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潤亞,梁巖鴻,龐春花,陳花
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研究*
李潤亞,梁巖鴻,龐春花,陳花
(山西師范大學現代文理學院,山西 臨汾 041000)
大學生創新創業是近年來高等學校關注的研究課題和研究熱點。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是通過校內要素和校外要素的協同互動、協同培育,達到協同育人、目的育人模式。在協同育人模式運行的過程中,各個要素都得到了發展,取得了互利共贏的效果。
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目的育人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推動各行各業進入“雙創時代”。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也是中華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稟賦,充分說明了創新的重要性。解釋了一個現象是創新,歸納出一條規律是創新,提出一個假說是創新,發現了一個新品種是創新,找出了一種解決問題的新方法是創新。創新無處不在,創新帶動創業。創新創業滲透在日常生活中。大學生作為有知識有激情的特殊群體,是創新創業的主力軍。大學生創新創業也成為近年來高等學校關注的研究課題和研究熱點。大學生之所以關注創新創業,主要是由于當代社會大學生就業壓力大,就業環境差,就業難,大學生畢業后很難找到能夠滿足自我發展的工作。所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意識到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重要性。近年來大學生創新創業基本理論、產學研合作等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是,在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的模式探索與實踐等方面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將協同創新、協同創業、協同育人的理念引入到高校創新創業教育中,通過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指高等學校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高等學校的校內輔導員、專業教師、學團組織、創業導師等,聯合家長、校友、用人單位的專業指導教師和其他校外單位的創業導師等協調配合,共同促進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的育人模式。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是一種創新形式,大學生既可以接受校內專業教師、創業導師的指導,還可以接受校外創業導師的指導。同時還可以得到校內輔導員、學團組織的幫助,也可以享受校友資源和家長群體資源的幫助。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初期,學生的創新創業目的還不是很明確,還沒有成熟的創新創業思路,還沒有嫻熟的創新創業技術,應該以校內資源為主,在輔導員、專業教師、學團組織、校內導師的指導下,充實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理清學生的創新創業思路。在大學生創新創業成熟期,學生的創新創業目的已經非常明確,創新創業思路已經非常清晰,已經具備嫻熟的創新創業技術。創新創業成熟期的學生需要的是政策、資金、環境等資源的支持。這個時候應該充分調動校外資源的積極性,通過家長、校友、校外導師等資源幫助學生實現創新創業的夢想。也就是說,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是通過校內校外資源共享,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協同育人的有效模式。
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的構成要素包括高等學校的校內資源要素和地方、企業、社區等校外資源要素。
輔導員是高等學校學生管理、學生服務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也是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中的骨干力量。輔導員不僅承擔著學生日常的事務管理工作、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時也擔負著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的組織、指導和教育工作。在管理學生、服務學生、指導學生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專業教師是高等學校對大學生進行專業提升教學的教師。大學生創新創業要與自己的專業融合,離不開自己的專業。因此,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離不開專業能力的提升,也就是說離不開專業教師的教學。專業教師在教材分析時既要分析教材中的知識點、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以及知識的結構框架,還要分析教材中創新創業教育的內容和元素,在專業知識傳授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學團組織包括學生會、團委、黨支部、班委、社團等,是高等學校學生自己管理、自己服務、自己教育的主要組織,是高等學校學生活動的組織者、策劃者和實施者。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也屬于學生活動,學團組織也有義務和責任組織創新創業活動。學團組織在組織學生參與創新創業活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高等學校的校內創業導師是高等學校承擔大學生創業指導、就業指導、上崗指導的教師。