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芳 劉志勇 呂夏毅 李貝貝 陳進銀
【摘要】新生期是優良學風養成的關鍵時期,針對新生對大學生活學習的迷茫,本研究以新生適應期引導為切入點,以新生“六個一”工程為總抓手,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新世紀大學生,促進優良學風建設。
【關鍵詞】新生引導 優良學風 學風建設
新生期是由高中基礎教育向高校專業教育轉變的起始階段,是青年學生堅定理想信念、確定發展目標、融入大學氛圍、強化情感認同的重要時期,也是影響優良學風的養成的關鍵階段。學風建設是高校衡量教育教學質量水平的重要指標,優良的高校學風能夠激發學生學習潛能,提升高校學生整體質量和學生素質。抓好學風建設,營造良好的校園學習氛圍對于高校發展尤為重要。高校學風建設是一個連貫的、系統的過程。對于剛步入大學校園的新生來說,大學的學習內容、上課方式、學習方法等都與高中存在很大差異。同時,大一新生具有很強的可塑性,在這一時期如能因勢利導,幫助他們較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并養成優良的學風,將為其四年大學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新生期學風的基本狀況
(一)新生缺乏清晰的專業認知。以植保學院為例,經過前期的調研發現,有70%以上的學生非自主意愿選擇的本科專業,大部分人是聽從家長意見或服從專業調劑,缺乏對所學專業的基本認知和深入了解,專業認知相對模糊,存在專業方面的迷茫。
(二)新生缺乏明晰的學業規劃。目前的新生以零零后為主體,于創門成長于中國經濟迅猛發展階段,大部分學生家庭情況較為優越,同時家庭對獨生子女的溺愛,致使很多同學沒有長遠的目標規劃,存在未來發展的迷茫。
(三)新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不高、方法不科學。新生剛剛進入大學生活,尚未擺脫高中時學校填鴨式的教育風格,不能很好的適應大學的自主學習方式,同時存在上了大學“松一口氣”的心態,學習的主動性差,容易產生學習障礙,嚴重的甚至產生學業困難。
二、高校優良學風建設提升的主要措施
(一)引導學生寫出一篇好文章,培養學生寫作能力。
良好的寫作能力是傳遞信息、思想交流、推廣成果、發展科學的重要手段,“寫出一篇好文章”就是要求學生學習和掌握寫作技能,勤學多練。開展讀書寫作交流講座,邀請校報記者、大學生通訊社等優秀校內媒體人,向同學們講授寫作技巧、分享讀書感悟,提高學生讀書寫作興趣。舉辦征文比賽、科技論文寫作講座等活動,強化培訓,講授相關的寫作技巧,讓學生在陶冶情操的同時,提升文字敘述的準確性與科學性。
(二)引導學生練就一個好口才,培養學生表達能力。
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增強自身思維靈活性,提升人際溝通能力,建立社交的勇氣與自信,是提高素質、開發潛力的主要途徑。“練就一個好口才”就是要積極舉力、演講方面的培訓,提高學生演講興趣。通過演講、辯論、朗誦等活動,引導學生掌握理論技巧,參與實戰鍛煉,幫助學生在理論學習和實戰過程中,不斷提升演繹表現力和掌控能力,在交流與思辨的過程中不斷糾正提升自我。
(三)引導學生養育一個好氣質,培養學生的素養能力。
氣質是由內而外的修養,是一個人的精神和內在的體現,“養育一個好氣質”就是要引導學生篤信好學、知禮守信。通過舉辦“堅持每月讀一本好書——讀書月”活動,鼓勵學生多走進圖書館,堅持每月至少讀一本好書。同時積極為學生搭建學習交流平臺,通過開辦優秀傳統文化講座、社交生活禮儀文化講座等,讓學生做到知禮、重禮、習禮、守禮,切實提高人文素質,全面展現出禮儀的魅力和大學生的風范。
(四)引導學生鍛煉一身好體魄,培養學生的體質能力。
好的體魄是成功的前提。引導學生“走下網絡、走出宿舍、走向操場,,積極參與體育鍛煉也是高校提升教育質量的重要舉措。“鍛煉一身好體魄”就是要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陽光長跑活動,鼓勵學生加入籃球、足球、排球隊等競技性團隊,參加學校運動會和交誼舞、健身操、廣播體操比賽等活動,強化學生自我體育鍛煉意識,提升鍛煉興趣,磨煉堅強意志,提高身體素質。
(五)引導學生參加一次社會實踐,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社會實踐是學校教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接觸社會、了解社會、服務社會,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的重要途徑。“參與一次社會實踐”就是積極引導學生結合各專業特色組建實踐團隊到基層農村、縣域城鎮、城市社區、企業工廠實踐調研,通過走訪、問卷、座談等形式收集資料,鼓勵多種渠道、多種調研方式相結合,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面貌、新成就,更好的了解專業發展前景,明確自我定位,在服務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中學習知識,增長才干。
(六)引導學生體驗一次創新創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是社會進步的不竭動力,創業是青年學以致用的具體體現。“體驗一次創新創業”就是要引導學生積極參加科技創新研究,早日走進實驗室,接觸科技前沿,提高實踐操作技能,提升創新能力。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創新創業團隊,參與創新創業賽事,為有意愿的個人和團隊提供專業培訓,通過促進專業技能創新和實驗成果轉化,以賽促訓、著力孵化,培育高水平、高層次、高素質的創業團隊和具有核心創新能力的創新創業學生組織。
三、結語
新生學風建設是高校優良學風建設的基礎和重要環節。高校應充分結合實際,認真分析學生新特點,引導學生養成優良的學風,為日后的學習打造堅實的基礎。同時,優良學風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結合學校、社會的多方力量,結合社會的新變化、新格局,營造學生全面發展的成長環境,探索打造學風建設的新模式。
參考文獻:
[1]鄧暉,唐璐,王冕等.關于提升大一新生學風建設的策略[J].知識文庫,2018(4):37-38.
[2]程欣,張同瑞,王少華.高校優良學風建設從新生抓起[J].文教資料,2017(8):102-103.
[3]王立柱,魏魯豫,張潤宏.試論大一新生優良學風的養成[J].山西高等學校社會科學學報,2016(3):74-76+80.
注:本文系山東農業大學2019年度基層黨委書記抓黨建突破項目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簡介:姜芳(1983-),女,漢族,山東龍口人,博士研究生,講師,山東農業大學植保學院團委書記,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