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樹鋒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積極借鑒我國歷史上優秀廉政文化,大力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句容市歷史悠久,其厚重的紅色文化、多元的民俗文化、創新的現代文化中,蘊含著豐富的廉潔文化元素。長期以來,句容廉潔文化建設緊扣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緊貼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實踐,堅持走特色創新之路,讓黨員干部群眾于潛移默化中感悟廉潔文化內涵,在寓教于樂中接受熏陶,在傳承與發展中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
一、激活紅色文化廉潔基因,強化廉潔文化政治屬性
句容市茅山老區作為全國六大山地抗日根據地,是全國開辟最早、堅持最久的抗日根據地之一。句容依托茅山新四軍紀念館、蘇南抗戰勝利紀念碑兩大紅色基礎景點,另辟新四軍廉政史實館等紅色教育資源,深度挖掘新四軍廉政故事、廉政詩詞,編印《新四軍廉潔故事精選》數萬冊,并將新四軍廉潔故事整理編入講解詞和導游詞中,使之成為廉潔教育的重要內容。近年來,句容通過“重溫抗戰史、重走鐵軍路”專題深度調研,做好新發現的新四軍取水點、“茅山道院慘案”發生地等200余處抗戰遺址保護,新辟了廉政館、將帥館以及陳毅、粟裕和小號手銅像等紅色景點。不僅對九龍山景區新四軍大壩、修械所、后方醫院、新四軍地下交通站等抗戰遺址完成了景觀改造或修復,而且開辟了新四軍領導人廉潔詩詞宣傳欄。
2018年,句容以茅山景區紅廟村伏擊戰舊址為基礎,創建了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黨性教育基地——茅山鐵軍營,并從開辟研學路線、集中師資力量、打造精品課程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目前,茅山鐵軍營共設有“初心喚醒、紅色舞臺、紅色影院、實境課堂、黨性體檢和戶外拓展”等六大功能區。尤其是近兩年,該基地注重在“不忘初心、凝聚人心、提振信心、傳承匠心、永葆紅心”五個“心”上下功夫,在尊重歷史中盤活紅色資源,在優化路徑中傳承紅色基因,在身體力行中弘揚紅色廉潔文化,“茅山鐵軍營”紅色品牌日益叫響。其中,“烽火家書·鐵軍信仰”現場教學是鎮江市唯一入選江蘇省干部教育培訓的精品課程;茅山景區紅色文化服務中心成為省級干部黨性教育基地和鎮江市紅色廉政教育基地;茅山鐵軍營已成為鎮江市、句容市黨員教育實境課堂示范點和鎮江市委黨校聯盟工作站。以茅山鐵軍營為依托的紅色廉政教育專線,每年接待黨員干部100余萬人。
二、用活民俗文化廉潔元素,做好廉潔文化滲透融合
句容是江蘇省最早建縣的13個文明古縣之一。2000多年的建縣史,孕育了豐富多彩的江南民俗文化。截至目前,句容共有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4個,其中國家級2個、省級3個、市級7個、縣級42個。句容注重從地方風土人情、鄉土文化中汲取營養,以群眾喜聞樂見的民俗文化弘揚廉潔文化。
