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將傳統“半刀泥”刻劃技藝運用于榮昌陶創作中是榮昌陶創作發展、創新的有效途徑。由于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和沖擊,本土榮昌陶產業影響力逐漸弱化。圍繞傳統“半刀泥”刻劃技藝在榮昌陶創作中的運用展開思考實踐,基于多角度展開運用探究創新,達到推動“半刀泥”刻劃技藝在榮昌陶創作道路的新途徑,將榮昌陶傳統民族技藝文化發揚和傳承。
關鍵詞:榮昌陶;“半刀泥”;創新
“榮昌陶”泛指重慶榮昌地區生產的陶器,因為主要集中于安富街道(古名磁窯里)一帶,且藝術價值高,文化內涵深厚,因此從本質上體現了榮昌陶器的整體特征。近年,“榮昌陶制作技藝”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榮昌陶制作技藝的傳承和發展受到了各界關注。但是和其他三大名陶相比,榮昌陶技藝由于傳統技術的局限和現代設計的創新等問題亟待解決。因此,“半刀泥”刻劃技藝的創新運用,使其充分發揮藝術展示優勢的作用和價值,使榮昌陶藝術創新創作過程中融入“半刀泥”刻劃技藝,具有了實效性創作道路的新途徑。2019年重慶市工藝美術大師楊敏運用“半刀泥”刻劃技藝創作的榮昌陶作品《鶴鳴九皋》獲中國工藝美術博覽會首屆“百鶴杯”工藝美術藝術設計創新大賽“金鼎獎”,該獎項是中國工藝美術最高獎項,其獲獎評語:彰顯時代文化成就、代表國家藝術形象,展現工美藝術頂尖水平的工藝美術優秀作品。足以證明半刀泥”技藝在榮昌陶創作創新中的運用具有現實意義。
一、“半刀泥”刻劃技藝
(一)“半刀泥”刻劃技藝的概念
陶瓷技法中的“半刀泥”刻劃技藝,在許多產陶瓷的窯口都有出現,以景德鎮宋代影青瓷表現較為突出,已有千年歷史。似美玉般精美的影青瓷,以刻花、劃花、剔花、印花技法雕刻出花紋后,施影青釉經高溫燒成。傳統“半刀泥”刻劃技藝是通過刻刀在陶瓷坯體表面刻劃紋樣進行裝飾陶瓷的一種特種陶瓷工藝。
(二)“半刀泥”刻劃技藝的特色
“半刀泥”刻劃技藝雕刻中的“斜刀之美”的線條。就像國畫大家繪畫一樣,通過雕刻中用刀的拿捏力道,跟隨氣力線條的走向、曲折、停頓、抑揚、疏密等變化,讓陶瓷作品紋樣具有行云流水,西子湖水之境。通過鐵質的小刻刀 , 在干燥的坯體上像用毛筆筆法一樣,刻劃成深淺有別的凹面與線,通過凹面和線來組成花紋,經高溫燒成陶瓷。
二、“半刀泥”刻劃技藝在榮昌陶創作中的運用
(一)“半刀泥”刻劃技藝在榮昌陶創作創新中的運用,體現了我國的“半刀泥”刻劃技藝適應各類陶瓷材質的多樣性,很好的刻劃出來富含吉祥喜慶寓意的題材、反映勞動人民美好生活意愿的題材傳說和寓言故事的題材、歌頌祖國大好河山和名勝古跡的題材等。同時,借鑒石雕,木雕、磚雕等常用的圖案構圖,并從玉雕、青銅、版畫等藝術類型中汲取養分。將形式多樣的構圖,豐富多彩的題材和內容被運用到榮昌陶創作中,體現了陶瓷創作中的一個嶄新的創作思路。
(二)由于“半刀泥”刻劃技藝的基本手法是淺浮雕,所以,“半刀泥”刻劃技藝家通過各種方式在三維空間中進行藝術創作和表達,以點、線、面為三種基本元素將為二維的線條和塊面進行排列組合轉化為空間立體的表現形態,得到形式各異、生動多彩的“半刀泥”雕刻圖案。
三、“半刀泥”刻劃技藝在榮昌陶創作中的必要性
