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詠梅 周艷麗
摘?要:新時代的到來,國家對于教育行業的關注程度逐漸提升。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該關注幼兒園的教學特點,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由于素質教育的快速發展,幼兒教育受到人們的重視,開展有效的幼兒教學可以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與此同時,為了能夠進一步地突出幼兒園的教育功能,必須要把握幼兒的教學特點,推動教學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幼兒園;教學特點;教學方法;創新策略
在以往的幼兒園教學過程之中,由于教育工作者缺乏相應的經驗,采用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使得幼兒教學過程之中存在著諸多問題。這就導致了幼兒園的教學達不到相應的教學效果,還會增加幼兒的負擔。所以,新形勢下教師應該研究幼兒的特點,創新教學方案,為幼兒之后的發展奠定基礎。
一、幼兒園教學特點
(一)階段性
在幼兒園的教學過程之中,比較顯著的特點就是階段性。因為幼兒教學和基礎教學還是存在著一定的差別,經過良好的幼兒園教學可以為基礎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但是對于基礎教學來說幼兒園教學階段還有其明顯的階段性,也就是說,孩子們的世界是空白的,對某些事情一無所知。幼兒處于空白階段的認知環節,就需要讓幼兒健康快樂地成長,這是與基礎義務教育體系的不同之處。所以幼兒階段的特點決定了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應該采用符合幼兒學習需求的教學方式進行教學。
(二)整體性
幼兒園教學階段所說的整個體系性特征就是教學活動并不是隨機的,也并不是沒有任何順序的,而是單獨的義務教育之外的一個階段性教育整體。在這一個整體教學過程之中,教師需要構建一個完整的教學體系,立足于幼兒當前的認知能力,展開相關的教學目標和內容。也就是說,在這一教學環節之時要立足于幼兒的身心發展,突出知識的趣味性和教學的目標,將幼兒分為大、中、小班,構建一個完整的階段性教學層次,以此來保證幼兒在幼兒階段能夠得到一個完整的教育。
二、幼兒園教學方法的創新策略
(一)尊重幼兒發展階段
幼兒園應該充分地尊重幼兒所處的階段特征,以此作為教學的理念轉變教學內容。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能夠符合科學的教學方式,同時也應該使得幼兒的能力得到有效的加強。其次,幼兒教師應該針對不同的幼兒特點進行個性化的教學,既能夠保證有效的溝通能力,也能夠保障幼兒的活動參與性。幫助幼兒在這一過程之中敢于去想象,敢于去創造,敢于表達自己喜歡的思維能力。最后,幼兒教育的具體要求和學習內容也應該達到一定的標準,從標準出發,構建合理的教學方案。但是在這一環節之中,教師應該對幼兒的興趣加以引導,幫助幼兒從整體角度出發,奠定基礎提升能力。
(二)強調教與學的結合
在長期的教學實踐之中,傳統的教學模式逐漸透露出不足之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了應試教育的一些負面影響。所以在幼兒的教學過程之中,應該將教學進行有效的統一,這也是素質教育背景之下的一項重要需求。在新課程改革的標準之下,幼兒教師應當改變以教師為主導的觀念,堅持以幼兒為主的教學過程,同時強調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充當引導者,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
比如說:教師在引領幼兒操作實驗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引導幼兒進行實踐操作。在開展實驗之前,教師可以為學生講述一些實驗的知識和注意的方向,之后讓幼兒進行自主的操作。在幼兒自主實踐的過程之中,能夠運用到教師所講述的內容。而應用到操作環節之時,如果幼兒在進行操作的環節時出現了一些錯誤或者說根本不知道如何操作,那么教師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先進行基本的演示,之后讓學生照著模仿。如果學生能夠自主操作,那么教師要將學生放到首要的位置,合理地去引導學生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該將傳統的教學模式改變成教與學相結合的教學內容,使得幼兒在這一過程之中能力得到提高。
(三)應用心理科學
為了能夠更好地掌握幼兒的心理狀態,了解幼兒的想法,幼兒教師在教學過程之中應當運用心理學科的知識。這是因為只有讓幼兒教師充分地了解幼兒,掌握幼兒的發展狀態,才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幼兒的教學進行引導,讓幼兒教師的教學工作操作性更強。幼兒教師積極地學習或者是應用心理科學,摸清楚幼兒的心理發展規律,對不同性格特點的幼兒進行科學的指引,為開展教學工作奠定基礎。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幼兒教師對幼兒有著非常重要的啟蒙影響,對幼兒的品質以及未來的發展道路有著十分重要的引領意義,所以幼兒教師應該重視工作的內容,認識幼兒教育的重要性。同時幼兒教師應該順應時代的潮流,改革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為幼兒教育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證。
參考文獻:
[1]呂曉麗.關于幼兒園教學特點及教學方法創新策略的探討[J].學周刊,2020(17):175-176.
[2]劉振佳,劉振蓮.探討幼兒園教學特點及教學方法創新策略[J].考試周刊,2017(89):183.
[3]王新華.幼兒園教學特點及教學方法創新[J].課程教育研究,2016(21):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