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麗艷 董佳艷
企業,班組管理培訓,因人施教、避免重復,具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組現場培訓,做到干什么,就學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使專業——理論——實踐——現場一體化,把工作和學習融為一體,以缺失確定培訓內容,通過現場培訓不斷提升職工技能。
企業的“企”字如果去掉上面的人字,沒有人就是止字,止就是一切都停止,因為在企業中人是核心,是根本,然而一個現代化運作良好的企業對人和他的技術、素質的重要程度是放在首位的,不管是對管理干部,還是對普通職工都要德才兼備,人盡其能。
職工是一支正在執行任務的部隊,如果有高超越的戰略戰術和將士們的合理指揮,戰士們志氣高昂的狀態下,就定能打勝仗。班組作為企業最基本的組成細鮑,其整體技能、素質如何,直接關系到了企業的發展,而技術素質作為先導有著及其重要的作用。那么作為基層的管理人員應怎樣提高職工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我談幾點我自己粗淺的看法。
一、創建良好的企業文化、營造良好工作環境和學習氛圍。
讓企業文化滲透于各個部門的組織結構、規章制度和職工的行為之中;企業的管理理念,規章制度、企業精神、行為規范等能引導職工的行為趨向,能把企業職工和行為動機引導到企業目標上來,來解決企業目標與個人目標、領導與被領導者之間的矛盾等。
良好的企業文化、良好工作環境和學習氛圍,是職工工作、生活、學習的基礎平臺,良好的企業文化將增強職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我們每個人的工作性質不同,崗位不同,職務不同,甚至個人能力不同,個人機遇也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個人認為在有了正確的認識后,職工之間要建立平等、友愛、團結、互助的同事關系,營造良好工作環境和學習氛圍共同進步。
二、班組應以確定培開展現場培訓,增強培訓的針對性。
企業的基礎在班組,班組成員的技能素質決定著安全生產和產品產能,也決定著企業的效益,要鼓勵職工爭創知識性職工,就要加強對一線人員的技能培訓。常用的課堂授課這一培訓形式,因缺乏實體和現場感受,導致一線人員理解困難。實踐證明,現場培訓是提高班組職工技能水平,增強學習力、實踐力和創新力有效手段,“創先爭優”活動的培訓工作應著力于班組現場。培訓中要基于班組的條件、工作性質及班組職工的特點,有針對性的開展,使一些技能上的“小竅門”、“絕活”、操作工藝和技法由培訓者手把手傳授,就能被受訓者容易掌握。考慮職工在學習速度與基礎、經驗等個人差異,在班組建立技能傳授平臺,因人施教、避免重復,具有針對性地開展班組現場培訓,做到干什么、就學什么;缺什么,就補什么。
三、按“職業生涯線”合理使用激勵,增強學習主動性。
培訓工作的開展,難在把“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合理使用激勵,將為班組技能培訓提供動力。在企業,一線職工在技能上一般按照“初級工——中級工——高級工——技師——高級技師——專業技術帶頭人”的職業生涯線遞升,在班組技能培訓中,要循序漸進,開展多角度多種形式的評優創優激勵,以職工技能“職業生涯線“的步進為主,鼓勵職工每天進步一點,使職工技能得到提升,班組整體素質不斷增強。
職工技能的提高,它是長期培訓活動堅持的結果。強化組織、制度、物質、執行保障,將為班組技能培訓活動的開展提供“保駕”作用。健全組織機構,加強對班組技能培訓的領導,將能形成長期維護、系統推進的工作格局;建立促進班組技能培訓的領導,將能形成長期維護、系統推進的工作格局;建立促進班組技能培訓的制度,將保證班組技能培U}!在培訓計劃、機構、人員、考核等方面的實施落到實處;提供充足的物質,確保培訓經費的增加,強化執行,強力推進”缺什么學什么考什么”以考核為主要手段,提升執行力,技能培訓效果將不斷得到促進和提高。
四、抓好三個互補,提升班組成員整體素質。
有了合適的突破口,在工作中還應抓好三個互補,促進班組成員整體素質的提高。
1、管理互補。建立嚴格的培訓制度,做到“兩嚴”,即培訓管理嚴、檢查考核嚴,努力結合實際開展豐富多彩之有效的培訓活動,堅決避免形式主義使培訓工作流于形式。
2、能力互補。班組成員的技術水平、接受能力各不相同,在分配工作時,將技術嫻熟者與技術一般者、學習接受能力強者與弱者、勇于改革創新與富有實踐經驗者等不同類型的組員安排在同一項任務,取長補短,形成一個互幫、互學、互督、互進的“小氣候”,著力提高班組成員的整體素質。
