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興淵
(江西科技學院,江西 南昌 330098)
中華民族擁有五千年的發展歷史,在數千年的孕育積累以及傳承發展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在悠久燦爛的文化體系中,包含大量服裝設計元素,是民族文化中值得傳承發揚的財富與精髓,不管是在過去還是在未來,都有著極高的利用價值。值得一提的是,豐富多彩的傳統工藝元素能夠為服裝設計理念的實踐創新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參考。服裝設計人員應該積極融入深刻寓意和民族情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時尚潮流和外部形態,更不是摘抄模仿,應將傳統工藝元素巧妙地融入服裝設計,傳遞傳統文化中的深厚情感,豐富服裝設計的素材[1-2]。
我國的傳統工藝元素題材多樣,包含了豐富而深刻的內涵,憑借獨特的東方文化魅力,在世界藝術體系中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悠久的歷史傳承、深厚的文化底蘊造就了藝術領域的偉大奇觀,這對于人們來說是非常寶貴的文化與精神財富。傳統工藝元素體現在一系列豐富而又生動的傳統工藝作品中,比如印花、陶瓷、剪紙、刺繡、青銅器、泥塑等。這些優秀的傳統工藝本身就是一種非常獨特生動的藝術與民族語言,可以通過對藝術元素和民族文化的提取,為藝術設計和藝術創造提供強大的動力。在數千年的文化傳承中,帶有中國特色的傳統工藝元素不勝枚舉。針對這些傳統工藝元素,人們需要做的就是認真挖掘和合理利用,然后把這些元素通過恰當的組合,結合服裝設計要求融入到設計作品中。在這一過程中,人們需要明確的是,服裝是最終的藝術,外在形式是對設計結果的一種表現,而要讓服裝作品富有生命力,就要在其中融入豐富的精神內涵,融入傳統工藝元素是非常必要的。雖然人們可以從西方的服裝設計中吸收借鑒流行趨勢,但是不能一味著眼于西方,應該從本民族文化建設角度出發,不斷吸收民族營養,設計出帶有濃郁東方風情和中國特色的服裝作品。
在對諸多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進行客觀分析和綜合考量后發現,這些優秀作品的共同點就是都關注傳統文化和現代時尚的巧妙結合。中國傳統工藝元素就是我國藝術文化體系中的精髓,在服裝設計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怎樣將這些傳統工藝元素及其深刻內涵融入服裝設計,用現代觀念體現傳統文化的時代精神,是服裝設計事業改革發展中必須重點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不管是哪個民族的文化,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都會和其他民族文化碰撞融合,所以在服裝設計中吸收傳統元素是必須的,一方面能夠為文化傳播提供有效途徑,使得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在新時期仍舊綻放光芒,推動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另一方面能夠助推中國服裝的特色化設計,提高服裝設計人員的創新能力,加快服裝設計行業改革發展的步伐,在傳統和現代的碰撞中獲得更大的發展動力[3-4]。總而言之,傳統工藝元素和服裝設計的融合是文化發展和服裝設計創新的必然選擇,只有不斷改善二者的融合效果,才能創作出更多優秀的服裝設計作品,培養出更多具備民族精神和傳統文化素養的服裝設計人才。
中國傳統元素是藝術文化的精髓,在服裝設計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表達個性美的手段。在大量中國元素中,傳統面料、色彩、圖案工藝等都是能夠彰顯中國特色的元素。(1)傳統面料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面料是服裝的物質基礎,決定服裝設計的款式風格。伴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大量新型面料給服裝設計帶來了極大的想象和創新空間,盡管如此,傳統面料的獨特性仍舊是不可替代的。比如絲綢、麻、綾緞、藍印花布等,都是帶有中國特色的面料,能夠在現代服裝設計中體現民族風情、增加文化底蘊。例如,絲綢非常柔軟、細膩和飄逸,可以把女性的柔美曲線體現出來,也能夠讓制作出來的服裝具有華麗感,深受設計人員的青睞。(2)傳統色彩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色彩通常是首先進入人們視野的,可憑借不同的色彩形式和色彩程度影響人的情感。比如紅色代表熱情,綠色代表健康,黃色代表富貴,藍色代表寧靜。民族化的色彩搭配在服裝設計中有著非常廣泛的運用。