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筱曼
【摘要】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推動珠江一西江經濟帶會展業向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的發展。針對區域內會展業資源分散、規模小、質量低等問題,本文主要從場館類資源、會展策劃類資源、會展服務類資源、公共配套類資源分析,提出符合現階段珠江一西江經濟帶會展業資源整合的對策。
【關鍵詞】珠江-西江經濟帶 會展業資源 資源整合
一、引言
近年來,為全面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進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經濟帶的發展,廣西自治區政府在2019年出臺了《進一步加快珠江一西江經濟帶(廣西)重大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等系列文件,文件中明確
把積極發展會展服務業作為三年計劃的重點任務來抓,并指出“推動會展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推進會展業市場化、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發展。推動沿江11市舉辦具有廣西特色的專業展會,打造具有全國乃至國際影響力的知名會展品牌。”。目前,珠江一西江經濟帶覆蓋的城市包括廣東省的廣州、佛山、肇慶、云浮4市,以及廣西的南寧、柳州、梧州、貴港、百色、來賓、崇左7市,除個別的城市外,其他城市經濟發展水平不高;會展業受政府主導較多,市場化程度不是很高;會展市場出現的重復辦展的現象較為嚴重,尤其是廣西七市。由于缺乏對會展業的統一協調,區域內資源分散、規模小、質量低、同類展覽會互相惡性競爭的情況較多,特別是西江經濟帶下發展的各個城市,而解決目前區域內會展業諸多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整合區域內會展資源,推動形成一批專業會展市場,促進產業集聚,帶動物流、金融、信息等現代服務業發展。形成會展產業集群。
二、會展業資源整合的界定
根據任國巖《會展業資源分類標準》指出:凡能引起會展工作者策劃、舉辦會議、展出、展覽、節慶、比賽等大型活動動機,并為會展創意活動提供有效依托的資源,都可以視為會展資源。本文結合會展實務和產業鏈,界定會展資源包括四個方面:一是場館類企業資源,主要指會議中心、展覽中心;二是會展策劃類企業資源,主要指專業的會展策劃組織企業、已舉辦的知名品牌展會;三是會展服務類企業資源,主要指設計、搭建、運輸的服務承辦商,市場調研、專業評估的信息提供者;四是公共配套資源,主要指政府、行業協會提供的公共服務資源,以及住宿、餐飲、旅游、娛樂、購物、交通等城市配套資源。
三、“珠江一西江經濟帶”區域會展業資源現狀
(一)場館類企業資源
西江經濟帶各個城市的辦展面積明顯落后于珠江經濟帶城市。在展覽面積上,2018年,西江經濟帶覆蓋的城市如南寧、柳州展出面積僅為78.99萬平方來和14.5萬平方米,而以珠江經濟帶為代表的廣州展出面積為1020萬平方米,是西江經濟帶單個核心城市的12倍之多,珠江經濟帶其他城市中如佛山、肇慶的展出面積也遠遠超過了西江經濟帶除南寧市的其他城市,分別為64萬平方米和3萬平方米;在專業展館數量上,截止到2018年,西江經濟帶上的南寧、柳州等城市共為5個,遠不及珠江經濟帶的廣州、佛山和肇慶,其展館數量共為14個之多。根據《2017年中國會展數據統計報告》,在175個主要城市中,南寧市辦展面積排名第42位,南寧國際會展中心展覽面積(9.2萬平方米)位于全國第27位;廣州市的辦展面積排名第2位,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展館(廣州)展覽面積33.8萬平方米位于全國第2位。
(二)會展策劃類企業資源
在會展管理機構和品牌展會方面,西江經濟帶城市群明顯不如珠江經濟帶的城市,除了南寧之外的其他西江經濟帶城市缺乏統一有力的管理機構,具有行業影響力的會展協會及會展機構有待形成。由于缺乏有效管理,出現展會重復、惡性競爭等情況較為普遍。此外,品牌展會寥寥可數。在展覽管理機構數量上,截止到2018年,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南寧有2個,西江經濟帶的其他10個城市尚未形成統一的管理機構,而珠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廣州有3個、佛山有1個;在國際展覽業協會(簡稱UFI)認證展會上,廣州有8個,西江經濟帶城市群尚未有展會獲得認證,以南寧為例,展覽類型以面向普通民眾的消費展為主,主要包括:婚慶、房地產、家裝建材、動漫、珠寶、食品、汽車等題材;專業展數量較少,題材也局限在木材、糖業、礦業等方面;除中國一東盟博覽會在品牌影響力上高于其他展會外,其他展會與之形成明顯斷層。
(三)會展服務類企業資源
在會展服務體系方面,當前,西江經濟帶城市群中除了南寧市略勝一籌外,總體來說,從事會展專業服務的數量較少且不太專業,相較于珠江經濟帶的廣州、佛山、肇慶的691個會展服務公司而言,西江經濟帶的南寧、柳州、梧州、百色、來賓、貴港僅有266個會展公司,會展服務功能體系相對滯后,難以引進國際國內大型展會。
(四)公共配套資源