3、方式互補。班組學習是一種常規培訓形式,要使這一傳統形式增添新意,使技能培訓常講常新,就要使日常的技能培訓和生產、安全、質量工作緊密結合起來,著重培養班組成員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能力及分析、處理異常的能力,把培養“一專多能、一共多藝”的復合型人才的標準落實到班組培訓中。
無論多大的企業,再好的企業,塔頂管理最終都要分解到塔基班組才能進行科學的管理,同樣,企業的“創先爭優”活動,班組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立足班組,常抓技能培訓學習,必將使職工業務技能和綜合素質得到更好的提高,有才既有德,我們班組建設水平才能勢本提升。
作為基層單位,該如何提高職工隊伍素質,我談幾點粗淺看法。
一、加大職工教育培訓與管理力度。
要在激烈的競爭中求的生存,實現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必須通過教育、培訓來提高職工素質,最大限度的開發職工潛能,使人力資本增值。要把職工素質培訓納入企業發展規劃,組織職工積極參加各類文化和專業技能培訓。培訓內容的設計我認為應做到以下三點:
1、要與企業的需求相吻合。我們電建公司在承建工程的過程中,深深感到最缺乏的就是經驗總結、成果積累,這就需要開闊的知識視野和較強的業務能力。今年以來,我們相繼開展了班組理論知識競賽、模擬線路實訓等活動,著重就職工各方面素質的進一步提高上作為重點開展工作。
2、要與企業的現狀相適應。如果職工感到培訓內容是一種理想,遠遠高于企業現狀,是企業不可能達到的狀態時,就會失去興趣。培訓內容要稍高于現狀,讓職工感覺通過努力是可以達到的。
3、要與職工的水平相對應。每個人的學歷、經歷、認識都不同,一方面要劃分不同層次的職工區別對待,使參加當次培訓的人員盡量處在同一水平,另一方面要視職工的層次安排與該層次職工的水平相對應的內容。
知識經濟時代已經到來,學習是這個時代對每一個人的要求,不管哪一個崗位的職工,面對千變萬化的技術課題,都要對自身的知識充實和更新,對新領域、新事物、新情況不斷加強學習和認識。
二、構筑學習平臺、考核待遇體系,促進職工成才。
教育培訓要取得好的效果,就要為職工構筑學習平臺,吸引職工廣泛參與。公司應鼓勵職工在搞好崗位培訓的基礎上,通過讀書自學、技能培訓、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等多種形式獲取知識,增長才干,在實踐中不斷充實自己。并且要堅持面向一線職工、立足班組建設,把職工的素質教育和企業的專業化、規范化、科學化管理結合起來,引導職工走上技能成才的道路。
1、樹立人才觀念,把職工的技能水平和崗位掛鉤。除了高學歷的人才,高級工人也是人才,是應用型、技能型人才,是將科學技術成果和先進技術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促進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對發揮領頭雁作用、對生產、技術改革上作出重大貢獻的高級技術工人給予獎勵,樹立當技術工人也能成才的觀念。同時在企業改革發展的過程中,要把職工的技能水平和崗位掛鉤,把職工的技能水平作為上崗的基本資格。
2、要把人才、技能要素,滲透到各種分配和工資待遇中去。落實工資待遇是提高職工技能水平的一個重要的環節。在實施中,重點突出崗位對技能水平的要求,體現專業技能水平在職工上崗、工資待遇中所占的份額,并結合企業的工資體制及經濟承受能力,不搞一個模式,要進行大膽的嘗試,拿出比較合理有效的方案來。把工資設計與技能水平相聯系,把職工的技能水平作為提高職工工資待遇的重要條件之一。
3、開展各種技能競賽和實訓,激發職工提高技能的積極性,調動職工獲取知識、提高技能的積極性,使公司上下形成一種崇尚知識、重視人才、愛崗敬業的良好風氣。通過這些活動,不僅弘揚了企業文化精神,陶冶了職工情操,同時也充分展示了廣大職工奉獻崗位,勇于進取的精神風貌,激發了全體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同時協力迎接新挑戰,促進企業更好建設。
三、以人為本,維護職工的學習權、發展權。
以人為本,就是要把“職工”作為管理活動的核心和最重要的資源,通過各種措施提高職工的能力,發揮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引導職工去實現預定的目標,體現對人的尊重、理解并極力實現人的全面發展。其主要內容包括以下幾點:
