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延樂
【摘要】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完善,企業主體地位日益突出,稅收籌劃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倍受關注。但我國稅收籌劃工作起步較晚,不少納稅人對稅收籌劃的認識和理解還不夠全面,當前就其理論和實踐方面的問題進行較為深入、系統的研究并提出合理化建議,對推動我國市場經濟良性發展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我國 稅收籌劃 問題 建議
1.我國稅務籌劃存在的問題
近年來我國企業稅收籌劃有了很大的發展,但由于我國企業的稅收籌劃活動起步較晚,總體上還處于初始發展階段。目前我國企業稅收籌劃還存在以下問題:
1.1納稅人缺乏依法納稅意識。我國客觀存在的稅收環境是政府和納稅人地位的不平等,政府的稅務機關享有決定性的權利,納稅人必須無條件地服從。而且在大政府、小社會的模式下,政府總是處于主導地位,納稅人并不關心稅法,對之缺乏了解,只想通過人情關系來避稅、偷稅、漏稅等來盡量地少繳稅。
1.2我國稅收人治現象嚴重。金稅工程如火如荼,但我國稅務征收機關長期以來習慣于使用行政手段開展稅收征管工作,以稅收任務作為稅收工作的指揮棒,稅收征管專員的任務效率高于法律效率。在這樣的環境下,有些納稅人自然走捷徑、托關系來盡量地減輕稅負。
1.3納稅人缺乏稅收籌劃意識。稅收籌劃是一種能為納稅人帶來較大利益的活動,但這需要籌劃者熟悉并遵守國家的稅法。納稅人必須充分地了解和掌握國家現有的稅法,這是稅收籌劃的基礎。同時稅收的籌劃者還應密切關注國家稅收政策的變化根據企業自身的情況及時做好稅收籌劃的調整。
2.我國企業稅收籌劃的改進建議
2.1樹立對稅收籌劃的正確認識。加大宣傳力度,重點介紹稅收籌劃的概念、特點、原則:稅收籌劃與偷稅、騙稅、抗稅等違法犯罪行為的區別:稅收籌劃可能帶來的收益及存在的風險。稅務征管人員也要在執法活動中讓納稅人了解其享有的稅收籌劃的權利。稅務代理中介機構要通過對企業稅收籌劃的成功案例的介紹對比籌劃與不籌劃的區別,從而增強企業財務人員的稅收籌劃意識。
2.2加強企業稅收籌劃理論研究。筆者有幸曾在2018年河南省的“雙師型”培訓交流會上見到過“中國納稅籌劃第一人”上海財經大學的莊粉榮教授。針對目前我國稅收籌劃理論研究方面的不足,莊教授一直出版新的著作并定期或不定期更新原有著作,主張召開聚集稅務機關、稅務代理機構以及納稅人三方代表的研討會,交流各方的觀點意見,探討我國稅收籌劃的最新發展情況,發現問題,總結規律。同時,還要研究電子商務迅速發展情況下企業稅收籌劃的發展趨勢:由電子商務帶來的稅收問題對國家和企業都影響極大,有必要加強這方面的理論研究。
2.3全面提高我國企業財務管理水平。加強對企業財務管理人員會計、財務方面的知識培訓使之熟悉會計法、會計準則、會計制度,在企業內部能夠建立完善規范的財務制度。以利于稅務機關進行查賬征收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稅法知識培訓使之熟悉現行稅法:加強對財務人員管理學相關知識的教育使之能夠客觀分析企業的各種風險,進行成本效益分析。
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適應“金稅三期工程”發展的要求,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電算化水平,減少手工開具發票的數量:根據電子商務發展的新形勢,提高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水平。企業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可以顯著擴展稅收籌劃的運作空間。
2.4大力發展我國稅務代理事業,提高稅務代理水平。伴隨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市場經濟是更是法制經濟。稅務代理是一種法律行為沒有專門的法律法規保障是行不通的。要加快立法步伐,盡早建立起全國統一的、獨立的、完善的、規范的稅務代理法律體系從根本上防止違規代理的發生。同時,也要重視代理協議的簽訂和執行明確代理雙方的權利義務、代理范圍及連帶責任,避免在發生爭議或糾紛時,因法律界定責任不明而影響稅務代理的社會聲譽。
2.5加強代理機構的風險防范。稅務代理機構進行稅收籌劃要注意防范風險,籌劃行為符合稅法及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在合法的情況下節減稅收支出,防范對稅收政策理解不準確、不全面的風險,防范稅收優惠政策要求的條件執行不到位的風險,密切關注稅法的發展變化,及時更新知識。稅收籌劃是一項系統工作貫穿于企業經營活動的各階段和各環節。只有防范風險、準確操作才能增加籌劃的成功率從而有利于稅務代理和稅收籌劃的長遠發展。
3.結論及展望
3.1結論。稅收籌劃是企業根據國家稅收法律的規定和政策導向,在稅法規定許可的范圍內,以追求效益最大化為目的,通過對企業生產經營、投資、理財等活動的事先籌劃和安排,當存在多種納稅方案時進行優化選擇,實現收益最大化的行為活動。行為方式的合法化、目的利益最大化以及稅收籌劃的擇優性、超前性是其概念界定的關鍵。行為方式的合法化是識別偷、漏、逃稅的重要標準。稅收籌劃是一門實用性很強的技術,因此必須遵循成本效益、穩健、可行以及全面籌劃等四項原則。
稅收是稅收籌劃產生、發展的實際基礎,也是稅收籌劃的本質表征。稅收效應理論和稅收調控理論是稅收籌劃基本經濟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當前征納雙方對稅收籌劃經濟理論的模糊認識,嚴重制約了稅收籌劃工作發展。實踐一理論一再實踐的重要價值就在于用理論指導實踐,理論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因此深化稅收籌劃理論和實踐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3.2展望。減稅降費和稅源管控是一個硬幣的正反兩面。伴隨著金稅三期工程的推進、金稅盤的安裝、稅控系統的普及,筆者對稅收籌劃的前景作出以下幾個判斷:
一是法制化社會對納稅人越來越期望納稅人按稅法約束自身的納稅行為,而不是期望納稅人按道德標準來約束自身的納稅行為。隨著稅務稽查力度的加大,對偷稅、逃稅處罰的加重和執法環境的改善,納稅人會越來越多摒棄偷稅、漏稅、逃稅手段,進而選擇代理服務中專業的稅收籌劃方式獲得合法節稅收益。
二是隨著國家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的現代化,法制觀念的更新必將使人們對稅收籌劃研究漸進深入,找到、發現、發掘出越來越大的市場空間,“中國納稅籌劃第一人”莊粉榮教授所呼吁的稅收籌劃的專業書籍和專業人士會越來越多,稅收籌劃技術必將日益提高、完善。
參考文獻:
[1]莊粉榮,《避稅暗戰》,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10.1
[2]莊粉榮.《納稅籌劃實戰精選百例(第G版)》.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