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妍
摘 ?要:小學三年級數學的教學,要有效連接低年級向高年級數學過渡,發揮承上啟下的作用。這不單要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鞏固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而且還要幫助學生完成思想轉變,從學習能力和習慣上,為更抽象、更復雜的數學知識做好學習準備。趣味化課堂,以學生為中心進行課堂設計,盡管學生依舊要遵守課堂規則,但教學內容卻是以學生感興趣的方式呈現,讓學生在課堂環境下也有一定的掌控感,凸顯了學生課堂主體的地位,更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關鍵詞: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趣味化課堂;構建
引言:
小學三年級學生正是活潑好動的年紀,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好奇。小學數學教學需要學生安靜下來,坐到教室里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這本身就是對小學生天性的違拗。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嚴格規范學生的課堂紀律,要求學生在課上時間認真完成對數學知識的學習任務,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自由限制頗多。這種教學方法,能夠讓學生快速建立紀律意識,完成既定的學習任務,有助于學生社會性的發展,但對數學學科和學生學習意識而言,很難激發學生對學習本身的動力,產生對數學的興趣。趣味化課堂對學生和小學數學教學的影響,也并不局限在學習興趣的培養和教學效率的提升上,更表現在師生關系、學生個性成長、校園學習氛圍等更宏觀、更隱性的方面上。
一、小學三年級數學趣味化課堂的積極意義
趣味化課堂的構建,對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對課堂教學效率的優化和對學生數學興趣的提升上。從其為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帶來的改變來分析,其積極意義主要表現在三個具體方面:
1.改變傳統課堂教學氛圍
傳統數學課堂更重視知識的講述,氛圍嚴肅、場景單一、環境枯燥,并不適合小學生十歲左右年紀愛玩愛鬧的天性。構建趣味化課堂,學生在教學的每個階段都能從體會到樂趣,教學過程不再是一板一眼的知識講述,而是師生之間的積極交流、學生對課堂活動的主動參與。
2.豐富課堂教學內容
教師構建趣味化課堂,就要從學生的興趣點、需求點出發,讓學生能夠在課堂上感受到生活元素或感興趣的內容,所以就要安排各種有趣的游戲活動、進行生活化場景的構建、引入更多科學故事的講述等,極大地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和形式。而且,從學生思維和社會性發展的角度來說,豐富的課堂內容也有利于增加學生的體驗感,提升學生處理復雜環境信息,增強對社會化環境的融入感。
3.拉近師生距離
在傳統課堂上,師生間的交流更多是單向的,教師講、學生聽;而趣味化課堂,師生間的交流是雙向的和多向的。教師借助趣味化設計,讓學生主動問問題、思考問題、討論問題,教師只負責從旁引導和最后總結,學生的課堂自主性大大提高,看待課堂知識的角度也發生轉變:以前只需要將知識拿來裝入腦袋,現在需要自己發現要學習的知識,再分析知識的內容、來源、與舊知識的關系、練習方式等,這些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學生的思考、討論、分析,大大增加了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和交流。同時,學生需要思考的東西變多,也能夠促使學生思維進一步發展;課堂交流增多,給學生和課堂都增添更多活力。
二、小學三年級數學趣味課堂構建的有效策略
1.借助教學工具,構建教學情境
教師構建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學的趣味化課堂,可以借助多媒體、實物教具等多種教學工具,通過豐富的感官刺激,讓學生迅速融入課堂教學之中。趣味化課堂,要讓學生感受到趣味性,教師必須增加課堂與學生生活場景的相似性,讓學生在熟悉的場景中發現數學知識,完成數學知識點 的學習。比如,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一節時,教師可以借助生活中常見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物體來進行引入,從黑板到桌子,再到教室門窗、橡皮角尺等,引起學生對周圍事物的觀察興趣;然后再借助多媒體進行全方位展示,讓學生將幾何圖形的概念與生活場景建立聯系,之后再引導學生開始本節課知識點的學習。
2.寓教于樂,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是近年來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方向和現代化教學的重要內容。趣味化課堂以學生興趣為出發點,構建出學生主動學習的課堂氛圍,既符合“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踐行了“寓教于樂”的教育精神。比如,在學習《年、月、日》一節時,教師就可以將學生年齡作為學習和練習的對象,讓學生建立對時間標度的認識和理解。學生之間相互詢問年齡,并根據周圍成年人對年齡大小、年齡差的規定,分析年、月、日各自代表的時間跨度,加深對這三個概念的理解。
結束語:
趣味化課堂,對學生來說能夠緩解日漸抽象的數學知識的畏難情緒,激發對數學學習過程和課堂教學本身的興趣;對教師來說,生活化的教學情境與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能有效拉近師生距離,豐富的教學活動、有趣的教學設計在激發學生興趣、促進學生能力發展的同時也是對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 劉劍芳. 試論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思路[J]. 好家長,2017(9):86.
[2] 劉麗梅. 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設計與營造[J].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6(9):104-105.
[3] 孫小棠. 小學數學趣味課堂的構建[J]. 小學科學(教師版),2016(4):114.
[4] 張濤. 探究小學數學趣味教學[J]. 學周刊,2014(8):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