重慶榮昌陶最近幾年來,產品層次偏低,因為榮昌陶在制作陶瓷的歷史上主要是民營陶窯,所以生產日常陶器用品成為榮昌陶的一個重要特點。其中的典型器形泡菜壇子,燒酒罐子一度成為榮昌陶的代名詞。“半刀泥”刻劃技藝可以提升榮昌陶在工藝品和藝術品市場的地位,具有積極作用,不僅能夠推動榮昌陶藝術品的發展,同時能夠促進榮昌陶產業發展。
四、“半刀泥”刻劃技藝在榮昌陶創作創新設計中的多角度運用
重慶榮昌陶的陶瓷工匠們通過中國將傳統繪畫中筆墨元素進行概括提煉與榮昌陶的陶瓷裝飾手法相融合,為重慶榮昌陶發展與創作提供了具有創意特征的裝飾技法表達。這種裝飾技法是一種重要的陶瓷語言形式,通過陶瓷刻刀用輕重深淺就能夠很好地塑造榮昌陶中的人物、動植物、建筑等紋樣,使陶瓷作品更加生動。同時,這種裝飾技法也更好地抒發了設計師的創作情感。因此,一件優秀的榮昌陶現代作品,大眾能夠透過陶瓷紋樣的深淺變化感受到陶瓷裝飾畫面氣氛。又能夠通過對經典榮昌陶作品的裝飾紋樣進行鑒賞,發現重慶榮昌陶的藝術價值,以及重慶陶瓷刻劃工藝的運用意義。
重慶榮昌陶的工匠們進而在榮昌陶創作過程中,對陶瓷表面采用的刻劃裝飾技法和傳統繪畫中的筆墨語言運用自如,為重慶榮昌陶創作者們提供了新型的陶瓷創作的裝飾手法。
在中國繪畫藝術發展過程中,畫面中空間留白是繪畫藝術中主要表現形式。作者在榮昌陶制作過程中,通過將“半刀泥”刻劃技藝與榮昌陶的融合更加通融一致,通過重慶榮昌陶誘發大眾的藝術想象力,陶瓷裝飾畫面的虛實相生提升了榮昌陶的藝術性。
重慶榮昌陶在創作設計過程中講究構圖的意境,即通過營造繪畫構圖的畫面,使觀眾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進而激發了情感的交互與共鳴,感受到重慶榮昌陶作品中悠然自得,充分體現了重慶榮昌陶中“半刀泥”刻劃技藝應用的特色及魅力。
通過用國畫中筆墨線條塑造榮昌陶中的圖案,使得重慶榮昌陶陶瓷畫面無拘無束,創新了傳統榮昌陶中的裝飾表達,使我們感受到了筆墨的藝術效果和表現力,通過刻刀刻劃渲染了濃厚的藝術氛圍,將重慶榮昌陶裝飾呈現得更加精致。筆墨在重慶榮昌陶造型中的運用將傳統筆墨元素融入重慶榮昌陶中,離不開陶瓷創作者的構思和努力,也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揚。
結語:傳統“半刀泥”刻劃技藝與榮昌陶的結合實際上是陶瓷工業與繪畫藝術的結合,是重慶榮昌陶探索走向藝術化市場化的新途徑。當今經濟發展形勢下,重慶榮昌陶的發展要將“半刀泥”刻劃技藝、各種技藝與榮昌陶創新相結合才能創作出具有西南地區文化特色的榮昌陶藝術品及工藝品。
參考文獻:
[1]黃賣九 . 談薄胎燈具素面 “ 半刀泥” 刻花 . 景德鎮陶瓷.1989.3
[2]鐘振華.“半刀泥”之審美及適用范圍.中國陶瓷.2012.3
[3]程雪英榮昌陶器制作技藝傳承發展策略研究.美與時代(上).2016.10
作者簡介:
楊敏(1989年-),男,漢,進賢人,碩士,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陶瓷裝飾設計研究。
基金項目:本文系榮昌區區級精品人才項目《榮昌陶傳統技藝恢復與創新工作室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