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婷婷
摘?要:群眾文化是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群眾文化發展的特征來看,其具有豐富的內容以及涉及的領域比較廣泛,對和諧社會的構建起到了一定的支撐作用和推動作用。群眾文化與其他的社會文化一樣,不僅具有一定的社會功能,還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進步與發展以及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文化在國際地位中占有的分量越來越重,本文將根據群眾文化的特點來具體談談群眾文化工作的功能和需要改進的措施。
關鍵詞:群眾文化;功能作用
引言:
群眾文化是社會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文化自信的彰顯,群眾文化工作作用不僅會影響人民群眾的文化與生活,在促進國家經濟建設以及文化建設和綜合國力的建設上都發揮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所以我國政府和人民應該認識到群眾文化的社會影響力和社會價值,讓更多群眾加入到其中,在豐富人們精神生活的同時也可以讓群眾體會到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一、群眾文化工作的特點
群眾文化工作,顧名思義就是其有強大的群眾基礎,群眾的參與度較高而且參與范圍較廣。群眾文化工作只有廣泛的群眾參與到其中,才能體現出其獨特性和功能價值。群眾文化工作開展的本質就是讓群眾做到群眾服務群眾,讓群眾在工作體驗中體現自己的工作價值、個人價值和社會價值。黨的十七大以來,群眾文化建設就被納入了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之中,要想讓群眾積極參與到其中,就必須在社區活動以及村鎮的活動中積極開展豐富的活動,吸引群眾前來參加。
二、群眾文化工作的功能
(一)引導群眾追求豐富有價值的精神生活
在我國,群眾文化工作所承擔的功能不僅僅是普及先進文化和提高群眾和人民的文化水平如此簡單,最重要的就是要引導群眾積極走向自我完善以及實現自我價值的道路。在過去幾年,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一直浮于表面,并沒有真正得到落實,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沒有真正體現出其應有的價值。邁入新時代,要想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的文化自信和增強我國的文化活力,就需要從群眾的基層工作入手,在豐富和提升人民群眾精神生活的同時,提高我國群眾的知識涵養和道德素養,群眾文化工作從不受重視到重視這一過程的轉變也顯示出了我黨對先進文化的改觀和觀念的轉變。作為群眾文化的工作者應該主動站出來轉變自己固有的、傳統的思維觀念,促進我國群眾文化實現創新發展。
(二)群眾文化的溝通功能
群眾文化的溝通功能是其基礎性的功能之一。隨著智能化電子化設備的應用和網絡化社會的發展,人們面對面溝通的次數越來越少,大都是借助互聯網進行網聊,致使人們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疏遠,相關群眾文化活動的開展可以增加人們在日常活動中的互動和交流。群眾文化工作是由大眾所建立的,而且對于參加的群眾沒有具體的要求,群眾只要意見一致就可以聚集在一起承擔起群眾文化工作的活動項目,例如在社區中可以開展主題活動,開展相關環保宣傳活動和先進文化的講座,只要群眾與群眾之間交流通暢而且彼此之間不受限,群眾文化工作就可以為群眾的日常生活增添趣味。
(三)群眾文化工作具有知識的推廣作用
中國的國土面積遼闊,地域特色也具有典型性。隨著中國文化建設越來越先進,群眾文化工作也具有了一定的普及性。長期以往,群眾文化工作在不同的地區開展就會潛移默化地帶有不同的地域特色,這對民族文化也起到了積極的宣傳作用和繼承作用。隨著時間的推移,某些地域中的群眾文化工作就會不自覺地承載當地的標志性文化,為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讓當地的群眾感受到文化獨特的韻味,引導當地的群眾主動站出來扛起繼承和宣傳傳統文化的大旗。不同的地域有著獨特的、豐富的風土人情和民俗文化,群眾文化工作的開展可以將傳統經典的文化展現出來,從長期的發展來看,群眾文化工作中所承擔的文化具有一定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不同地域的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體現出地域的差別性,對文化傳承和發展尤為重要。
三、促進我國群眾文化工作發展的措施
(一)培養專業群眾文化人才
在開展群眾文化的推廣時,專業人才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也是群眾文化推廣的中堅力量。由于當前我國群眾文化建設推廣及管理人員專業程度不足,這就需要國家以及相關部門加強對這方面人才的培養,培養一批專門管理及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發展的人才,提升這部分人員的專業能力及素養,使其綜合能力能夠滿足當前文化建設及推廣的需要。
首先要進行人才的選拔,在進行這部分人員的選擇時要遵循就近原則,盡量選擇本地區的人員進行這項工作,對本地情況比較熟悉的人員,在開展工作過程中能夠更加順利,同時也更了解本地區群眾的需要,能夠在管理過程中提出更加具有針對性的方案,促進當地精神文化生活的發展。
其次,還要加強對這部分人員的專業技能的培訓,主要向其傳授關于公共服務以及鄉村、鄉鎮以及社區文明建設等方面的知識,使工作人員的專業水平能夠滿足當前崗位的需要。另外,還要加強各地區相關人員的交流,對于地區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相關部門應該組織其他地區的人員進行觀摩以及學習,從而帶動多地區公共文化事業的發展。除此之外,應該留出足夠的空間供管理人員進行發揮,對于促進當地文化建設的部分人員進行獎勵,相反,對于那些工作不端正,態度不認真的人員要對其做出懲罰,從而激勵工作人員以更加嚴謹、認真的態度投入到群眾文化建設的工作過程中,更進一步促進當地文明的建設。
(二)促進文化多樣性
隨著當前人們生活的不斷豐富,各地區群眾對精神文化生活也有了更高層次的追求,這就需要管理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根據當地的具體情況,促進文化的發展,增強基層化建設的多樣性,為群眾提供更多可供選擇的機會,比如在清明節、端午節或是植樹節時,舉辦一些與中國的傳統節日相適應的活動,比如開展廟會,舉辦龍舟比賽等,在大力弘揚中華文化的同時,為群眾文化的發展營造出良好氛圍,促進當地群眾服務的發展。
四、結束語
現如今,群眾文化建設已經發展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它也推動著群眾文化多樣性建設的發展,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時間和生活,不僅陶冶了情操,還促進了人民群眾進行身體鍛煉,總的來說,這是一種有益的聚集性活動。但是,當下群眾文化的宣傳及推廣還存在著很大問題,這些問題的存在從整體上嚴重影響文化的多樣性發展,這就需要相關部門制定出科學完善的管理方式,推動群眾文化建設的更好落實和實施。
參考文獻:
[1]汪若杉.淺談群眾文化工作的價值及其社會功能[J].大眾文藝,2018,(8):13. DOI:10.3969/j.issn.1007-5828.2018.08.012.
[2]劉昭陽.淺談群眾文化工作的功能[J].戲劇之家,2010,(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