句容“秦淮花燈”獲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山花獎”,并被評定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依托這一民俗文化載體,句容市以清廉人物、清官臉譜、格言警句、蓮花等為題材,精心設計創作系列廉潔燈彩作品,在各大節慶期間舉辦大型燈展,宣傳廉潔文化。舉辦“慶元宵佳節、揚廉潔清風”燈謎競猜活動,豐富干部職工文化生活,活躍節日氣氛,把廉政文化建設融入中國傳統佳節活動中,積極營造文明、祥和、溫馨、清廉的節日廉政文化氛圍。挖掘“春城剪紙”非物質文化遺產,以歷代清官故事、當代勤廉典型等題材創作系列剪紙作品,并把廉潔剪紙作品的創作和傳授融入學校課堂教學,讓黨員干部和群眾在切實感觸歷史文化厚度的同時,積極傳播和弘揚清正廉潔的價值理念。同時,句容市紀委充分挖掘茶竹廉潔品格。以茶竹為創作主題,在全市舉辦廉潔書畫作品展、廉潔攝影作品展等活動,編印《茶廉文化圖冊》,并組織創作茶竹主題廉潔公益廣告,使以茶竹廉潔品格為內涵的廉潔文化得到進一步弘揚,每年有近10萬黨員干部接受廉潔文化教育。
三、汲取歷史文化廉潔養分,鐫刻廉潔文化歷史印記
通過挖掘句容“青菜縣令”徐九思的“勤、儉、忍”三字經和句容“白菜碑”縣令笪繼良的“為民父母,不可不知其味;為吾赤子,不可令有此色”等古代典型清官廉吏勤政愛民、廉潔奉公的故事,編印廉政文化資源叢書。在城區黃金地段、百姓休閑健身的市區廣場,利用景觀石題刻廉潔格言、廉潔詩詞名句名篇。興建肖桿河廉潔文化風光帶、葛仙湖廉潔文化藝術長廊,打造清風亭、觀蓮亭、思廉路、蓮池等景觀,使廉潔景觀集思想性、觀賞性于一體,并與自然景觀有機融合,融入人們的日常生活,成為社會公眾接受常態化廉潔教育的又一陣地。
借助“好家風、好家訓、好家規”開展廉潔文化教育,通過開展“廉潔文明家庭”“賢內助”、廉潔家訓家書等評選表彰活動,倡導樹立“愛黨愛國、崇廉恥貪”的廉潔家風家訓,提升“以德齊家、以廉保家”的意識。在亮家規過程中,加強典型宣傳,深度挖掘立家規活動中的家風故事,選樹一批家風正、規矩嚴的正面典型,形成比學趕超的良好氛圍。將“立家規”活動開展情況納入年終黨建工作“雙向述職”和黨建目標考核范疇,考核突出黨組織書記是否帶頭示范、黨員領導干部是否“立”“行”統一,使黨員領導干部帶頭行家規、嚴家教,帶動家庭成員守家規、正家風,為身邊人樹立榜樣。在句容市各村、各社區的公開欄中,小區的文化廣場上,居民門口的牌匾上,時常能夠看到一條條質樸雋永、膾炙人口的家風家訓,營造了向善向上的社會風尚。
四、聚合“以人為鏡”廉潔力量,彰顯廉潔文化時代價值
2018年,句容市新建了“趙亞夫事跡館”。讓黨員干部和群眾親身感受“時代楷?!壁w亞夫的榜樣力量,深入了解“道德模范”趙亞夫的農民情懷,全面領略“優秀共產黨員”趙亞夫的時代風采,學習“一生兩袖清風,50多年扎根農村,把汗水灑在泥土里,把論文寫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農民家”的“亞夫精神”,踐行奮斗、實干、開拓、奉獻理念,努力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現代農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以近年來查處的典型案例為內容,拍攝了《莫讓初心漸行漸遠》警示教育片,剖析身邊反面典型腐敗蛻變的人生軌跡。在全市組織開展“觀看一個反腐倡廉展覽、撰寫一段觀展留言、參觀一次羈押人員場所、召開一次警示教育大會、發放一份反腐倡廉宣傳畫冊、撰寫一篇觀后感”等“六個一”教育活動,利用以案說法、以圖說紀、以宣促廉等形式,加大廉政教育力度,提升廉政教育的震撼力,2018年全年教育黨員干部3萬余人次。
