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忠華
摘?要: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當中教師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要增強學生的學習質量,更應該培養學生形成較強的英語應用能力,這樣才能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因此,提出運用體驗式教學方法進行小學英語教學活動,以此來更好地增強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下良好的基礎,本文也針對此問題進行深入分析,結合實際教學內容提出幾點有效應用體驗式教學形式進行小學英語教學的方法。
關鍵字:體驗式教學;小學英語教學;知識應用能力
引言:
當前時期,在教學的過程中新課改要求教師不能僅僅是為了傳授學生文化知識而展開教學活動,更要促使學生在理解知識的同時能夠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以此才能達到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展開教學活動時要積極地探究新型有效的教學方式,從而進一步提升小學英語應用能力。體驗式教學則作為一種有效的教學方式備受教師的喜愛和應用,而對于體驗式教學的有效運用方法也需要教師進行不斷地探究,以此才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結合生活實際展開體驗式教學
在運用體驗式教學培養學生英語應用能力的過程中,聯系生活實際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將知識和實際生活聯系到一起,可以促使學生更加輕松地理解所學知識的實際含義,并且在理解知識的過程中也能掌握知識有效的運用方法,從而進一步凸顯出體驗式教學形式的教學效果。例如,在教學到“What's he like?”這一課時,由于本課知識內容主要講解的是關于人物外形、性格特點方面的描寫,因此,教師便可以為學生展示不同人物的相關視頻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接著提問學生:“What's he like?”學生則會根據人物的實際特點回答:“He is very kind.”在這樣一問一答的教學形式當中,學生自然能夠對此部分知識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以此也能夠通過體驗式的學習過程掌握知識的應用方式,由以往的單向教學形式轉變為雙向的參與教學,從而幫助學生更加輕松地完成了學習活動。
二、強化師生互動展開體驗學習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當中通過強化師生之間的互動,能夠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因此,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以和諧、輕松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通過構建起良好的師生互動模式來幫助學生積極地投入到學習活動當中掌握所學知識,并且形成較強的知識運用能力。例如,在教學到“What can you do?”這一課時,教師便可以模擬出一個派對的情景,接著提問學生:“What can you do for this party?”學生則可以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回答:“I can sing.”“I can dance.”通過這樣的互動練習,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到所學知識的應用方式,以此也能夠增強學生的學習體驗,促使學生充分地掌握本節課程所學句型以及詞匯的應用方式,從而增強了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這樣的體驗式學習模式當中,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自然而然也會得到相應的提升。
三、舉例說明展開體驗式教學活動
在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當中,通過舉例來進行教學是教師最為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通常情況下教師會結合教學內容選擇一些相應的實例來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此同時,這也是充分發揮初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有效方式之一,因此,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便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進行舉例,促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參與性以及體驗性,從而形成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更好地展開學習活動應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教學到“There is a big bed”這部分內容時,教師便可以為學生設計相應的背景,引導學生結合本課知識當中的詞匯、句型來進行語言交際活動。教師首先進行舉例,為學生展示自己臥室的圖片,并且講解在臥室當中都有哪些布置,接下來,引導學生之間進行口語交際活動,仿照教師的舉例來進行對話,介紹自己的家中都有哪些物品,自己的臥室是怎樣布置的,運用這樣的形式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語言表達欲望,并且在交流和互動的過程中學生也能應用所學知識進行講解,從而更好地增強了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學生的學習效果也便能夠達到理想的狀態。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階段的小學英語教學活動當中,應用體驗式教學方法展開教學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體驗式教學打破了以往傳統教學模式的局限性,幫助學生在學習活動當中獲得更加奇妙的學習體驗,這對學生的學習、成長和發展來說都是有著極大輔助作用的。因此,在展開教學活動時,教師一定要切實地把握好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方式,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以及教學內容設計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滲透途徑,以此來為學生打造出更高質量的學習環境,幫助學生在擁有良好學習體驗的同時形成較強的知識應用能力,以此來達到學以致用的教學目標。
參考文獻:
[1]倪晴春. 探討體驗式教學法在小學英語教學的應用[J]. 小學教學參考,2014,000(033):43-43.
[2]黃璘. 淺析體驗式教學在農村小學英語教學中實施的困境與對策[J]. 下一代,2019,000(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