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靜靜
【摘要】國有企業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之下,不斷的改革,以此來鞏固自身實力,提升市場競爭力。就國有企業而言,企業的財務會計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內容,想要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就必須要做好財會的風險與規避工作。在國有企業不斷改革的背景之下,一定要全面的了解企業財務會計的風險,從風險入手,制定詳細的規避策略,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企業的綜合實力,為我國的經濟增長做出卓越貢獻。
【關鍵詞】國有企業 改革 財務會計風險 規避策略
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之下,我國國有企業在不斷的調整和改革,對其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沖擊。眾所周知,在企業的發展過程中,財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組成內容,直接影響著企業的運營質量。所以,筆者結合自身的經驗,在本文之中詳細的分析了財會工作中所存在的風險,并提出了相應的規避策略,旨在提升國企的運營效益,促進國企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1、國企財務會計風險辨識
1.1 環境風險。國企在日常的運營過程之中,內部環境的控制質量,也會影響其自身的財會工作質量。國企自身的內部環境控制工作一旦出現了矛盾,就會阻礙財會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目前,企業內控管理風險主要存在著以下三個問題。首先,沒有足夠強的管理意識,上到領導層下到工作人員,都沒有意識到內控風險管理的重要性;其次,沒有健全的管理組織制度;最后,缺乏完善的保障制度。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企業就必須要從自身出發,了解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對企業自身的市場行為和經營業務展開準確的評估,拜在此基礎之上,盡心規范和整理。通過這樣的形式,將財務管理風險降低到最小化盡量避免風險,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1.2 技術風險。財務工作涉及到國企發展運營中的所有內容。財務工作人員必須要具備高超的專業技能和良好的工作素養。在繁雜的工作之中,財務工作人員如果因為自身的業務水準不達標,在工作過程之中產生了失誤,就會直接影響工作質量,耽誤工作進度,給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帶來巨大的安全風險,增加企業的經濟損耗,降低企業的經濟效益。財務人員的工作水準會影響財務管理工作質量,同時,企業自身的財務數據統計系統,也很有可能產生失誤,造成數據錯誤的問題。一旦產生問題,就會產生相應的技術風險,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麻煩,影響企業下一步的工作計劃。
1.3 客觀會計風險。除卻內部的財務風險以外,國企的發展還會受到市場經濟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從而給財務管理工作帶來風險。這樣的風險是客觀存在的是人為力量根本無法避免的。所以,面對這種風險,財務工作人員需要提前做好預防計劃,當風險一旦產生,能夠及時的采取規避方案,盡量的降低企業的運營風險,減少企業的經濟損失。
2、國企改革形勢下的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的規避策略
2.1 提升風險規避意識。這些年來,我國的國有企業在不斷的發展和改革,相對應的,財務風險管理工作勢必要做出調整。為了進一步的降低風險,有效的控制住財會風險,上至領導層,下至財務工作人員,都必須要同心協力,建立起良好的風險規避意識,提升自身的風險規避能力。意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培養起來的,國企要營造出良好的企業氛圍,讓企業內部的所有工作人員,都能夠自發的建立起風險意識,并構建完善的規避制度。作為國企的領頭羊,領導層必須要率先樹立起充分的風險規避意識,在領導們的帶領之下,創設良好的企業氛圍,讓財務工作人員提升自身的風險意識,不斷完善自我工作水平,增強專業技能。為了能夠有效的實現該目標,筆者認為,國企必須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開展相應的培訓活動,對財會管理人員召開系統性、全面性的培訓。工作人員通過培訓,不斷的培養自身的風險意識,提升風險控制的水平,增強風險預防的能力。同時,在培訓的過程之中,還能夠有效的考察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技能,提升他們的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讓他們全身心的投入到日常的財務工作之中。財務人員的工作素養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道德素養也是至關重要的組成內容。在培訓時,還需要加強對財務工作人員道德素養和職業態度的培訓力度,幫助他們形成良好的工作態度,提升他們的心理素養,讓他們能夠以客觀公正的目光,更加全面、科學的去考察企業在發展過程之中所存在的風險。幫助他們樹立全局意識,培養他們的可持續發展眼光,讓他們以更好的姿態去面對企業中的風險,制定良好的風險規避計劃,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企業的健康可招瀕發展。
2.2 對風險情況進行衡量。在開展財會風險管理時,一定要做好風險衡量工作。一般來說莊要有財務風險、經營風險、市場風險等三個種類。財務風險,顧名思義,就是企業在進行款項流通時,所出現的財務方面的問題。在評估這類風險時濡要借助財務政策。經營風險,也就是國企在發展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風險。在評估此類風險時,需要根據企業運營的條例來進行。市場風險,主要指的是市場經濟一旦產生了變化,可能會對企業運營所帶來的風險。在衡量此類風險時,需要借助β系數。由于每一個財務風險的類型都存在著差異性,工作人員必須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制定相應的風險規避策略。例如說,當某個投資項目出現了資金缺口,且公司暫時不可能有效填補時,就可以借助多種經營、組合投資的方式,進行規避。當然,也可以發行債券,通過向社會大眾融資的方式,實現風險轉移。不論是運用哪一種方法都是客觀科學,以降低風險為基準。作為一名財務工作人員,必須要對風險進行系統、全面、科學的評估。在此基礎之上,制定出最為科學的規避方案,降低風險的危害性,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3、結束語
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我國的國有企業也在不斷的改革和調整,為其帶來了相應的機遇和挑戰。作為一名財務會計人員,在時代的洪流面前,必須要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提升風險辨別意識加強風險控制能力,有效的規避企業的財會風險。
參考文獻:
[1]李琦.國企改革形勢下的企業財務會計風險與規避探討[J].環渤海經濟瞭望,2017(10):97.
[2]王振威.企業財務會計核算風險管理研究[J].財經界,2019(23):100-101.
[3]馮靜.會計管理模式和財務風險在現代企業的發展探析[J].財會學習,2019(22):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