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星
摘 ?要:隨著課改的不斷推進,農村初中數學也發生了較大變化,新課程理念已經被大多數教師認同接受,并已經在課堂教學中嘗試實施。課堂是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課堂教學體現了課程改革最核心的部分,但是由于農村教學的復雜性,使課堂教學無效現象大量存在,教師教得辛苦,學生學得痛苦,甚至出現既“想不明白”又“聽不明白”的局面,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厭煩心理,對學習逐步失去興趣,課堂不理想,課程改革就是空話。所以盡管理念的種子已經種下,如何用好的方法讓它“開花結果”仍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本文就造成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低效的原因和建議做以下說明。
關鍵詞:農村初中;課堂低效;廣泛參與;深入思考
一、農村初中數學課堂低效原因
(一)農村教師年齡結構不合理,教師老齡化嚴重,知識和觀念不能與時俱進,城鄉教育不平衡。課程改革以來,這些教師明顯的感覺教學“吃力”,傳統的教學模式難以改變,再加自身的學習意識淡薄,根本再不學習、不進修,導致自己專業知識不足,這不但對于學生的智力發展和學習能力的提升毫無益處,對于課堂教學的發展也是一種阻力。[1]
(二)教學方式單一,不能適應教育的發展。課程改革十余年來,廣大教師的教學理念、實踐能力雖有改進,但多數仍停留在“先講后練”層面,而且講練基本分離,即講中不練,練中基本不講,師生談不上深層互動。這種一講到底、滿堂灌輸的方式,方法枯燥、單一不說,教學語言也比較生硬、專業,一派學究氣,讓學生聽得昏昏欲睡,這大大影響課堂教學效率,更影響學生對數學的學習。
(三)教師缺少改革課堂教學的決心和信心。在農村,一個學校的好壞,一個教師能力的高低仍以分數為主。班級學生成績高了,老師就是會教書的好老師,因為他們都認為,孩子以后中考、高考,選擇好學校還得要高分。受這一導向影響,數學教師們是盡其所有本領,盡其所有時間,堅持“題海戰術”,生怕誤了學生成績,因此教師沒信心去改革課堂,對于新的教學方法、新的學習方法想用卻不敢用。
(四)農村中學的條件相對太差,師資落后。課改要求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與人合作,培養動手動腦能力,可農村學生除了幾本課本外,沒有太多的課外書閱讀,學生的閱讀范圍太窄,課前搜集材料成了無源之水、無米之炊,缺少這一環節,學習效果極受影響。大量工作就要放在教師的課前準備工作上,收集材料,印發學習材料,指導學生預習,檢查預習效果,上課課后反饋信息,致使教師感到精力疲憊。
(五)家庭教育嚴重缺失。農村學生地處偏僻地區,大多數學生家長都外出打工,而且家長文化素質不高,對待孩子的要求出現兩種極端,一是望子成龍,對子女期望值過高,子女若未能達到他們的要求,會憤怒、失望、或冷嘲熱諷,常使孩子無所適從,感到壓抑,導致自信心缺乏;二是認為子女認得幾個字,能算簡單地算帳就行了,對子女要求不嚴,不能給子女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造成孩子主動學習的要求不高。
二、針對農村初中數學低效的改進建議
(一)創建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師作為課堂教學中的主要參與者之一,想要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就要從學生的特點入手,采取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興趣能夠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當學生對所學知識產生了學習的興趣后,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造成農村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果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興趣不高。所以在教育中想要提高教學的效果,就要從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上來進行,綜合好實際教學情況,采取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把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結合在一起,以此來保證教學情境的豐富性,加深學生對數學知識的記憶與理解。如學生在學習抽象的幾何知識時,就可以借助模型來引導學生學習,促進學生空間想象思維的發展,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樂趣所在,從而真正從根本上來理解數學知識,激發出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掌握好數學知識,提高教學的效果[2]。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不可否認,初中生的學習能力和自主研究能力普遍較差,這不但影響數學的學習,而且讓所有課程的學習均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所以,加強學生的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既能有效減輕老師的教學負擔,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對學生構建自己的知識架構體系是一種幫助,讓學生在學習中不斷尋找適合自己的數學學習方法,并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總結學習數學的特點和規律,以便更加高效的學習數學。當然,為了學生學習的有效性,老師在課堂上還可以鼓勵實施小組討論模式,給學生提供足夠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間進行交流,培養學生多角度看世界、分析問題的思維,同時,還能夠增加學生間的感情、取長補短,豐富學生思想,促進學生對知識的掌握。
(三)運用引導式教學方法
對于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來說,就要清楚認識到學生的主體性,確保教學進度與深度上的有效調整。通過幫助學生學習好數學知識,以此來加深對知識的認識。教師作為課堂中的引導者,也要把握教學進度,在深化主體內容的基礎上來增加知識的深度性。所以在數學教學中,就要求教師要對教學內容就進行分析,選擇有針對性的案例來引導學生,或是通過提出與教學內容一致的實際問題,以此來引導學生接受知識,鼓勵學生在思考與學習的基礎上來發表自己的看法,加深對知識的掌握。教師也要及時將理論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結合在一起,幫助學生在學習的基礎上實現學以致用,提高對知識的掌握能力。
總之,初中數學課堂成效低下的主要因素老師和學生自身因素占很大比例,因此要改變教學現狀,還是要從老師和學生身上著手。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徹底地解決問題,提高初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和質量。所以,從長遠角度思考,采用多樣化初中數學教學模式,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維能力,是有助于學生日后的學習和發展,也能夠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提高社會競爭力。同時,改變教學策略,也是改變初中數學教學現狀,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關鍵。
參考文獻:
[1]李春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現象的存在及有效對策[J]. 數理化解題研究,2017,(08):26.
[2]陳亮.新課程背景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低效現象及有效對策[J]. 新課程導學,2016,(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