在如今的國際時尚舞臺,提及紅色,人們就會想到中國。其中,紅色與綠色在中國傳統服飾中的應用最為廣泛,而黃色曾經是皇帝專用色,給人華貴高雅的感覺。(3)傳統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傳統圖案是中國古老的藝術形式,有著極大的歷史跨度,是現代圖案設計的源頭,也給當代的服裝設計帶來了啟發。把中國傳統圖案融入服裝設計中,可以增加文化內涵、傳達特定的思想和情感。比如當代服裝設計中運用了牡丹花、龍鳳紋、纏枝花等傳統圖案,借助刺繡、印染、手繪、編織等不同工藝手法把圖案裝飾在服裝中,體現東方神韻以及獨特的意境。(4)傳統工藝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傳統服裝工藝是手工藝與機械工藝的結合,將其融入現代服裝設計,可以彰顯品位。比如把鑲、嵌、滾、盤、繡等工藝應用到服裝設計中,可以增加時尚點綴。通過對這些工藝技術的運用,可以融入服裝設計中,改變設計的單一性,凸顯東方韻味。
教育是培養優秀服裝設計人才、推動服裝設計行業穩定持續發展的動力源泉。為推動傳統工藝元素在服裝設計中的創新應用、滿足服裝設計創新發展的要求,需從教育層面出發加強對學生的傳統文化教育,創設濃郁的傳統文化氛圍,讓學生在接受文化熏陶的過程中,主動將大量傳統工藝元素融入現代服飾設計中。服裝學院在實際教學中,開始將大量傳統工藝元素融入學習體系,引導學生對傳統工藝元素和傳統服飾文化的專業知識進行學習,目的就是讓學生在步入工作崗位前儲備必要的傳統文化知識。服裝設計類專業的學生存在歷史文化知識基礎薄弱的不足,于是在教育改革過程中,必須從歷史文化的系統性學習著手,增進學生對基礎知識以及專業技能的學習,帶領學生深入解讀傳統文化內涵,通過深化學生的文化涵養與文化情感,促使學生把豐富的傳統文化元素和傳統工藝元素應用到服裝設計中。學校可以增設“中國文化史”“中國服裝史”“中國藝術史”等課程,滿足學生的課程與文化學習需求。另外,學校可以定期組織服裝設計比賽活動,以賽促教,讓學生在比賽中發現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在和他人溝通交流的過程中掌握將傳統工藝元素應用于服裝設計中的經驗和技巧。當然,教師也要鼓勵學生主動參與校外甚至是全國性的服裝設計比賽,鼓勵學生提煉傳統工藝元素和傳統文化精髓,在服裝設計中把傳統文化和時代精神結合起來。
優秀的服裝設計人才不能只懂得設計專業的知識和技巧,還應該對傳統文化有極強的分析和駕馭能力。設計人員自身掌握的文化知識是設計創新發展的根基,文化底蘊越深厚,越有助于服裝設計層次和境界的提升。隨著服裝設計人員文化涵養的提高,設計素養也可以得到極大程度的提升。服裝設計不僅是文化和精神的融合,還是服裝語言的表達。設計人員如果不能積極調動自身的文化儲備,將會給設計活動帶來極大的影響。當然,服裝設計并非只是簡單地把色彩、材料、圖案疊加起來,而是要實現傳統文化精神和設計師靈魂的結合,在設計中融入設計人員的文化感悟,彰顯民族文化的獨特魅力。面對強烈的西方文化沖擊,設計人員不能在設計活動中迷失自我,應該靜心探究,積極學習傳統文化,分析傳統工藝元素和服裝設計的最佳融合方法,從而為現代化以及傳統化服裝設計的融合奠定基礎,保證服裝設計的質量。
服裝設計市場在不斷地發展和壯大,國內外的競爭日益激烈。想要在世界潮流中站穩腳跟,就需要擁有自己的品牌,同時擁有獨樹一幟的設計風格。品牌在當代社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不斷擴大品牌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才能贏得更多消費者的信賴。中國服裝設計要走向世界,就必須打造世界級服裝品牌,將傳統文化和現代服裝設計結合起來,設計出帶有中國特色與中國風格的服裝作品,提高服裝行業在世界上的影響力與競爭力,將中國風刮向世界[5]。傳統工藝元素類別多樣、內容豐富,將其應用到服裝設計中,形成獨特的風格并建立具有影響力的品牌是有很大難度的。設計人員必須有開放兼容的胸懷,把前衛的時尚元素和民族元素結合起來,把中國的傳統工藝元素推向世界。當然,在應用傳統工藝元素的過程中,也需要進行適當的改良和創新,賦予其新的形式和變化,才會產生另一番韻味,保證傳統工藝元素的利用效果。
在全球化趨勢日益強化的背景下,我國和世界的聯系日益緊密,在服裝設計方面開始融入大量的西方服飾元素。這是文化交融的重要成果,對于服裝設計的創新來說有一定的推動作用。但是,只關注西方潮流元素的融入而忽視本民族的獨特文化,會給民族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也無法創作出凸顯時代特色和本民族風格的獨特服裝設計作品。因此,為了解決當前服裝設計中民族元素缺失的問題,設計人員應該開拓思路,樹立民族意識,主動傳承民族文化精髓,將傳統工藝元素融入服裝設計中,滿足日益發展的服裝設計創新要求,在繼承傳統以及創新改革中尋求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