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荊門市委黨校 經濟管理教研室,湖北 荊門,448000)
“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歲末年初,我國發生的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短時間內能夠化險為夷、轉危為安,其間呈現出的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抗擊疫情阻擊戰精神尤為可貴,使人深感只有在中國,只有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只有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只有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才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沒有任何力量能夠阻擋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前進步伐”。尤其遍布城鄉的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身先士卒、英勇奮斗、扎實工作,是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最終勝利的中堅力量。[1]一名黨員一面旗、一名干部一陣地。整個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黨員干部經受住了考驗,是人民群眾完全可以信任、信賴的主心骨和貼心人。然而也得看到,少數黨員干部面對疫情,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諸多短板和不足。前車之鑒、后事之師,在此后的培訓、輪訓過程中,抓緊補上疫情防控這一“必修課”,使黨員干部在未來戰勝類似疫情的過程中,更能沉著應戰、從容應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自以武漢市為核心區、湖北省為重點防控區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級各地黨員干部夜以繼日駐守工作崗位,為切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作出突出貢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越是急難危重關頭,越能考驗黨員干部的擔當精神,越能看出黨員干部的政治品格、黨性修養和人民情懷。正是在矢志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過程中,黨和人民群眾從黨員干部身上真實看到、真切感受到了這支隊伍特別能擔當、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的疫情防控阻擊戰精神,并油然而生同仇敵愾、勠力同心,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決心和信心。
(一)主動請戰,彰顯黨員干部一心為民的赤誠情懷。毋庸置疑,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一直都是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的守門人與保護神。本次疫情集中爆發、蔓延擴散時,正值中國傳統佳節春節,然而疫情爆發的第一時間,就有黨員干部紛紛主動請戰,要求給予相應工作安排,甘愿放棄與家人、親人的團聚和聯歡。在請戰的黨員干部中既有血氣方剛的年輕人,也有即將退休的“老大哥”,更有剛剛結束手頭工作、準備好好休息一下的醫護人員與公安民警。[2]完全可以說,這些主動請戰的黨員干部身上,充分體現出其一以貫之踐行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根本宗旨的赤誠情懷,折射出其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做到一切為了群眾,千方百計將群眾利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的不變初心和使命,由此無愧于“人民公仆”這一光榮而神圣稱號。
(二)服從指令,彰顯黨員干部對黨忠誠的赤子之心。對黨忠誠,歷來是黨員干部的優良傳統與本質屬性,更是黨員干部的立身之本、干事之基、成事之要。本次疫情爆發以來,為切實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各地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科學預判、精準施策、認真部署、嚴格落實。尤其針對形勢突變,疫情有可能進一步向街道鄉鎮、社區村莊滲透蔓延的嚴峻態勢下,黨員干部擔負道路封閉、關卡盤查、重點人員監測等重任。黨員干部無論接受什么樣的工作任務,都是一聲令下,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沒有情緒、毫無怨言,不講價錢、不問條件。疾風知勁草,烈火煉真金。這種令行禁止、一切行動聽指揮的雷厲風行,是廣大黨員干部忠誠于黨的淋漓盡致體現,說明廣大黨員干部以身許黨、以行報黨不會有任何風吹草動,只會一如既往、始終如一。
