分配。④自愿公正原則。尊重農民意愿,只有當農民自愿報名時,才能予以選拔錄用,但要保證公平公正。⑤統一管理原則。對生態護林員實行統一管理,嚴禁逾越鄉鎮、村界限聘用生態護林員。
第二, 明確管護定額與報酬。認真分析扶貧攻堅規劃,結合護林員實際,確定相應的森林管護范圍。各鄉鎮應基于森林資源現狀,對管護工作的開展難度進行合理估計,本著就近管護原則,及時調整人均管護面積。就目前而言,生態護林員的管護工資標準是不低于8000 元/(人·年),不高于10000元/(人·年)。
第三,嚴格生態護林員選聘。根據《云南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生態護林員選聘實施細則》及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方案,結合本鄉鎮實際制定出相應的選聘程序。具體來說,一是在各村組張貼生態護林員選聘公告。要求選聘公告就選聘資格、程序、條件及管護任務說明清楚,還要詳細說明報名方式及提交的材料信息。二是如果自身條件能夠滿足護林需要,且有報名意愿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應攜帶身份證復印件、照片及相關信息資料及時報名。有關部門根據選聘條件與申報材料對報名人員進行嚴格審核。三是加強對候選人員的考察,具體可采用實地調查走訪、查資料等考察方式,深入了解家庭貧困情況及其政治水平。四是組建評審小組,根據報名人員的貧困狀況實施打分排序,得分高者聘用為生態護林員。
以選聘生態護林員開展精準扶貧,優勢十分明顯,不僅能夠加快農村扶貧脫貧進程,也能對森林資源進行有效管理,加強森林防火巡查,及時發現并撲滅火災,加強林業有害生物監測,降低森林資源遭受的損失。為保證生態護林員政策有效實施,發揮其職能作用,助推精準扶貧,還要加強組織保障,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加強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科學制定選聘方案,明確管護定額與報酬,嚴格落實生態護林員選聘工作,使生態護林員政策優勢得以充分發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