高等學校的校內創業導師既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教師,也是用人單位的兼職工作人員,一般都有用人單位工作和合作的經歷,對用人單位的工作非常熟悉。在參與大學生創新創業指導的過程中,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大學生家長是大學生教育的家庭資源,是大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的最堅強后盾和最無私的奉獻者。家長想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想讓子女畢業后找到好的工作。但是,家長把子女送入大學校門之后,對于學校如何培養自己的子女是不清楚的。對學校的人才培養體系和模式等知之甚少,參與甚淺,對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參與的也少。基于這種情況,創新創業部應該調動大學生家長的龐大資源,在大學生家長中選擇一部分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有利的資源,參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指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校友是高等學校往年畢業的學生,是大學生人才培養體系中一支重要的師資力量,也是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主力軍。校友作為學校培養的畢業生,對學校有著深厚的感激之情,對學校的在校大學生也有著很強的兄弟之情。創新創業部應該充分調動學校的校友資源,選擇一部分對學生的創新創業發展有利的校友資源,擔任大學生的人生導師,指導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校外創業導師是指地方、企業、社區等校外單位承擔大學生創業指導、就業指導、上崗指導的專業人士。校外創業導師一般是高等學校聘任的兼職導師。校外創業導師是在完成本職工作的基礎上,在高等學校參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指導,提升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達到協同育人的目的。
大學生創新創業協同育人模式是通過校內資源要素和校外資源要素的協同互動、協同培育,達到協同育人目的育人模式。在協同育人模式運行的過程中,各個要素都得到了發展,取得了互利共贏的效果。
對于大學生來說,學生的就業觀念發生了轉變,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了提升,學生的就業率得到了增高。正如學生所說:“我是一個不自信的女孩,通過參加創新創業活動,我有了自信心。我認為只要自己努力,就有收獲。現在大學生畢業后找工作很難,我們家又在農村,畢業后更難找工作。通過參加創新創業活動,我的就業觀念發生了轉變。我現在不發愁找工作了,我認為不是找不下工作,而是自己對工作的期望值太高。”
對于高等學校來說,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得到了優化,學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得到了提高。正如創新創業部的一位老師所說:“通過創新創業活動的開展,積累了創新創業活動的經驗,完善了創新創業活動方案,優化了創新創業教育模式。”
對于輔導員來說,輔導員的創新創業指導能力得到了提高,與學生的親和力得到了加強,輔導員的幸福指數提升。正如輔導員所說:“參加創新創業活動的學生,生活的非常充實,對未來充滿了希望。我作為輔導員,主要是服務于學生,但是在與學生接觸的過程中,也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在參與中自己也知道了很多創新創業的知識,增強了自己的指導能力。”
對于專業教師來說,專業教師的教學思路拓寬,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專業得到了發展。正如專業教師所說:“以前教學的時候,只是為了教而教。現在教學的過程中,時刻注意著教材中思政元素和創新創業元素的挖掘,教學效果提高了,學生的積極性提高了,自己的職業效能感也提高了。自己的專業也得到了發展,自己教學的積極性也提高了。感覺到教學是幸福的,是有意義的。”
對于創業導師來說,不論是校內創業導師還是校外創業導師,都獲得了創業指導的經歷,積累了創業指導的經驗,提升了創業指導的專業能力。正如創業導師所說:“通過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我在學校的地位也得到了提高,自己除了上課,其他的時間都在指導學生,和青春陽光的學生在一起自己也感覺到青春。通過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我的專業技術也有了用武之地,除了上班,其他的時間去指導大學生,自己感覺到還能給大學生講課,真的了不起。”
對于家長來說,清楚了子女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方案,參與了子女的成長成才過程。正如家長所說:“通過指導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我感覺到和孩子的距離很近。既參與了孩子的成長過程,也見證了孩子的成長過程,再累都感覺是幸福的。”
對于校友來說,密切了和學校的關系,增加了對學校感恩的機會,增強了自己的工作效能感和幸福感。正如校友所說:“回到母校參與學生的創新創業活動指導,既榮幸又激動。榮幸的是作為大學生的指導教師回到自己曾經學習的地方,激動的是自己的努力得到了母校的認可。”
G647.38
A
10.15913/j.cnki.kjycx.2020.08.017
2095-6835(2020)08-0046-02
山西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2018年度課題(編號:GH-18193)資助;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編號:20198516)資助
李潤亞(1990—),山西臨汾人,主要從事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方面的研究。
〔編輯:嚴麗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