西江經濟帶的各個城市公共配套設施建設相對而言較為滯后。主要體現在展館配套與周邊環境方面,配套服務功能和設施不齊全,交通設施接駁能力較弱,承載力、展館停泊功能不足,此外,餐飲設施和星級酒店配套也嚴重不足。以五星級酒店為例,廣州五星級酒店有21家,西江經濟帶”個城市僅有2家。
四、“珠江一西江經濟帶”區域會展業資源整合對策
(一)建立跨區域會展協調機制
通過構建西江與珠江經濟帶協調聯動的空間格局,促進區域會展經濟合作發展模式。一是西江經濟帶各城市的會展主管部門要加強與珠江經濟帶城市的協調和合作,建立起各地會展主管部門之間的聯系制度,協調解決區域中可能出現的矛盾,有效協調省際之間、上下游會展產業鏈之間的諸多利益關系,可以相互借鑒各地的經驗;二是各城市應重新整合管理職能,成立統一的會展管理機構,組成珠江一西江經濟帶會展業發展聯盟,制定各地共同遵守的區域公約,以強化地方政府調控政策的規范化。三是制訂區域內有利于整體協同的區域政策、制定區域會展行業法規和規章體系,對會展業的主體及市場準人、展覽項目審查機制等方面予以明確規定,規范辦展,為區域會展業發展創造良好的法制環境。
(二)發揮會展核心城市的帶動作用,實現區域產業協調發展
珠江經濟帶的廣州與佛山分別是廣東省的第一、第三大城市,在考慮進一步加快廣州、佛山同城化步伐的同時,應充分發揮“廣佛會展都市圈”的作用,提升發展廣佛會展經濟增長極,推進形成緊密依托珠三角、立足珠江一西江經濟帶的展會發展組團,為整個經濟帶的開放發展建立科學有序的會展經濟發展梯次組團。與廣州和佛山會展業相比,作為西江經濟帶的核心城市南寧在展館規模、展會數量、展會發展水平和展會質量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但南寧立足珠江一西江經濟帶和北部灣經濟區、面向東盟、通江達海,具備打造成為會展經濟帶核心增長極的基本條件和發展優勢,南寧應與廣州、佛山聯動舉辦涉外型展會、投資促進等商貿活動,與東盟商務區各駐華使館、外資企業、跨境電商企業形成政商聯動,發揮會展核心城市的凝聚、吸引、傳遞和輻射作用,吸納來自東盟、珠江經濟帶地區資源及生產要素。與此同時,通過整合崇左、百色連接東盟和資源富集優勢,加強南寧、崇左、百色3市的協同發展,在共同推進與東盟投資貿易、工程承包、資源開發、金融、旅游文化、科技教育等深度合作的基礎上,開發、培育與之相適應的系列主題展會,通過輻射帶動功能,有助于將南寧建設成為經濟帶中具有較強綜合實力的會展核心增長極。柳州作為我國西南中南地區重要的工業城市,要進一步發揮會展工業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充分利用柳州、來賓、河池3市空間距離優勢,通過培育工業品牌展會,打造工業會展聚集區,從而加快柳來河一體化在產業協作、資源配置、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合作,推進各城市經濟發展。
(三)成立展覽聯盟,優化配置產業資源
1.在區域內成立展覽聯盟。一是可以通過合作、委托等形式,在區域內逐步將政府及有關部門培育的相對成熟的展會推向市場,由專業展覽公司運作經營。二是進一步引導主題相同、內容相近、行業相關的中小型展會聯合辦展,可以協調各地展覽場館的展覽排期,或幾個城市聯合起來辦展,在最具產業優勢的城市辦一個展,或某一個展會同一時間在幾個城市連鎖辦展。比如(1)打造食品加工展會。可以利用崇左、來賓、貴港、南寧等市糖業精深加工優勢;培育發展制糖、卷煙、茶葉、糖果、糧油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食品加工業系列展會,推動食品產業向特色深加工升級。(2)加快創辦電子信息產業展會。在南寧、梧州、賀州發展電子信息產業的同時,培育一批與新一代電子信息產品制造業、軟件和創意產業、生產性服務業、信息服務業、電子商務等重點產業的展會。(3)利用跨區域合作,打造全產業鏈專業展會。在進一步深化肇慶、云浮、梧州、賀州開展跨區域產業合作的同時,可考慮聯合辦展的方式,推動會展業向市場化、專業化發展。
2.促進區域內資源的互補與合作。加強會展產業集群內的分工合作關系,充分利用資源結構的互補性,在推動西江經濟帶承接珠江經濟帶產業轉移的過程中,加強合作辦展的力度,西江經濟帶城市群可考慮通過對會展場館、會展企業、會展服務單位與珠江經濟帶的廣州、佛山等城市交流、合作,通過集群網絡完成對會展項目的調研、策劃、招展、招商、宣傳、設計、搭建等過程,降低集群成員企業會展運營成本,充分發揮各自的資源優勢,避免惡性競爭,結合區域內產業經濟基礎,培育具有區域特色的專業化品牌展會。
參考文獻:
[1]張旺芝.河北省會展業資源整合研究[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8(12):27-29.
[2]廖兆光.區域會展業整合研究--以長江三角洲為例[J].邊疆經濟與文化,2017(04):13-16.
[3]任國巖.中國會展資源分類與普查標準研究[C].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2006首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2006:165-170.
基金項目:廣西財經學院2014年校級科研項目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48030;2015年廣西高校科學技術研究項目,項目編號:KY2015LX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