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菲兒等
李克強總理在2015年召開的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中提出了“互聯網+”這一概念,學術界和實業界對于這個概念的討論極其熱烈,“互聯網+”的興起開創了中國經濟新的模式,互聯網因其創新、協調、開放、共享的新特點,可以全面融合各類產業的新價值創造模式和互利共贏的優異性受到企業的關注。互聯網產業以網絡為傳播媒介,信息傳播速度快,信息量大其內容呈現多樣性,目前我國的互聯網產業的發展迅速對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影響,因而它有著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前身的稱號。但是互聯網產業在作為新興發展產業在推動我國商業模式變革,滿足消費者需求多樣性以及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同時,企業社會責任問題也日益突出且其負面聲譽所帶來的影響業越來越值得關注和思考。
一、研究目的及意義
在2020年中國爆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中,物流、生活用品、醫療物資生產、建筑等互聯網企業如何積極承擔社會責任,如何履行好對于股東、員工、債權人、消費者、政府部門以及公益等利益相關方的社會責任,對于疫情結束后的經濟恢復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從國家和社會的角度來說,引導企業積極履行社會責任,不僅是滿足現階段國家產業發展治理的需求,也是滿足國家產業生態可持續發展的需要。在“互聯網+”的背景下,對互聯網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關系進行研究,對促進國家產業經濟的良性發展和引導互聯網產業發揮更大潛能都有著重大意義。從企業自身角度來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更有助于企業在社會中良好形象的建立、自身商譽的提升,從而更有助于企業經濟和社會經濟增效,企業的向良好勢態發展。
二、文獻綜述
對于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方法和結論,國內外研究學者有不同的見解,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張兆國,靳小翠,李庚秦,2013)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之間的影響存在的跨期交互,且一定程度的滯后性存在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產生的影響當中,但長期來看會發揮正向作用。(Juana&Maria&Jose,2017)在研究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長期關系中認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的經濟有正向影響。(沈洪濤2007)的研究中認為在前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呈現負相關,同時,更傾向于披露社會責任信息公司通常企業規模更大、盈利能力更強。(趙存麗,2014)認為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沒有表現出明顯的一直增長的態勢,反而隨著時間的變化,社會責任對企業財務績效的正向影響會隨之而減少。(周立軍,王美萍,楊靜2017)在基于生命周期理論的研究下認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對財務績效有積極影響,但是隨企業生命周期的變化,這種積極的影響會發生改變。(高靜,2018)認為在“互聯網+”成為熱點并快速發展時,提供了更快捷的經濟價值模式,互聯網企業的社會責任披露對企業發展也形成了機遇與挑戰,而社會責任的履行對財務績效的影響會有所不同。(齊殿偉,孫明艷,修澤睿,2019)財務績效受企業社會責任的影響通常表現的會較為緩慢,但是產生的是正向的影響。(駱嘉琪,匡海波,沈思,2019)在利益相關者理論為背景的基礎上,通過靜態回歸分析、動態滯后模型進行實證研究,認為當期財務績效受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影響是明顯積極的,并且具有相對長期的正向影響。
綜上所述,在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影響的研究領域,通過學者們的研究已經有了相當可觀的成果,由于研究時間的不同研究得出的結論也不盡相同。但是針對快速發展的互聯網企業研究成果不多,尤其是互聯網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研究更為少見。而在中國“互聯網+”大背景下互聯網產業的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對互聯網企業的經濟效益有著深刻的影響。因此,本文將通過對互聯網企業的分析,研究其企業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
三、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因素