1、認識人。首先確定人的主導地位,圍繞著如何調動職工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去開展一切經營管理活動。因為,決定一個企業是否有良性發展能力的決定因素在于職工所擁有的知識、智慧、才能和技巧。職工才是生產管理活動的主體,是一切資源中最重要的資源。
2、發展人。智慧勞動者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革命的因素,充分發揮其作用,是基本出發點,組織開展各項工作是為了盡可能充分地發揮人的聰明才智,釋放其能,讓職工以最大的熱情和創造力投身到生產、管理中去,從而使職工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真正提高他們的工作生活質量。
3、尊重人。每個人,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職工,都具有獨立的的人格.都有做人的尊嚴和權力。每一個有尊嚴的人都會對自己有嚴格的要求,并且當他們的工作得到肯定與尊重時,他們會盡更大的努力去完成自己應盡的責任。
4、培養人。擁有一支高素質的職工隊伍對企業發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應把培育人、不斷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作為經常性的任務。在人才已經上升為第一生產力的知識經濟時代,知識的更新更加迅速,職工的崗位調整更加頻繁,終身教育已成為必然趨勢,學習和教育必將伴隨職工的職業生涯。職工素質不僅關系到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的提高,也制約和最終決定企業的發展前景。企業有責任、有義務維護職工的學習權、發展權,使得每個職工在知識經濟大潮中不至于因知識貧乏而落后。
四、強化思想政治工作,開展職業道德教育。
思想工作是生命線,企業在抓好職工技能素質的同時,也必須抓好職工的思想素質。強化思想政治工作、職業道德教育也是企業立身于經濟大潮中必須修好的一課。重視人才隊伍建設,才是企業發展壯大的不二選擇。
一、能提升企業的綜合競爭力。
企業的發展不僅僅是高科技、大規模的競爭,更是人才的競爭。因為人力因素是活的,沒有了人力資源,一切資源如同一灘死水,是發揮不出任何主動作用的。企業要以職工為主導,重視人才,發覺人才和充分利用人才,才能促進企業向更加深處發展和買進。因為一切的事物都是有人創造的,離開了人,我們的工作都將無法開展和運行。
二、能提高職工工作能力。
每一位職工進去公司及工作崗位都要經歷一個“了解——摸索——熟悉”的過程。職工的工作能力和職業素養都是后天培養和鍛煉出來的,而不是與生俱來的,就算再有天賦,沒有實際的工作環境和條件,都無法得到快速合理的發展和進步,所以每一位職工的能力素質都需要經過一個特定的環境培養才能成功和成型,提高職工的技能和素質,能極大的改善職工的工作習慣,提高職工的勝任日常工作和未來工作的能力,確保任何工作和任務的順利開展和完成,保質保量的完成既定的成果和目標。
三、能改善企業工作質量。
提高職工的工作能力,它的直接效果就是能促進企業產量、產品質量、管理服務的大幅提高,提高產品合格率,降低生產成本。同時,也能達到職工完成工作任務的滿足和責任感。職工的業務素質和能力與企業的效益密切相關。只有不斷的提高職工的能力和素質,才能保證企業的迅速發展和穩步推進,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能實現職工自我價值。
職工業務素質能力的提升,可以實現職工完成工作任務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充分激發職工的工作激情和創造性,以主人翁思想為企業的發展和建設出力。在企業中工作能力是為了滿足高級管理者的需求,能力強,職工的成就感就強,同時得到的薪金和報酬也就多。所以職工能力的提高,是實現職工自我價值的不要手段。
五、能提高團隊的凝聚力。
培訓作為提升職工素質能力的重要途徑,可以通過培訓廣泛的宣傳企業的文化和精神,提高職工的思想覺悟,增強團隊精神、凝聚力、核心競爭力合歸屬感,職工忘我的工作,以廠為家,以主人翁精神和意識為企業的發展和建設貢獻自己的聰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