(三)耐心疏導,彰顯黨員干部嚴格公正文明依法行政的價值追求。嚴格公正文明依法行政,是評判、衡量黨員干部是否踐行法治、依制度行事的根本標尺。在疫情面前,普通群眾人人自危,自然習慣于將個人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考量。同時,也有群眾對疫情的嚴重性估計不足,仍然以春節走親訪友為樂事,不吝違反相關出行規定。對此,如果黨員干部簡單粗暴行政,只會引發民意反感,乃至妨礙正常社會秩序。事實是,廣大黨員干部一方面秉持嚴格公正文明依法行政的堅定立場和原則,另一方面則不失時機地進行熱心宣講、耐心解釋、愛心勸導,力求群眾能夠完整理解、熱情支持黨委、政府與有關部門的決策和部署。實踐表明,正是秉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依法行政的價值理念和目標追求,黨員干部有力有效、科學合規地處置了一系列突發事件,也讓當事人明白了黨員干部“一片冰心在玉壺”的無私情懷。
(四)不循私情,彰顯黨員干部甘于奉獻、清正廉潔的公仆本色。本次疫情爆發的時間節點相當特殊,春節期間,既有人口大規模地向鄉鎮、鄉村移動,也有人群蜂擁至各大都會與中、小城市,尤其歸心似箭盼團圓,換位思考其實不難理解。然而疫情非小事,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是習近平總書記再三強調的頭等大事、最重要的工作,沒有一腔熱血、一心擔當、一身正氣,是干不了事、也成不了事的。對此,黨員干部面對某些群眾要求“通融”的請求,只能是以大局為重,堅持原則,不為所動。更有黨員干部針對個別群眾的“錢權交易”,希望“高抬貴手”,更是聲色俱厲,與之講政策、講法律,就是不在自己身上“開口子”。顯然,正是這樣不循私情,不謀私利,愈發凸顯黨員干部的公仆本色與“計利當計天下利”的博大胸懷。
(五)忠于職守,彰顯黨員干部百折不撓、堅忍不拔的鋼鐵意志。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寄語廣大黨員干部,要有“鐵一般的責任擔當”。事實也是如此,有多大擔當才能干多大事業,盡多大責任才會有多大成就。本次疫情爆發以來,廣大黨員干部絕不輕言退卻,絕不主動放棄。譬如,有的黨員干部一連工作十幾個晝夜,當聽說有新的任務時,仍然積極請纓;有的黨員干部突發身體不適,卻不聲不響,依舊玩命一般工作。而之所以能夠具有鐵一般的責任擔當,無疑是鐵一般的理念信念所驅使,是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責,忠于人民、服務人民、為民解憂的一貫立場、情懷與追求所致。
實際上,廣大黨員干部在本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彰顯的可歌可泣、感人至深的精神何止于斯?毋庸置疑,這種疫情防控阻擊戰精神,正是一直以來廣大黨員干部不忘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將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自己奮斗目標的又一明證。由此,這種特殊時期彰顯出來的精神,必將成為激勵新時代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前進的寶貴財富,同時也將成為鼓舞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砥礪奮進、拼搏進取的強大動力。
如上所述,在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廣大黨員干部挺身而出、英勇奮戰,夜以繼日、扎實工作,發揮出應有的先鋒模范作用。除基層一線黨員干部之外,還有各級黨政機關的黨員干部參戰。機關黨員干部雖身處疫情“二線”,但在疫情防控面前,機關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樣大有作為,體現出“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赤膽忠心和無畏擔當,同樣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首先,投身基層,融入基層,與基層黨員干部一道并肩作戰,織緊織細織密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線。無論是遵循屬地管理原則,還是按照行業管理規則,機關黨員總是能夠在屬地或行業的基層黨組織中找到一席之地,并發揮應有作用。譬如按照屬地管理原則,機關黨員干部就地向基層黨組織報到,并主動置身于基層黨員干部群體之中,就能迅速生成戰斗力,按照有關要求和部署,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抗爭,力求不讓病毒在轄區內蔓延擴散、向轄區外輸出感染。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有了這種“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的入鄉隨俗,機關黨員干部就能甘當革命軍中“馬前卒”,始終沖鋒在前,成為戰“疫”之戰士。[3]
其次,弘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以志愿者身份加盟疫情防控各個組織、各支隊伍,有一分熱,發一分光。疫情無情人有情,病毒無愛人有愛。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到處都有志愿者的身影,而基于他們來自不同行業、不同專業,擁有不同資源和優勢,更能團結起來形成疫情防控的強大合力。對此,機關黨員干部在這方面責無旁貸,要結合自己平時工作實情,發揮特長、體現特色。譬如,從事宣傳報道的機關黨員干部,能夠為戰勝疫情鼓與呼,尤其對于那些疫情防控一線涌現出來的英雄模范,積極熱情地書寫、贊揚、謳歌他們,就能形成強烈的示范效應,使更多的人們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越是艱險越向前,不戰勝疫情誓不罷休。“物之所在,道則在焉。”機關黨員干部以志愿者身份防控疫情,本身就是一種無聲的明示,即疫情面前沒有旁觀者,只有參戰者,大家屬于命運共同體,都應“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歷久彌新,生生不息。
