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瓊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高中教育教學工作得到了進一步的改善和提升各學科不再是單一按照高考考試大綱要求進行教學方案設計,更多的是以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為核心使學生在學習學科知識之后能夠將其有效應用于生活實際之中。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概念圖教學方法的有效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對學科知識內容的透徹理解,提高學生在化學課堂之中的參與性。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高中化學學科特點并結合新課改教育要求提出概念圖教學方法在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策略,為高中化學教學水平的提升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中化學;概念圖;教學方法;應用
前言
在現階段的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主要是通過教師引導的方式讓學生展開對化學知識內容的自主學習,在探索式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學生的能力素質將更容易得到培養和提升,區別于過去教師照本宣科灌輸式的教學,學生從自主學習過程中更容易掌握到化學知識的精髓。但由于學生自覺性和學習方法的差異,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化學水平差的學生難以跟上節奏,使得班級化學成績差異化更加明顯,這要求教師在引導教學過程中注重一定的技巧跟方法,通過合理運用概念圖教學方法化學課堂教學將會高效化開展。
一、高中化學課堂教學要求
1.1強調課堂教學實踐性
化學學科是一門以實驗為中心的學科,一切的知識都將是出自于化學實驗,因此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實驗思維,讓學生從實驗觀察、動手實驗、實驗總結等環節參與下來掌握到化學知識及其應用。同時,化學學科知識特點與其他學科有著一定差異,學生對于所需知識的鞏固復習通常是通過做練習的方式來實現,然而在化學學習過程中僅是做題練習是難以實現大的突破和提升的,這要求在化學課堂教學中應強調知識內容的實踐性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化學知識的同時了解其實踐應用,學以致用才更能促進學生化學能力素質的提升。
1.2培養學生結構化思維
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所涉及的知識內容較多且分散,如果盲目按照教材知識結構分布進行教學學生將難以對知識進行有效的總結和歸納。高中化學教學應對學生結構化思維進行培養,在完成對每一章節的知識學習之后能夠從知識結構的關聯性出發在大腦之中形成牢固的化學思維體系,在平時的做題練習或課堂學習過程中將其不斷進行回顧。對于學生結構化思維的培養還需要教師注重一定的方式方法,避免學生化學能力差異化的問題被擴大。
1.3積極開展師生互動交流
高中階段的學生思維體系構建已經相對完整,不再是需要教師督促的形式展開對學科知識內容的學習。在課堂學習中學生和教師更應進行密切的交流互動,在有效的教學反饋機制下學生的學科能力素質才能得到有效提升。對于高中化學教學而言,師生互動性作用應體現在化學知識教學和實驗教學中,教師應轉變過去的教學思維走入到學生群體之中與學生一同展開對化學知識的探索,在教師的引導和陪伴下學生將更容易發現化學學科的獨特魅力,并在師生互動交流中促進學生對化學知識的吸收。
二、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2.1在新課導入中的應用
新課改背景下的高中化學教學要求應注重對學生結構化思維的培養,因此教師在進行化學知識內容講授過程中如果仍是采用過去“開門見山”式的教學方法,學生的結構化思維將難以形成。通過將概念圖教學方法在新課導入中的合理運用,將本節課程的核心關鍵詞與之前知識內容進行線索連接或采用氣泡圖的方式表達,學生通過對概念圖的觀察將更容易理解到新課程內容的核心,并能根據前面知識學習過程中總結形成的學習方法來展開對新知識內容的學習。例如,在“物質的量”課程導入中教師可以通過概念圖的形式將質量、粒子數、摩爾等以箭頭和連接線的方式呈現,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到“物質的量”的含義。
2.2在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化學是一門實驗性課程,要求在開展高中化學學科教學過程中應強調教學內容的實踐性不能脫離了實驗而單獨開展理論知識教學。但在現階段的化學實驗教學中由于設備器材有限,化學實驗大多是通過教師演示的方式來完成,這使得學生難以對復雜的化學反應過程形成具體的認識,而通過概念圖的應用則能有效改善這一問題。教師可以通過概念圖的方式來呈現化學實驗知識點的包含關系,便于學生對化學實驗背后的知識內容進行總結,例如在有機物的反應實驗教學中,利用概念圖能夠有效反映出酯化、鹵代、水解等化學反應相互之間的關系,以促進學生對反應過程更加透徹地理解。
取代反應
原理:“有進有出”
包括:鹵代、酯化、硝化、水解、分子間脫水
加成反應
原理:“有進無出”
包括:H2、X2、HX、H2O、苯環、醛基
消去反應
原理:“無進有出”
包括:消去H2O生成烯烴、鹵代烴消去HX生成烯烴
2.3在教學評價中的應用
師生互動交流是高中化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要求,師生互動性可以通過教學評價環節的實施開展來實現。但從現階段化學教學評價工作開展情況來看教學評價工作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并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教學評價工作之中。而通過概念圖教學,在課程結束前讓學生根據自身對所學知識內容的理解來繪制概念圖,并通過特殊標記的方式將自身對知識結構間聯系性存在的不解進行標明,當教師收集學生所繪制的概念圖后將能進一步了解到學生對本節課程知識存在的問題所在,從而在后續課程教學中重點對學生進行講解。
總結
綜上所述,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內容的理解,使學生清晰各知識點間的聯系性,同時概念圖教學也能為教師的教學工作開展提供新的思路,概念圖教學方法推廣普及還需要教師進行大量的教學實踐跟總結后才能實現。
參考文獻:
[1] 陸巧明. 交互智能性概念圖課件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 中學教學參考,2015(5).
[2] 樊小勇. 關于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45).
[3] 謝榮沛. 芻議概念圖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運用[J]. 理科考試研究,2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