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潤明
音像電子出版業的數字出版轉型升級,從相加到真正完全相融還有著不小的距離,在技術創新、編輯創新、理念創新上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音像電子出版社要努力打通關節,疏通堵點,破除阻力,早日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
“法信”平臺是人民法院電子音像出版社開發的一款數字化產品,在為全國法院提供在線調解、遠程審判與訴訟服務方面發揮出了非常強大的實用功能。“法信”平臺的廣泛推廣,啟示音像電子出版業從策劃數字產品開始之初就要把知識服務作為重要使命,要整合海量知識資源并進行加工分類、智能推送,讓用戶快速準確得到這些資源。需要注意的是音像電子出版開展知識服務不能簡單地將數據匯總,而要針對用戶實際需求進行有側重地提煉和篩選,要加強用戶的參與感,要倡導用戶之間有問有答,出版社要根據用戶的需求變化及時調整完善作品,要最大化縮短出版社和用戶的距離,使知識服務有用有趣。
同傳統出版相比,數字出版產業鏈是多維的,音像電子出版要從自身實際出發,跳出傳統光盤出版的桎梏,如成都音像出版社的“天府TV”、時代新媒出版社的“時光流影”、人民衛生電子音像出版社的專業慕課平臺以及人民交通出版社的“駕校一點通”都給了我們很大的啟發,音像電子出版社可以從內容提供、平臺服務、網絡運營等多個角度參與數字出版。
據統計,現在“得到”App 用戶量已超過3 500萬。“得到”通過內容生產者創造內容,然后進行內容組織、管理、個性化分,最終提供到銷售平臺,通過訂閱專欄、每天聽本書、大師課、精品課等產品,完成內容的互動,形成個閉環,從而實現獲利。音像電子出版要學習“得到”利用好用大數據技術給用戶畫像,并為之開發多元化的產品,并且產品間形成聯結,發揮協同效應。也要善于開展社群營銷,通過點對點的直接傳播,加強同用戶的互動,提升用戶讓渡價值,發揮品牌傳播優勢,進一步提升整體出版產品銷量。
音像電子出版社進行數字化轉型,要把光盤中的內容轉換為數字產品并不難,難的是數字化轉型后要讓用戶通過新推出的產品找到其背后一個個能解決各種難點、問題的活生生專家、朋友。音像電子出版社在策劃選題之初要樹立產品與用戶的黏性和互動的意識,可以嘗試從交互式與多媒體體驗產品著手,這其中可以學習一下兄弟出版單位的成功作法。如人衛出版社以其權威優質內容為基礎資源,面向廣大醫務工作者和普通用戶推出《臨床助手》《用藥助手》《中醫助手》,從而幫助用戶臨床決策參考和合理用藥;人民交通出版社依托自己在交通領域的獨特優勢構建了《智能航運》,有效保障船舶航行安全,也為未來遠程智控船舶奠定了基礎。這些出版單位推出的數字產品由于解決了傳統產品存在的痛點和難點,并且在功能上和性能上遠遠優于、超越傳統內容產品的單一功能,并集成和取代了同類產品,通過利益讓渡和對用戶讓利的形式獲得了市場的認可。
除了產品本身,在產品交付方式上,也要圍繞用戶互動進行轉型。過去,音像電子出版社同用戶的關系只能依托光盤,就是出版社把編輯整理過的錄音錄像、數據信息刻錄或拷貝進光盤,再批量生產上市發行,然后由用戶借助各種設備通過點擊播放獲取所需內容。在此之后,就沒有后續的反饋了。用戶將產品拿到手之后,看沒看,聽沒聽,對音像電子產品的內容掌握了多少,出版社無法掌握。這就造成了編輯與用戶的脫節,用戶黏性降低,后續銷售無法跟進。而真正意義上的數字出版是把知識服務交付給用戶后,還會進一步跟蹤用戶的切身體驗,了解用戶是否喜歡看、愿意聽,是否用得上。用戶的獲得感、體驗感強,才會產生該產品值得購買的想法,才會持續購買出版社的其他產品。音像電子出版社在數字化轉型過程中,應該站在產品生產的頂端,“俯視”整個產業鏈,挖掘產品背后的資源,實現多業態開發。要通過優質的數字化產品吸引匯聚海量用戶,形成領域入口,以此完成不賣光盤賣知識、賣內容、賣服務、賣閱讀功能、賣閱讀解決方案的數字化轉型升級。
線上銷售持續性時間長,且時間越長,效果會越來越好,而且線上銷售突破地域和時空限制,用戶的購買行為將更為便捷,這將會徹底突破傳統光盤發行限制。盡管線上銷售優勢明顯,音像電子出版社開展線上銷售也不能盲目跟風,要充分考慮到本社產品特點、用戶群體,同時也要考慮好產品同網絡、手機、手持移動服務終端應用的匹配度,還要注意線上銷售與線下銷售結合,不能偏一廢全。音像電子出版社在拓展線上銷售渠道時要對拳頭產品及現有發行渠道進行細致梳理,如有可能要多整合并打造出適合線上銷售的平臺。最近幾年來,北師大音像電子出版社的“工程師爸爸”音頻在線分銷渠道、山東電子音像出版社的電教系統銷售通道及數字資源網絡平臺就很成功。再有,音像電子出版社也可以嘗試同各大網絡音頻平臺強化合作,現在很多出版社同喜馬拉雅合作的官方電臺已實現了穩定盈利。
開展線上銷售除了打通渠道外,也要注重提升用戶的消費體驗,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如中華書局“云國學”在線教育平臺就是以用戶需求為導向,以數字產品為出發點,以優質的國學教育資源為核心,以技術平臺為支撐,為客戶提供多端學習場景,包括PC 端、App 和微信端,并通過錄播、直播、在線答疑等多種學習形式,構建了一個完整的在線教育學習閉環,讓用戶在“學習環”中擁有獨特的學習體驗。編輯人員與用戶持續互動,在討論答疑模式中,使產品內容不斷打磨,更加精準化。
另外,音像電子出版社可以和圖書出版社一道通過讀者俱樂部、讀書會、網上社群等手段使用戶沉淀下來,也可以通過與政府或單位合作,對某一行業的從業人員進行統一培訓,來擴大影響力進而獲取客戶。然后用書評、簡書、分享文章、辦講座等各種手段,把產品推送給作者,跳過“尋找”“認識”“了解”階段,直接進入購買環節。而且這種模式可以迅速收集讀者反饋,掌握第一手信息,對于開發新選題也有好處。
做好數字化轉型升級,關鍵在人,自我轉型才是最根本的轉型。音像電子出版社要充分彰顯自己這個數字化人才培育大本營的優勢。可以常態化邀請行業專家、高科技公司負責人講案例經驗,提升編輯團隊的數字化實戰能力。要鼓勵編輯團隊時刻注意有關數字出版的動態、技術規范和行業標準,按照最新的國家標準去編輯加工作品,保證數字產品與時俱進。還要創造一些條件,讓編輯團隊參加一些數字出版行業的展會、論壇和學術會議,掌握前沿動態,開闊眼界,培養創新思維。要鼓勵編輯提升數字化從業資質水平,對于獲取數字編輯職稱的編輯人員,從工資漲幅、獎金額度等方面要予以傾斜,引導編輯人員向數字化專業方向努力。
綜上所述,音像電子出版社實現數字化轉型升級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數字化轉型內容是核心更是優勢,資源整合是現實選擇和途徑,音像電子出版社只有探索出一條從傳統出版向現代出版轉型的新路,實現出版資源的多業態開發,進而實現出版業的轉型升級,才能實現利潤的最大化,也才能守住文化產業的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