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佩琪
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發展的階梯,為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不竭動力。科技創新在經濟、社會、文化等領域發揮的重要作用顯得尤為突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自身亟需通過創新發展解決現行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科技創新背景下如何應對信息時代的挑戰,如何完善、精確、全面提高高校科研管理效率,如何科學合理最大化將科研成果轉化等等,是擺在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面前的一系列迫在眉睫的重要問題。
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科學技術的發展創新滲透于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等各個方面,與之而來的是一系列管理創新變革,極大地促進了高校科研管理的創新發展,對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帶來了技術層面和服務層面的新挑戰。與此同時,高校科研管理創新對經濟、社會、文化發展產生著重要影響。高校科研管理創新是加強學科建設、培養高校科研人才、科研團隊、提高高校學術整體實力的一項重要舉措,需要高校科研管理工作根據高校自身學術和專業優勢,結合新形勢下的科技創新背景,提出適用于高校自身的科研宏觀政策和決策,進行實質性的創新,有效促進高校科研活動合理、有序、規范開展。
基于科技創新的機遇與挑戰,高校科研管理創新必須深入提升高校科研管理理念,強化科研服務意識,加強高校與政府、企業的協同合作,促進科研成果轉化,加強科研、財務等相關部門協調,打造一體化高校科研管理創新體系和機制,加快推進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促使高校科研群體源源不斷地創造出具有理論價值和實際應用價值的科研成果,為科研項目的開展提供良好的硬性條件和軟性條件,保證高校科研工作健康、可持續地順利展開,提高高校學科建設和促進高校長遠發展。
對科研管理目標和計劃的過分追求,片面追求高校的國家和省部級課題申報成果、SCI、SSCI、EI、CSSCI 等重要期刊發表的學術成果等,在鼓勵、指導、培養高校科研工作者如何可持續、健康積極投入到科研工作中方面做得差強人意,高校科研管理理念相對落后,欠缺科研服務意識,尤其是以科研人員為本的管理方式、服務意識有待加強,主要表現在高校科研管理決策者缺少與一線高校科研人員交流溝通,很少設身處地為科研人員解決科研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和困難,在科研工作人員的科研課題申報、科研經費使用等實際科研操作層面未給予充分地協助和關注。在執行層面上,高校科研管理者往往在科研政策、科研規范、通知等方面扮演著上傳下達的角色,科研動態信息也未能充分地使每一個高校科研人員及時掌握。
我國高度重視“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并將其作為戰略核心,就是要通過創新引領發展,通過創新塑造發展,通過創新驅動發展。科技創新只有與社會經濟活動有機融合,才能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才能促進發展方式的轉換,才能為社會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科研經費投入規模大、科研理論成果增速快與科研成果應用性、實用性不足、產業化轉化率低、經濟產出少是當前高校科研工作面臨的尷尬境地。
以專利成果轉化為例,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發布的《2018 年中國專利調查報告》顯示:我國有效專利實施率為52.6%,企業專利實施率達到63.2%,高校僅為12.3%;我國有效專利的產業化率總體為36.3%,企業產業化率達到46.0%,高校僅為2.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高校無論是在專利實施與產業轉化方面均遠遠落后社會平均水平。這無疑是對大量科研投入的巨大浪費。
造成這種現狀的原因無疑是多方面的,但是科研經費投資主體對評價目標的差異性追求是主要原因。高校科研項目中的縱向項目(以政府為投資主體的項目)重視流程管理,即項目立項、中期成果、經費檢查以及結項成果驗收等分階段進行目標考核,橫向項目(以企業為投資主體的項目)則是以合同目的實現為標準,而非論文、專利等成果本身。縱向項目缺乏市場導向,橫向項目弱化理論研究,都不能充分實現科技與經濟、科技與市場的良性互動。
科研管理理念是科研管理的管理思想、管理宗旨、管理意識等一整套觀念性因素的綜合。
高校應抓住科技創新機遇,積極提升科研管理理念,實現從單純強調管理到管理與服務并重的轉化,樹立管理的目的在于促進科技研發,服務的目的在于加快科研市場化的工作理念。以高校科研一線研究人員和研究型教師為中心,強化科研服務意識,給予高校科研人員科研獎勵、科研政策等方面的資助和人文性關懷,激發科研人員在科研領域發揮最大科研潛能,保持其在科研活動中的積極性、創造性和能動性。科研管理人員應主動征集一線科研人員的意見和建議,及時完善和修正科研管理制度,切實性解決科研管理中科研信息資源共享、成果申報和轉化等方面所存在的問題,營造出以人為本、秩序規范、科研條件優越的舒適科研氛圍。
高校科技管理工作是涉及到科技成果產、學、研各個環節,也必然牽涉到高校基層教學部門與相應行政管理部門。高校應樹立科研管理工作校內一盤棋的思想,形成各部門通力合作,一體化運轉的現代科研管理體系。
一體化現代科研體系的形成離不開科學的科研經費管理制度、財務報銷制度的完善,提高科研經費的使用效能,最大限度滿足一線高校科研工作需要,實現高校科研經費管理完善化、高效化和合理化。高校科研管理創新可以結合科研人員出差地的經濟狀況、物價水平和實際科研情況,客觀制定出完善并適合于一線高校科研人員的差旅費、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補助等政策。積極爭取地方稅務政策向科技研發工作的傾斜,實現稅收的減免,適當提高稅收返成比例,通過稅收反哺科技研發,激發科研工作動力,提升科研水平,加快科技成果市場化轉化節奏。簡化政府購買科研儀器設備流程,加強和國有資產管理部門的溝通,加快推進科研儀器設備投入到一線科研工作。加強和國際交流合作部門的溝通,簡化高校科研人員出國學術交流的審批流程,積極鼓勵高校科研人員與國外高校在專業科研領域進行深度合作、創新,提升高校自身科研水準和國際化水平。
3.3.1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資源網絡化
高校科研管理網站應努力抓住信息時代發展的良好態勢,將科研管理信息資源網絡化擺在第一位置,全面整合、準確發布科研信息資源,充分發揮科研資源的最大化效益,切實提高科研管理服務質量,為廣大高校科研一線教師獲取、共享高校科技成果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務。高校應將科技管理法規、項目申請指南、科研成果介紹、科研經費使用情況、高校重點學科建設和重點實驗室建設等科研動態以及進展信息作為重點內容及時發布。同時充分利用科技管理網站受眾面廣,信息反應靈敏的特點,深入開展科研服務工作,延伸服務工作觸角,實現信息資源網絡化。
3.3.2 加強自動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使用
自動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統,就是以科研管理對象為目標,以科研管理規定為要求,分階段、分步驟的實現科研管理目標遞進式實現的自動化信息系統。高校科研自動化科研管理信息系統的開發和使用,有利于促進高校科研信息管理的規范化,有利于提高管理工作效率,有利于實現高校科研資源整合的集約化。該信息系統應該既能滿足高校科研人員申報、處理日常事務數據,又能滿足科研管理人員綜合分析動態性科研信息;應該既能滿足科研成果實現前的流程管理,又能滿足成果實現后的成果轉化需求。真正做到既是一個管理應用平臺,又是一個推廣服務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