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鵬
摘 要: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在農村普通高中英語教學中十分必要。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普通高中英語教學效果效率低下的問題普遍存在,初高中英語缺乏有效銜接無形中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而農村普通高中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進度同其他示范高中學校的統一與一致,更使得農村普通高中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難度加大。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只有從基礎入手,以加強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為突破口,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語言的潛能,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英語思維能力。
引 言
初中和高中同屬于基礎教育的兩個階段,兩個階段的總體目標一致,即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初中階段應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奠基階段,高中階段則是培養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發展的完善階段,即初中英語教學的延續和提高。但兩個階段的目標各有側重,初中英語教學側重于聽說,高中英語教學側重于閱讀和寫作。進入高中,面對新的環境、新的老師、新的教材,很多高一新生不能盡快適應高中的英語教學,逐漸失去了學英語的興趣,甚至放棄了英語的學習,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初高中英語缺乏必要的銜接。努力做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對于促進整個高中英語教學,提高教學質量,為新世紀培養全面發展的英語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初高中英語教學缺乏銜接的現狀普遍存在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規定:“國家實行九年制義務教育制度”。小學初中屬于義務教育階段,高中則屬于非義務教育階段,也就是說,普通高中是在初中義務教育的基礎上,實施以升入高等學校和培養高層次就業者為目標的教育。我國在相當長的時間需要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初中與高中“脫鉤”。正由于九年制義務教育的實行,高中辦學的分開,使得初高中各科教學缺乏銜接的現象普遍存在。也就是說,只要是初高中辦學分開,就必然存在初高中學科教學缺乏銜接的現象。
二、初高中英語教學缺乏銜接的現狀普遍存在的原因
(一)初高中教材版本不同,不同階段學業水平要求的跨度大。現在的英語教材版本多種多樣。初中教材的版本有人教版、仁愛版和牛津版。高中教材有人教版,北師大版,外研社版,譯林牛津版,不過使用最多的還是人教版。這致使很多地區的初高中教材不一致。
(二)初高中英語教學方法及側重點存在差異。初中英語教材內容形象直觀,知識單一,題型簡單,課時較充足。因此,課堂容量小,進度慢,教師在課堂教學時用大量的時間練習一個詞匯、句型或一個語法點,學生也有足夠時間進行鞏固。而高中英語教材內容多,知識綜合性強,課時卻有所減少。因此,課堂容量大,進度加快,教師對重難點內容沒有更多的時間強調,對各類題型也不可能講全講細和鞏固強化。
(三)初高中學生英語學習方法不同。初中英語學習,學生的依賴心理較強,學習進程多表現為被動吸收,以機械性記憶和練習為主。而高中英語教材由于內容多,要求學生勤于思考,善于歸納總結,學生要自主學習,主動質疑。由于高中學習環境的重新組合及多樣化,教師的課堂教學更富于指導性,學生學習更趨于自主化,因此,學生如仍沿用初中學法而不進行預習、復習、總結等自主規劃或調整,只使初高中之間的落差越來越大。
三、解決初高中英語教學缺乏銜接的現狀普遍存在的策略
高中英語教學的不銜接現象已經被教育界廣泛認識,它是學生英語學習受挫的主要原因之一。為了消除初、高中英語教學的不銜接這一“裂縫”,幫助學生渡過難關,健康地發展,筆者從教師和學生上提出了以下對策:
(一)關注教師方面。1. 轉變英語教師的教育觀念。轉變教育觀念是解決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的前提,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關鍵。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目標觀。基礎教育多年來都是以應試為主導,單純追求高分數,片面追求升學率,必須改變這種教育目標觀,在英語教育上應關注每個學生的發展,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培養創新精神。2. 加強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英語教育,乃至任何一個學科的教育都應該注意到:教育的重點應該既要“育人”又要“育己”。通常育己這一目標被人忽視,但它對教育質量、教師的生命質量具有決定性意義。沒有教師生命質量的提升,就很難有教育質量的提升;沒有教師的主動發展,就很難有學生的主動發展。只有當教育者自覺地完善和提高自己時,才能更有利于學生的完善和發展。教師專業素質要與英語教學緊密銜接,更新教育理念,深入研究銜接教學。教師要有包容,學生才能有膽量;教師要有賞識,學生才能有發散性的思維;教師要有愛心,學生才能有創造的靈感和交流與合作的欲望,最后才會有學習英語的信心和動力。作為英語教師,在銜接初高中英語教學中我們會面臨諸多問題:我們需要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建立自信;需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需要多樣化地組織設計課堂教學等等。
(二)關注學生方面。1.及時疏導心理問題。初升高是學生學習生涯中的一次重大轉折,智力因素是學生學習的主因,但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中也起著重要的作用。初高中階段正是學生在生理心理迅速向前發展的時期,容易產生心理矛盾和障礙。及時排除學生的心理障礙是提高英語學習效率的前提,也是使學生從初中順利過渡到高中階段學習的根本保障。2. 指導學生學習方法。作為教師都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會學生“學會學習”比教會學生書本知識更為重要。教師要培養學生用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行自主性學習、創造性學習,提高學習的自覺性。因此,為了搞好初高中英語教學的銜接,就必須對學生進行系統的英語學習方法指導。指導聽課方法,指導課外學習方法,指導記憶方法,加強學生的思維訓練等等。3. 使用恰當的教學策略。加強學生學習習慣的培養著名心理學家威廉·詹姆士說:“播下一個行動,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的重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高效率學習的重要標志。在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成績優秀的學生和成績較差的學生之間最大差異在于學習習慣的不同。成績優秀的學生往往學習習慣好,他們學習主動,自覺性強,而成績差的學生往往需要外部督促才學習。
四、總結
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在農村普通高中英語教學中十分必要。在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普通高中英語教學效果效率低下的問題普遍存在,初高中英語缺乏有效銜接,無形中進一步加劇了這一問題,而農村普通高中的教學目標與教學進度同其他示范高中學校的統一與一致,更使得農村普通高中提高英語教學質量的難度加大。要想從根本上改變這一局面,只有從最基礎入手,以加強初高中英語教學銜接為突破口,切實提高學生英語學習基礎和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語言的潛能,引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培養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和英語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 方展畫.羅杰斯“學生為中心”教學理論評述[M].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1990.
[2] 馮忠良,伍新春.教育心理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3] 高文,教學模式論[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業,2002.
[4] 胡文仲.英語的教與學[M].北京:外語教學研究出版社,2000.
[5] 賈冠杰.中學英語教學心理研究[M].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