(Yusuf等,2014)研究認為在企業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二者的關系中,股東充當了一定的調節作用。(張正勇和戴澤偉,2017)認為將財務信息無法全面展示的社會責任報告披露和傳遞給投資者,使投資者可以更好的了解公司未來的發展價值,提高投資者的信賴,加大對公司的投資力度,為公司獲得投資資金的支持。股東對公司發展至關重要,因此對股東的責任不可忽視。因而企業對股東社會責任履行的衡量指標選擇資本保值增值率,對投入的資本的保值增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業對股東的責任。(年娜娜,2019)企業想要獲得長期的支持和相關者的追隨需要長期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并且長期履行其責任可以產生積極影響。(王清剛和徐欣宇,2016)研究認為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可以減輕資本風險和商業風險,企業中債權人的作用不可忽視,企業資金的周轉和資金風險的高低很大程度需要依靠債權人。因而企業對債權人社會責任履行的程度選用利息保障倍數來反映,企業支付負債利息能力可以通過利息保障倍數來表明,即企業對債權人的還本付息要及時。積極履行債權義務,員工是企業運行中最不可拋棄的一環,企業與員工更多的像兩方合作關系,企業長遠的發展離不開雙方高效的合作。有社會責任意識的企業更能吸引更多人才,并不斷培養的優秀員工,促進公司高效運轉,降低人力資源成本。因而企業對員工社會責任履行的衡量指標選擇員工收入增長率,高素質人才能夠使企業向健康方向發展,工資收入增長體現企業履行對員工責任。對于政府來說,企業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市場環境由政府提供和保證,并給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一系列的政策支持,企業如果積極配合政府的政策措施并積極履行各項市場規章制度,遵守各項法律,那么政府對企業所施加的壓力相對就會減少。如果企業違反政府相關規定,或者違背經營的相關原則,那么就會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制裁和懲罰,企業的外部壓力也會增加。因此,文章選用綜合稅率作為指標變量,通過企業主動納稅,不偷稅漏稅來體現企業對政府的社會責任履行。(莫勇,2017)企業應該盡力為社會提供服務,著力生產高質量的產品,創造良好條件給企業未來的發展環境保駕護航,盡可能提升企業的價值,獲得更廣闊的發展前景加強消費者和公眾的支持。因而選用主營業務成本率來反映企業對消費者社會責任履行,企業通過對產品成本的投入,給消費者提供安全有保障的產品來實現企業的價值。除此之外,(孔東民等,2013)研究中表示企業要積極參加社會責任活動,在發生負面事件時,企業可以通過前期的公益投入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以減輕負面事件對公司的影響。因此本文還增加了社會捐贈支出率指標,從社會捐贈支出中對社會公眾進行公益參與度的衡量。
通過上述指標分析企業履行對股東、員工、政府、消費者和公益社會責任與財務績效的關系,得到的結果是對債權人和消費者企業社會責任的履行會對財務績效產生正向的影響。
四、結論與建議
1.研究結論。本文基于利益相關者理論,一共使用了六個企業社會責任的變量,來衡量互聯網產業的企業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首先,從結果分析來看,當期財務績效受大多數社會責任變量的影響,且影響表現為負向影響,且對于部分衡量指標不顯著,但是對債權人和消費者互聯網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對財務績效的影響表現為正向的。企業積極承擔并履行對債權人和消費者的社會責任,從而才能積極發揮其的正向影響。其次,研究表明,對于社會責任,我國大多數互聯網產業的上市公司已經逐漸關注并履行,但從整體來看,互聯網行業在承擔總體社會責任上仍不樂觀并且大多數企業不愿意披露社會責任,也缺乏統一的衡量標準。
2.建議。首先,互聯網企業對消費者企業社會責任應自覺履行。由于互聯網企業具有免費、開發、交互、自由、平等、虛擬、持續、全球等特點,受眾面非常廣泛,截至2018年全球互聯網用戶數量突破40億。因此互聯網的消費用戶對互聯網企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對消費者企業的社會責任互聯網企業應自發履行,強化對社會公眾責任,發揮互聯網企業的信息技術的優越性,提高對產品質量的技術把關,對網絡信息進行優化,這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會使企業經營成本變高,但可以減少網絡風險,減少隱形風險并獲得社會尊重,帶給互聯網產業更多的是積極影響,對于企業自身能夠提升企業商譽、口碑和形象,吸引更多互聯網用戶,從而給企業經濟增效。其次,對債權人的企業社會責任而言,企業應該重視并積極履行。在企業的經營中債權人的作用不容忽視?;ヂ摼W企業的資金流動和負債問題至關重要,企業的資金周轉對互聯網這種快速發展的企業來說數據的流動與資金的流動息息相關。只有積極履行對債權人的責任才能和債權人建立更加良好的關系,為以后獲得更多的籌資來源做準備。
本文的研究目前看來還有局限性,例如企業社會責任的指標體系還需進一步擴大和完善,使其更加全面地詮釋企業社會責任指標,且難以準確量化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程度的高低,同時未考慮一些中介變量如企業文化在中間的調節作用,在以后的研究中爭取突破這些局限。
(執筆人:唐菲兒? ?梁小麗? ?閔? 珂? ? 唐? 貞? ?柴廣成)
(作者單位:桂林電子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