利用LED電子顯示屏、戶外平面廣告、公交站臺、戶外宣傳欄等載體,構建立體化視覺傳播平臺。生動有趣、寓意深刻、視覺沖擊力強的廉潔公益廣告,借助各種載體傳播到大街小巷、千家萬戶,使人們在欣賞、娛樂之余受到廉潔文化的洗禮。借助農村、社區文化設施,設立農家書屋廉潔書架、社區廉潔文化工作室、社區“反腐倡廉視聽中心”。開通“清廉句容”微信公眾號,在廉潔文化活動月期間向黨員干部定期推送,使人們隨時隨地都能接觸和感受到廉潔訊息。面向社會開展廉潔公益廣告作品征集、巡展和展播活動,先后征集作品240余幅,舉辦巡回展50余場。將廉潔文化題材文藝作品創作納入政府文藝獎范圍,充分調動廣電、文化部門和群眾文藝團體的積極性創作廉潔文藝作品。先后創作了情景劇《茅山腳下》、廉潔短片《教師節到了》、小品《姐夫是村長》等一批寓意深刻、思想性強的文藝作品,拍攝了《趙亞夫》《特殊的家規》等影視作品。開展“文化句容·勤廉鄉村”送廉政文化題材戲曲下鄉活動,將廉潔文化以文藝形式融入群眾休閑娛樂生活,教育黨員群眾達到10萬人次。
五、健全長管長效廉潔制度,提升廉潔文化約束力
文化是制度的價值引導與價值反映,制度是文化的價值載體與價值保障。黨的紀律規矩、黨內法規,以及有關職務違法犯罪的法律法規,都是廉政文化的制度化形態,這些制度本身也是廉政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廉政文化在于能夠沁入人心,通過“觸及靈魂—產生共鳴—獲得認同”的過程,提取情感認同的最大公約數,讓“廉潔”二字根植內心。廉政文化建設要克服約束力弱的弊端,必須與制度建設相互結合、相得益彰,將依規治黨和法治反腐融合理念融入其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謀劃、部署和推進廉政文化建設。通過“明規矩”破“潛規則”,扎緊管黨治黨的制度“籠子”,不斷培育和提升黨員干部的制度意識。2019年以來,句容市不斷建立健全村級小微權力清單制度,將村級重大決策、村級采購、村級財務管理等8個方面31條與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權力事項囊括其中,并繪制了標準化流程圖,不斷提升基層治理能力。該項制度已在鎮江市全面推廣,并得到江蘇省紀委監委的高度肯定。
建立完善廉政風險防范機制,將廉政風險防范工作融入各類日常管理制度和流程之中,真正實現風險防范工作的標準化、規范化、信息化。圍繞對干部精準“畫像”健全廉政檔案制度,打破多部門“信息孤島”,對全市927名市管領導干部建立廉政檔案,并實施動態更新和智能管理,為開展“廉政體檢”、干部提拔任用、考核獎勵、市委巡察、政治生態研判等提供一手資料。目前,廉政檔案已提供了40余條有價值的問題線索。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體制機制。加大案件查辦力度,堅決遏制腐敗蔓延勢頭。2019年,共立案214件(同比增長14.4%),給予黨紀政務處分196人,采取留置措施10人,移送司法機關17人。深化標本兼治,結合日常監督、專項監督、審查調查中發現的突出問題,及時向有關地區和部門黨委(黨組)提出紀律檢查、監察建議,建立健全完善的監督管理機制、有效的權力制約機制、嚴肅的責任追究機制。嚴格落實廉政談話制度和回訪教育制度,2019年對新任市管領導干部開展了集體廉政談話,對受處分人員進行回訪教育213人次。
句容市紀委監委以守護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為己任,堅持破立并舉、嚴緊共進,全市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取得了扎實成效,廉潔文化教育品牌效應日益凸顯,廉潔特色文化不斷深入人心,為加快推進句容“一福地四名城”建設營造出良好的政治生態。句容市先后榮獲全省紀檢監察系統先進集體和信訪舉報績效管理考核一等獎,市紀委監委也被省紀委監委評為“帶頭建設讓黨中央放心、人民群眾滿意的模范機關工作走前列”紀檢監察組織。
(作者系中共江蘇省句容市委常委、市紀委書記、市監委主任)
責任編輯:劉志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