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華娣
摘?要:在素質教育有效推廣的今天,德育教育是小學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僅引領著小學生們德育素質的養成,還能有效推動對學生們學習態度的端正與學習習慣的培養。就此,本文主要從榜樣引領、及時鼓勵、實踐活動三方面入手,簡要探析新時期小學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策略。
關鍵詞:小學;德育教育;榜樣;鼓勵;活動
引言:
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大背景下,不僅僅對基礎教育課程做出了新的改革與要求,還更加強調對學生們在學習與成長過程中行為與素質的培養,進而在新時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既要注重開展小學德育教育,更要不斷優化德育教育策略,在保證德育教育質量的同時,提升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效率,在不斷提升學生德育素養的過程中,助力小學教育的可持續發展。基于此,本文作者立足于自身教育經驗,就新時期小學德育教育的開展策略進行相關探析如下,以為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發展提供一份助力。
一、榜樣引領,強化學生德育意識
正所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進而我們就可以借助小學生們好勝心強、模仿能力強的特點,在德育教育過程中,為學生們評選“榜樣”,使其能夠在榜樣的引領之下、在教師對榜樣的鼓勵影響之下獲得激勵與啟發,進而能夠學習榜樣的行為,能夠規范自己的行為,在不斷強化自身德育意識的同時,助力小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
以我自身的教學為例,不管是在教學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都會有意識地規范自己的言行:認真備課、批改作業,沒有特殊情況絕對不會遲到、早退,及時撿起掉在地上的紙屑,在與學生和老師進行交流時不僅說普通話還要注意文明禮貌用語……力求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來給予學生們正向、積極的引領,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不僅如此,我還會有意識的發動家長的力量,引導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孝敬長輩、團結鄰里、愛崗敬業……營造家庭和諧、溫馨生活氛圍的同時,使家長們成為家庭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榜樣”,進而在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之下,真正促成小學生們德育意識的養成,有效引領小學生們良好品行的形成。
二、及時鼓勵,引導學生積極參與
小學生們愛表現自己,更喜歡得到他人的關注與鼓勵,尤其是來自于教師的鼓勵,更能夠推動其成長。就此,在德育教育中,我們教師既要能夠發現學生的這一特點,又不能吝嗇對學生的鼓勵,要善于發現學生們的“閃光點”,即使是一些小小的、不起眼的進步,我們也要給予學生們肯定,使其獲得被鼓勵的愉悅感,獲得被關注的欣喜感,進而能夠更好的參與德育活動、學習德育知識。
例如,在某次的班級大掃除活動中,我們班上一名平時學習成績比較差的學生李強(化名)主動承擔了班上最臟、最累的勞動,于是在活動完成之后,我馬上就召開了一個小總結:“同學們,今天的勞動大家都辛苦了,老師對大家的表現非常滿意,同時老師也要著重表揚一名學生,你們猜猜他是誰呢?”隨之在大家的猜測聲中請李強同學上臺,接受大家的鼓掌表揚。這不僅讓李強大吃一驚,更讓班上的其他同學也大吃一驚……進而在表揚的過程中,不僅肯定了李強同學的付出,肯定了李強同學身上的“閃光點”,還使學生們改觀了對李強同學的認知,有效地推動班級和諧、共進班風、班貌的進一步形成與發展。
三、實踐活動,踐行學生德育行為
新時期的德育教育不應該只是單純理論知識的講授,而是需要我們教師將德育教育知識與具體的實踐活動相融合,以彌補學生們的形象思維特點,以使其在具體的事物、真實的場景中感知德育知識、踐行德育行為,在不斷強化其思想認知的同時,促成德育教育在實踐活動中的有效滲透,真正助力小學生們德育素養的發展。
例如,在教育小學生們養成“遵守交通規則”的好習慣時,我專門協調學生家長和學校,并抽出一節課來組織學生們走出教室、走上街頭去擔當“文明交通志愿者”,在組織其幫助交警叔叔指揮、疏導交通的過程中,引導學生們發現馬路上的不文明行為:闖紅燈、過馬路不走人行橫道、逆行、機非混行等,引導學生們認識到這些不文明行為可能會帶來的交通影響和事故隱患,進而在進一步加深“遵守交通規則”這一文明行為在學生們心中認知的同時,也讓學生們感知到交警叔叔工作的艱辛,使其不僅能夠尊重“交警”這一職業,更能夠自覺規范自己的行為,以在保護自身安全的同時,不給交警叔叔添麻煩,以助力其在將來能夠成長為一名遵紀守法的社會公民。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對高素質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進而在小學這一學生們接受系統教育的初級階段,我們不僅要做好科學文化知識教育,還要做好對學生們的德育教育引領,以不斷強化其德育意識,引導其積極參與并踐行德育行為的過程中,助力學生們身心素養的全面發展,使其不僅能夠學會學習,更能夠學會做人,以為其在將來能夠成長為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優秀人才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馬玉輝.試論加強小學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徑[J].黑龍江科學,2015,(11):80-81.
[2]張靜.淺談小學德育教育中的"嚴"與"愛"[J].課外語文,2015,(1):19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