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慶
摘 ?要:中國古典詩詞有著獨特的魅力。高中語文課本精選了一些優秀的古詩詞作品,研究這種蘊含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古代詩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文化素養和鑒賞力。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花費大量時間教授古代詩歌,但教學效果往往不盡人意。教師必須達到不斷提高詩歌質量,激發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建立審美修養。本文介紹了在高中語文課程中開展意象教學的具體策略。
關鍵詞: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意象策略
古詩詞教學是高中階段下語文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詩歌意象教育是詩歌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古詩詞教學質量與高中階段下語文教育的質量直接相關。那么如何在高中階段下的語文古詩詞教育中進行意象教學呢?本文重點討論這一問題,并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討論。
一、創設情境,體悟意象
在高中詩歌教學過程中,為了引導學生能夠充分理解詩詞中的主要情感,有必要充分理解課文中詩歌的意象。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深刻理解詩人的感受。因此,在高中階段下的詩歌教學中的課程教學中,有必要充分利用各種現代教學方法,結合教材內容,并加速學生對詩詞的理解,教師需要能夠強化古詩詞中的意象教育。得益于詩歌和文學可視化能力,教師在課程開展的過程中可以積極地為學生創造教育環境,以提升學生在現階段下對古詩詞內容的理解并有效地對于詩詞內容進行情景體驗。其中,現代多媒體教學方法是首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造良好的情境將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理解課文。
例如,在教學生學習《虞美人》時,教師可以通過在上課前編輯電影《虞美人》的一部分內容并在上課時為學生播放,了解作者對于故鄉的神往與懷念。在為學生播放完畢之后,引導學生滿懷感情的進行朗誦,以實現詩人作為囚徒的無能為力。另一個例子,在開展《雨霖鈐》的教學時,因為這首詩被寫成是詩人和他的朋友之間的離別之情。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較為蕭瑟的場景。在這樣的場景中,學生們更加了解詩人的離愁思緒,從而實現對于詩詞的有效學習。
二、朗讀指導,體會意象
古詩詞的創作講究對仗工整,平仄押韻,所以學生在進行讀起來會朗朗上口。同時在高中語文課程的古詩詞教學中,朗讀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內容,教師可以強化古詩詞中的朗讀指導,可以先為學生進行朗讀示范,通過教師自身蘊含感情的朗讀,讓學生能夠在其中體會到作者的創作情感。教師在為學生朗讀示范之后,就需要能夠引導學生跟隨教師進行朗讀,從而通過不斷的朗讀來提升學生對于古詩詞的理解。
例如,在教授《聲聲慢》時,這首詩主要通過對殘秋的描述來表達孤獨和悲傷。這是因為在山河破碎并失去家人之后,流落異鄉。字里行間充斥著難以言說的哀傷,凄苦宛轉而令人嘆息。教師可以朗讀開始入手,通過各種閱讀指導和閱讀方法的運用,學生可以通過意象充分欣賞詩歌的藝術和情感美。當然,教師在對學生開展朗讀指導的過程中需要注意,首先是當學生大聲朗讀時,學生應該有情緒清晰的節奏。古典詩歌有其自身的節奏,因此在作為老師進行閱讀教學時,必須指導詩歌的節奏,尤其是詩歌的語調,以使學生真正融入詩歌的氛圍。上。諸如,當開展李白《蜀道難》一詩的教學時,有兩個句子:“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這就是詩人李白對于蜀道艱難的一種夸張感慨。在這兩句的閱讀中,語氣應該時不斷加強的。“乎”和“哉 ”的可以進行延讀。閱讀全詩《蜀道難》時,應該有一定的力量感,以提高學生對詩歌意象的理解。
三、充分想象,捕捉意象
詩詞意象是詩歌藝術觀念的重要組成部分。在理解和掌握古詩詞的思想和感覺過程中,意象是最重要的因素。在指導中學生理解課文的思想和情感時,教師可以通過想象力完美地捕獲圖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于課程知識內容進行想象,讓學生能夠在課程中實現自身對于課程內容的有效理解,通過學生對于古詩詞的想象,讓學生能夠對于知識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促進學生自身能力水平的提升,從而實現學生在現階段下知識體系的有效發展與進步。
例如,在教白居易的《琵琶行》時,組織學生閱讀:“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都對于詩詞內容進行合理的想象,以便學生可以想象出詩人的嬉笑打鬧,以及時光是怎樣流逝的。當老師教授詩歌時,它可以引導學生充分理性地發展他們的想象力,有效地捕捉詩歌的圖像,并增進學生對詩歌的理解。通過教師對學生的引導想象,讓學生對于課程的知識內容有一個更加深刻的理解,提高學生對于古詩詞的學習效率,從而實現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全面發展與進步。
綜上所述,高中語文課本精選了一些優秀的古詩詞作品,研究這種蘊含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古代詩歌,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水平,而且可以提高文化素養和鑒賞力。
參考文獻:
[1]林信潔.基于教育心理學的古詩詞吟誦教學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23).
[2]聶瑞芳.高中語文古詩詞教學創新策略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6(16).
[3]冼彤.新課程標準下古詩詞教學反思【J】.西江教育論叢,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