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雪峰
【摘要】在進行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過程中,直接影響著商品價格認定的公信力以及權威性,同時對涉案人員和企業法律懲處力度有著很大聯系,并展現出我國政府商品價格認證機構形象以及工作人員自身的專業水平。因此,在進行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過程中,需要及時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合理規避存在的風險,有效的提高整體工作質量。
【關鍵詞】價格認定 假冒偽劣商品 問題
當前我國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工作在價格認證比例逐年增多,主要與經濟社會背景相逐漸豐富的商品有著非常緊密關系,同時也與假冒偽劣商品經濟處罰低存在間接的關系。由于假冒偽劣商品的價格認定以及犯罪金額定量存在著聯系,需要全面分析在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并根據具體隋況,制定完善的解決措施。
一、分析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的問題
當前在開展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時存在的有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當前法律上根據假冒偽劣商品采用價格認定工作沒有明確進行規定。根據法律約定相關原則,需要根據嫌疑人和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存在的不同行為進行區別,直接給商品價格認定增加了工作難度。例如,根據相關規定,在進行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過程中,如果存在實際銷售或者是標價,需要根據實際銷售價格或者是根據標價進行確定:針對沒有實際進行銷售行為或者是沒有進行標價,應根據被假冒侵權的商品或者是同類產品采用中間價的方式進行確定。針對實際商品價格認定過程中,會存在著中間價計算盲區情況。商品在開展銷售環節時,會出現很多市場價格,零售價、批發價以及出廠價等,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價格根據市場中間價進行計算,不同商品價格認證機構的價格認定結果會存在很大的差異。
其次,在進行計算假冒偽了商品市場的中間價時,沒有進行統一,存在著很大的隨意性。在進行價格認定過程中,通常分為兩種。“純粹”以及“不純粹”,純粹的假冒偽劣商品與正規廠家所生產的包裝、設計以及產品的材質都為一摸一樣,在開展價格認定工作時相對簡單一些,可以采用該被侵權的相關商品,做好計算中間價。然而,針對通常產品的包裝采用被侵權的產品商標,其產品的設計以及材質都和被侵權的商品有多不一致情況,甚至存在全新設計。當前這種商品價格認定比較常見,同時作為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中一個工作難點,由于司法解釋中沒有針對該類商品價格認定工作有明確的規定。工作人員在開展操作過程中,通常運用調整系數的方式,做好中間價格認定工作。采用這種方式,明確被侵權產品當中的新老系列、設計、性能以及材質等很多影響著商品整體價格權重比例,從而接著對應假冒商品設計、性能以及材質等,綜合確定的方式認定在市場上的中間價格。在進行調整系數價格過程中,采用的認定價格的方法及時進行綜合性的考量工作,然而認定人員存在著主觀影響,不能確保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時具備的客觀性。
此外,假冒偽劣商品在實際銷售價格或者標價方面,在直接認定過程中缺乏了一定的操作性。當前我國司法對于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解釋中,是針對無法進行實際銷售價格時以及商品標價時,才開展價格認定工作。然而,針對具體工作當中,通常會針對一些涉案商品做好價格認定工作,通常倉儲以及銷售的假冒偽劣商品作為獨立分開。沒有開展賬務處理工作,如果發現犯罪的記賬行為,通常賬目記錄同樣存在不真實情況。在進行價格認定時,就存在沒有價格憑據,通常采賬本記錄為價格認定工作標準、犯罪嫌疑人供述等位準,采用這些標準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風險和問題。
二、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問題相關解決措施
首先,需要工作人員全面了解商品價格認定工作。針對假冒偽劣商品有關法律法規應加大研究和學習力度。法律上,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與假冒注冊商標罪為兩項不同罪名,因此刑點也存在著不同。偽劣和假冒產品常常共同存在,需要工作人員值得注意的是根據什么罪名,開展商品價格鑒定工作,并通過案件涉及罪名嚴格的對相關資料進行審核。例如,針對掃黑以及非法融資所查物品價格認定工作內容,價格認定人員應詳細的了解法律法規進行鑒定該案件,應以什么罪名開展商品價格認定工作,并根據材料有序的開展價格認定工作內容。
其次,工作人員明確工作職責,合理規避價格認定風險。由于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工作意義和責任巨大,需要工作人員做好防范措施以及做事小心謹慎,合理進行規避風險。工作人員應重視書面交接工作內容,同時劃清價格鑒定機構和委托單位的相關責任。在開展價格認定工作過程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無商標假冒偽劣產品,同時會遇到假冒商標合格產品以及有商品很劣質的產品,工作人員根據涉案商品市場中間價格實際情況,做好相應的分析工作。商品價格認定機構應嚴格遵循法制社會具備的違法必究、執法必嚴工作精神,明確涉案的假冒偽劣產品的中間價,制定完善的統一標準,充分展現著公平性,能夠更好的打擊假冒偽劣商品。
結語:
綜上所述,當前在開展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工作時,還存在很多的不足情況,需要工作人員做好風險防范工作。全面了解價格認定方法以及我國法律條文,并注意靈活性以及原則性進行有效結合運用,加強溝通協調,有效的規避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風險。
參考文獻:
[1]凌偉斌,淺談假冒偽劣商品價格認定的問題與措施[J].現代經濟信息,2019,(3):368.1001-828 .2019.03.314.
[2]張欣純.我國儲備糧流通問題研究——以倒賣行為視角[D].吉林:吉林大學,2011.
[3]謝鑫.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認定的若干問題研究[D].吉林:吉林大學,2006.
[4]消費欺詐行為的認定和處理U].中國眼鏡科技雜志,2017,(21):56 -57 .1004 -6615 .2017 .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