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靜
面對新媒體暴噴般發展趨勢,面對紙媒遭逢到的四面擠壓沖擊,國家的和各省市的以及各地市的工人報刊,都在強力尋求突圍,保護領地,贏取強盛。
然而,萬變不離其宗。說到底,媒體的生存發達之本,還在于傳播力,即是要做好宣傳這個根本,以吸引眼球、觸動人心,占領市場。而新聞策劃——做好各個有價值新聞題材的宣傳報道策劃,儼然已成為無論是新興媒體,還是傳統媒體推進傳播力的主要手段之一。因此,本文試圖以作者在陜西省總工會機關報——《陜西工人報》相關工作實踐為例,談一些工人報刊強化新聞策劃,增強可讀性和服務性,擴大工會報刊影響力的粗淺看法,以助力眾多工會媒體,更好地踐行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保持和增強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理論,引領廣大職工群眾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努力奮斗。
一、新聞策劃增強政治性
我國工運事業是黨的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工會工作是黨治國理政的一項經常性、基礎性工作。工會要忠誠黨的事業,通過扎實有效的工作把堅持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落實到廣大職工中去。要深刻領會黨中央關于工人階級和工會工作重要論述的精神實質,結合實際落實到工會工作全過程和各方面。要把執政黨的意志的堅定性和為職工服務的實效性統一起來,把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落實到工會各項工作中去,把黨的意志和主張落實到廣大職工中去。作為工會主辦的報紙,就必需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要把黨性原則貫穿到新聞宣傳和輿論引導的全過程。順應時代發展,以竭誠服務職工為出發點,發表職工愛看、喜歡讀、有價值的新聞,通過宣傳典型的勞模、先進班組、大國工匠等職工隊伍中的高技能人才,弘揚正能量,激發活力,從而組織動員廣大職工在改革發展中建功立業。
近年來,“新聞策劃”這個詞語在新聞媒體中使用的頻率越來越高,準確地說,新聞策劃的全稱是新聞宣傳報道的策劃,這里需要明確的一個問題是策劃的對象并不是新聞事實,而是新聞宣傳報道,這是因為新聞事實具備客觀性,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作為報紙利用“新聞策劃”這一方式,將每個階段的報道內容、報道重點、報道方式等提前規劃出來,進而有意識地提升新聞事實的傳播效果,及時把黨的聲音、方針、政策等傳遞給廣大職工。從而引領社會形成正能量和好的風尚。同時,通過合理科學的新聞策劃也更有效地增強了報紙自身的競爭力。
二、新聞策劃增強先進性
班組建設是新時代產業工人隊伍建設的基石,抓產業工人隊伍建設,重在抓班組,貴在抓班組文化建設。為宣傳班組建設典型以此起到示范引領作用,我們策劃開設欄目《三秦班組》,深挖班組文化及精神,將典型的班組以文字加圖片的方式在一版進行宣傳報道。“夢桃精神”是全國紡織戰線的一面旗幟,是令人驕傲的陜西產業工人品牌。去年11月,習近平總書記對趙夢桃小組親切勉勵,要求“繼續以趙夢桃同志為榜樣,在工作上勇于創新、甘于奉獻、精益求精,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目前,全省有900多萬工會會員,這一骨干陣容作用的最大發揮,對譜寫陜西新時代追趕超越新篇章至關重要。作為報紙要大力引導廣大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立足崗位,練就過硬本領,爭當時代弄潮兒,為陜西發展多做貢獻。于是我們及時策劃欄目《爭做新時代的最美奮斗者 把夢桃精神一代一代傳下去》,這一欄目的及時開設不但在工會、職工中反響良好還被省委閱評組點贊。2020年6月23日是趙夢桃的祭日,省總工會舉行追憶夢桃活動,為此我們專門策劃了一整版的“追憶夢桃 傳承夢桃精神 爭做新時代最美奮斗者”的圖片新聞,在廣大職工中引起了強烈共鳴。讓工會報紙的引領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
三、新聞策劃增強群眾性
工人報,所有宣傳內容離不開工會、企業和職工。這也是我們報紙始終秉持的宣傳定位和新聞取向。當下媒體競爭激烈,新聞來源比較匱乏,新聞稿來自網絡轉載的比較多,往往是一篇稿件,各媒體爭相轉用。符合我們報紙定位的新聞更是不多。為此關注職工關心的問題,解決職工需要解決的問題會更聚人心,暖人心。使廣大職工在理想信念、價值觀、道德觀上緊緊團結在一起。所以策劃職工關注的問題成了我們新聞策劃的方向。如2019年4月,一位職工給我們來信說,他退休后悄悄地從單位離開,單位沒有任何表示,這讓他很傷心。當下,企業職工退休缺少儀式感是社會存在的一個問題和現象。針對這一現象,我們讓記者先期調查,發現好多單位都存在這樣“退休悄無聲息”的問題,多數即將退休的職工都希望單位能對他們有所認可,讓他們“光榮”退休。根據調查結果我們策劃了“退休要有儀式感”的系列新聞報道。采訪國企工會干部、企事業單位職工、工會等部門。連續報道的刊發,在職工中引起了強烈反響和熱議。在報社網絡留言平臺,近千名職工紛紛留言,談論自己對“退休儀式感” 的觸動之情,有的為報社關注職工的細微關切而點贊。 此新聞策劃就是通過對現有新聞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充分利用,將新聞報道的社會功能充分地發揮出來,進而獲得最佳的社會效益。從而增強了報紙的服務性和貼近性。希望通過我們的報道能引起企事業單位的重視,讓每一位即將退休的職工都能享有“儀式感”,獲得認同與尊重。
通過這些實例,充分說明了新聞策劃在增強黨的群團工作和群團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中發揮了喉舌應有的作用。不但讓報紙具有可讀性,擴大了報紙的影響力,也有效提升了報紙的競爭力。
(作者單位:陜西工人報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