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城市CI戰略理論對于城市的形象識別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文章通過分析與闡述城市CI的基本內涵及研究意義,在結合天津歷史文化背景的情況下,利用理念識別、視覺識別及行為識別三個維度分別闡述天津城市形象設計現狀,并給出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背景下天津城市形象的發展建議。
關鍵詞:城市CI;城市形象;天津;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城市CI內涵以及研究意義
(一)城市CI內涵
CI一詞是Corporate Identity的縮寫,即企業形象識別。城市CI戰略理論是由企業形象設計領域而后逐漸延伸至城市形象概念中的。在城市形象塑造中主要利用該理論對城市進行精準定位和形象分析。該系統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維度,即理念形象塑造(MI)、視覺 (VI)與行為形象塑造(BI)。其優點是理論較為成熟,具有當代性和系統性。
(二)城市CI的研究意義
城市CI是某一座城市的形象定位明顯區別于其他城市形象的特征。城市定位既是發展戰略的基礎,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構成部分。構建城市特色,除了可以改善城市居民在城市中的日常生活這一直觀影響外,對于城市軟實力、生產力、競爭力的提高也有著重要的意義。城市CI設計,可以提高該城市的美譽度與知名度,創造出獨特的城市形象。
二、天津城市形象背景
據考證,天津是中國唯一一座有確切建城時間記錄的城市,在歷時600多年的時光變遷中,它成為了一座歷史悠久,文化積淀深厚的城市,具有中西合璧、南北兼容、雅俗共賞、鮮活靈動的獨特文化風貌。作為北方的又一大經濟中心,天津在保持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注重保護歷史風貌建筑,突顯出了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城市特點。
天津作為中國沿海城市和古時京都的“大門”,見證了一部屈辱抗爭的中國近代史,留下了很多彌足珍貴的歷史記憶。在這里,中西文化彼此碰撞交融,既有相聲、話劇、楊柳青年畫、泥人張等傳統民間藝術,又有充滿歐式風情的雕塑、教堂。天津自身具有的深厚歷史文化底蘊,也作為了它獨特視覺形象的一部分,豐富了天津的多元地域特色。
三、基于CI戰略理論的天津城市形象分析
天津作為北方重點旅游城市之一,其獨特的城市形象在海內外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美譽度。在網站上搜索國內外游客對天津的評價,大多數首先提到 “海河風光”“生態宜居”“天津相聲”“中西文化交融”這幾個關鍵詞。
接下來,我們將基于城市CI戰略理論的指導,分析天津城市形象在理念、行為以及視覺識別上的塑造和推廣。
(一)視覺形象塑造(VI)。此類視覺形象塑造主要是游客在城市觀光時所見的城市形象設計,包括城市標徽、標準色、宣傳片等形象設計以及標志性建筑、廣場、街道、公園及綠地等城市景觀。
天津作為一座旅游城市,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標志性景觀有很多,包括天津之眼、西開教堂、古文化街等等,這些城市建筑呈現了中西文化交融的城市特色。在天津城市形象宣傳片中,海河夜景也展現了一座現代化都市的獨特韻味。片中天津泥人、楊柳青年畫、京劇大碼頭等充滿歷史底蘊的畫面呈現在觀眾面前,讓人感受到天津這座魅力之都的文化底蘊。整部宣傳片的基本底色也與天津城市形象相契合,以海河的深藍色和延續傳統的磚紅色為主,突出展現了天津海濱文化和傳統風韻。
(二)理念形象塑造(MI)。該理念是在整合城市所有的標志性景觀和整體形象的基礎上形成的。理念識別主要是以傳播語和服務理念為核心,將城市價值觀傳達給普通民眾。
天津市在發展城市經濟的同時,也注重保護生態文明和原始城區建筑,充分發揮歷史與文化價值,彰顯天津的城市特色。在最新的天津城市形象宣傳片中,制片方以《渤海明珠 活力之城》作為標題,將“生態宜居”“傳統與現代相結合”的理念傳遞給海內外游客,展現了天津傳統歷史文化底蘊、優質的自然資源以及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取得的成就。
(三)行為形象塑造(BI)。行為識別是在理念識別的指導下形成的,在城市旅游形象塑造中主要通過城市市民行為來體現出該城市與其他城市的區別。以下主要從公共活動與市民行為上分析天津的行為形象識別塑造。
1.公共活動。公共活動具有大規模、全方面、廣宣傳的特征,可以引起社會公眾的廣泛關注。天津曾有幸承辦了一系列國際性論壇,包括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夏季達沃斯論壇、中國制造業國際論壇等。通過承辦國際性會議,天津向世界展示了現代化城市水平和別具一格的城市形象。
2.市民行為。市民行為作為城市的主體,是游客密切接觸的人,其行為、語言、生活方式等均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城市形象。在國內外游客的印象中,天津市民大都熱情好客、健談有趣,而且天津作為相聲的發源地,也涌現出了一批深受觀眾喜愛的相聲演員。這些市民行為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天津相應的城市形象。
四、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天津城市CI發展建議
2017年,中央為促進京津冀城市群的進一步協同發展,形成功能層次合理、結構體系科學的區域空間發展格局,提出了設立雄安新區。這一政策的出臺也標志著京津冀協同發展格局將進入全新階段,而天津未來的城市CI發展也應做出新的改變。
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新階段,天津在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格局下應該要抓住契機,優化城市功能結構和布局,利用比較優勢,差異化發展本地的旅游資源,形成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京津冀城市群協同發展大格局。建議天津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為建設生態宜居的現代化城市和構建文明幸福的城市文化。
(一)生態宜居。在新階段的城市發展中,除了要求進一步實現城市現代化發展的同時,也要格外強調了生態宜居建設。在生態宜居方面,要求天津的城市發展形成生態優先導向,合理構筑山水林田湖的城市生態格局,實現人、自然和城市共生發展。
(二)文明幸福。在城市精神風貌建設方面,要求天津城市發展進一步深化以人為核心,健全公共服務體系,滿足天津居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使城市整體的幸福感大大加強,從而打造天津特色的城市文化和城市定位。
五、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城市形象的塑造受到了更多的關注。在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新形勢下,天津市可以利用理念識別、視覺識別及行為識別三個維度進行綜合化城市形象塑造,進一步優化城市布局,發揮城市地域特色,建設成為生態宜居、文明幸福的現代化城市。除此之外,為了獲得長遠的發展優勢,天津市可以在全面考慮北京河北的旅游資源優勢后,差異化發展本地旅游資源,形成協同發展、互利共贏的京津冀城市群協同發展大格局。
參考文獻
[1] 趙力瑤.導入CI戰略的城市形象策劃分析[J].商情,2019,(40):293.
[2] 韋正杰.城市CI初探[J].中國(東盟博覽),2008,000(006):46-47.
[3] 田恬,楊柳琪,任泓蒨.淺析天津城市特色建設[J].山西建筑,2018,44(29):38-40.
[4] 陳澤,蘭旭,楊靜.河北雄安新區設立與京津冀協同發展下天津城市規劃研究[J].城市,2019,(12):3-12.
[5] 安童鶴,趙宏鵑.從"戰略東移"到"區域協同"——天津市城市總體規劃的回顧與展望[J].城鄉規劃,2019,(5):48-55.
作者簡介:李書嫻,女,天津市人,江南大學商學院本科在讀。主要研究領域:產業經濟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