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帥 李正剛 李巖


【摘要】 目的 研究黑豆酒炙何首烏的藥材性狀及顯微鑒別方法。方法 將10批樣品分別粉碎過五號篩, 挑取少許置載玻片上, 滴加水合氯醛試液, 蓋上蓋玻片, 置顯微鏡下觀察。對每批樣品粉末分別取樣制作裝片10片, 測量比對草酸鈣簇晶、木栓細胞和導管直徑等參數, 計算每批樣品每種特征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結果 性狀特征:本品呈不規則皺縮狀的塊片, 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 凹凸不平;橫切者偶可見云錦狀花紋, 中央木部較大, 有的呈木心;質堅硬, 斷面角質樣, 黑褐色或棕黑色;略具酒香氣, 味微甘而苦澀。顯微特征:本品粉末棕褐色, 草酸鈣簇晶直徑14~130 μm, 偶見簇晶與較大的方形結晶合生, 偏光顯微鏡下呈亮橙黃色。木栓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 胞腔內充滿深黃棕色、紅棕色物。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2~120 μm。木纖維大多成束或散在, 細長, 15~50 μm, 淀粉粒多數已糊化。結論 該方法操作簡便、重現性好, 為該品種的進一步研究、開發、利用及其質量標準的制訂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 黑豆酒炙何首烏;性狀鑒別;顯微鑒別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20.29.088
黑豆酒炙何首烏為蓼科植物何首烏(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塊根的炮制加工品。首載于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骨傷科專著——唐代蘭道人所撰的《仙授理傷續斷秘方》[1]。明代的《仁術便覽》[2]明確記載了黑豆酒炙何首烏的炮制方法, “何首烏酒浸軟, 切大片, 黑豆一層, 何首烏一層, 蒸曬各七遍, 聽用”。現代炮制規范中也有對黑豆酒炙何首烏的收錄:1964、1974年版藥典收載為黑豆汁與黃酒拌勻, 隔水燉[3, 4]。在《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5]記載有黑豆酒炙何首烏的炮制方法。綜合上述相關資料作者擬定黑豆酒炙何首烏的炮制方法:取何首烏片或塊, 先用黑豆汁與黃酒拌勻, 隔水加熱, 蒸8 h, 燜8 h, 取出, 曬干, 每何首烏片100 kg, 用黑豆10 kg, 黃酒20 kg。
1 材料與方法
1. 1 材料 實驗樣品源自4省區, 共采購何首烏原藥材10批, 其中四川3批, 河南3批、廣西2批、貴州2批。自行炮制加工藥材樣品5批, 委托飲片加工廠代加工3批, 委托藥廠代加工2批。樣品每批觀察數量均不少于10份樣本個體。
1. 2 儀器 SL-10高速多功能粉碎機(浙江省永康市松青五金廠), 藥典篩:篩號5號孔徑:0.18 mm 80目(紹興市上虞張興紗篩廠), OLYMPUS BX51型生物顯微鏡和CellSens Standard數碼成像系統。
1. 3 方法
1. 3. 1 樣品粉末制片 將10批樣品分別粉碎過五號篩, 挑取少許置載玻片上, 滴加水合氯醛試液, 蓋上蓋玻片, 置顯微鏡下觀察。
1. 3. 2 顯微特征測量 對每批樣品粉末分別取樣制作裝片10片, 測量比對草酸鈣簇晶、木栓細胞和導管直徑等參數, 計算每批樣品每種特征的最大值、最小值和平均值。
2 結果
2. 1 性狀特征 本品呈不規則皺縮狀的塊片, 表面黑褐色或棕黑色, 凹凸不平;橫切者偶可見云錦狀花紋, 中央木部較大, 有的呈木心;質堅硬, 斷面角質樣, 黑褐色或棕黑色;略具酒香氣, 味微甘而苦澀。見圖1。
2. 2 顯微特征 本品粉末棕褐色。草酸鈣簇晶直徑14~130 μm, 偶見簇晶與較大的方形結晶合生, 偏光顯微鏡下呈亮橙黃色。木栓細胞表面觀類多角形或不規則形, 胞腔內充滿深黃棕色、紅棕色物。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2~120 μm。木纖維大多成束或散在, 細長, 15~50 μm。淀粉粒多數已糊化。見圖2。
3 討論
3. 1 在現行版的《藥典》[6]中未收載黑豆酒炙何首烏, 收載中雖有何首烏但未制訂炮制品的顯微特征鑒別方法, 本次實驗對黑豆酒炙何首烏的顯微特征進行了深入研究, 總結了該品種的顯微鑒別特征。為黑豆酒炙何首烏的鑒定提供了基礎和理論依據。
3. 2 現行《藥典》何首烏粉末顯微特征中主要收載有:淀粉粒、草酸鈣簇晶、棕色細胞、具緣紋孔導管、具緣紋孔導管等特征。在《中藥材粉末顯微鑒定》[7]一書中何首烏粉末顯微特征主要收載有:草酸鈣簇晶、棕色細胞、淀粉粒、木纖維、導管、木栓細胞、棕色塊等特征。通過顯微鑒別研究作者認為棕色塊這一組織特征只是木栓細胞粉碎后的存在形式, 《藥典》未將其顯微特征單獨描述, 作者認為較為合理。但《藥典》卻未描述木栓細胞這一組織特征, 在這一點上作者認為《中藥材粉末顯微鑒定》描述較為合理。對于棕色細胞這一組織特征雖然多種參考資料均有單獨描述, 但作者通過對何首烏藥材粉末的顯微鑒別發現此特征與薄壁細胞組織形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 且通過炮制后胞腔內容物顏色相應加深, 對炮制品來說沒有實際鑒別意義, 故黑豆酒炙何首烏粉末顯微特征不應單獨描述此特征。
3. 3 對何首烏及黑豆酒炙何首烏藥材性狀顯微組織特征比較 通過實驗研究作者對何首烏及黑豆酒炙何首烏藥材性狀及顯微組織特征進行了總結比較, 見表1。
3. 4 通過對多批次黑豆酒炙何首烏粉末顯微特征的研究發現, 該品種粉末顯微特征主要有草酸鈣簇晶、木栓細胞、具緣紋孔導、纖維管等, 淀粉粒多已糊化。以上特征可以為該品種的鑒別提供依據。
參考文獻
[1] 藍道人. 仙授理傷續斷秘方.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57:15, 32.
[2] 張浩. 仁術便覽.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57:2.
[3] 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64:110-115.
[4]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78:85-96.
[5] 北京市藥品監督管理局. 北京市中藥飲片炮制規范(2008年版). 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 2010.
[6] 國家藥典委員會. 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 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 2015:175-176.
[7] 徐國鈞. 中藥材粉末顯微鑒定. 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 1989:102.
[收稿日期:2020-0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