最后,在堅定信心上作表率,以自己看似“微乎其微”的舉動,潤物無聲地為疫情防控作貢獻。民間有言,村比村,戶比戶,群眾看的是黨員干部。尤其疫情瞬間大規模爆發,群眾不但六神無主,更容易一有風吹草動就盲目行動,甚至作出過激舉動。而此時,比方法更重要的是信心,比眾說紛紜更迫切的是保持戰略上的理性和定力,要求機關黨員干部從我做起、向我看齊,嚴格做到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堅定地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科學。同時,機關黨員干部在單位也好,在居住地也好,身邊總是圍繞著一幫普通群眾,團結、凝聚、組織身邊群眾,或幫助他們解決生活問題,或教導他們正確防控疫情的方式方法,或進行心理上的安慰、情緒上的疏導等等,機關黨員干部守土有責、守土擔責、守土盡責。事實表明,正緣于機關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中如此開展工作,既抓“大”也不放“小”,進而使群眾深感應對疫情有力量,戰勝疫情有希望。
黨的力量在組織,組織的力量在黨員干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黨員干部齊心協力。實際防疫工作過程中,他們來自不同地區、不同系統、不同單位、不同崗位,是怎樣迅速形成合力,并產生強大戰斗力的呢?其實謎底很簡單,即組建臨時黨支部,凡事聽從臨時黨支部的指令與召喚。實踐證明,發揮臨時黨支部的戰斗威力,讓黨員干部防控疫情如虎添翼,攻堅克難、克敵制勝。
首先,成立臨時黨支部有利于快速形成戰斗集體,將黨的路線方針政策不折不扣加以貫徹落實。本次疫情防控阻擊戰伊始,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提出“堅定信心、同舟共濟、科學防治、精準施策”,并一再強調必須堅持黨中央統一領導、統一調度、統一部署。然而具體到一家醫院、一個鄉鎮、一個社區,因黨員干部來自“五湖四海”,如果繼續聽從原有黨支部的指令,既不現實、也不可能。由此成立臨時黨支部,就能迅速形成新的戰斗集體,自始至終與黨中央決策部署保持高度一致,彰顯臨時黨支部也是“黨在基層全部工作與戰斗力的基礎”這一黨支部本質屬性和不變定位。[4]
其次,成立臨時黨支部有利于順應天時、地利、人和,實現機動靈活作戰。在堅持既定立場與原則下,賦予前線指揮部一定的自主決策權,肯定其具有相應的靈活作戰能力,才能確保應時而變、順勢而為,因地制宜、因人而異,做到兵來將擋、水來土掩。顯然成立臨時黨支部的重要意圖正在于此,有利于臨時黨支部面對變化著的形勢及時調整戰略、優化戰術,對癥下藥、有的放矢,不達目的不罷休、不獲全勝不收手。
最后,成立臨時黨支部有利于黨員干部當好群眾的引導者和向導,團結、帶領群眾共同奮斗。應該看到,黨員干部所到之處并非單打獨斗,還需要廣泛動員、組織、凝聚身邊群眾,依靠群眾的力量打贏攻堅戰、阻擊戰。劉少奇同志說過,黨員干部只能是群眾的引導者和向導,而不應該、也不可能是代替群眾包打天下的“英雄好漢”。然而單個、分散的黨員干部如何當好群眾的引導者和向導?只能是依靠組織,依靠與自己保持密切聯系的黨支部。由此,在暫時離開原有黨支部的客觀現實面前,迅速成立臨時黨支部,就能“形神兼備”,遵照臨時黨支部的戰時決策去團結、組織群眾,共同構建“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的戰斗堡壘,實現旗幟高高飄揚、陣地穩步拓展的作戰功效。
概而言之,成立臨時黨支部既是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的顯著優勢所在,也是新時代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的題中之義,有利于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做到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核心,使黨員干部始終充滿旺盛生機活力,富有堅強戰斗力。
在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習近平總書記反復強調,既要令行禁止,又要步調一致,堅持全國一盤棋。正是全黨全軍全國上下步調一致,疫情防控阻擊戰有條不紊、井然有序,讓堅持全國一盤棋干大事的社會主義制度優勢愈發凸顯。不僅如此,對于黨員干部而言,步調一致也是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實際工作中執行能力如何、治理能力怎樣,是否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試金石與磨刀石。[5]
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我們黨的初心和使命。折射于黨員干部之身,就是在本職工作崗位上忠實地履行這一初心、踐行這一使命,要求黨員干部始終保持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任何時候都與黨同心同德、同向同行。反之,那種表面上將初心和使命喊得震天響,就是千呼萬喚不出來的做法,是對初心和使命的極其輕視、嚴重褻瀆。而調門高、行動少,表態好、落實差的做法,同樣屬于與黨中央步調不一致的典型表現。換言之,是否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持之以恒地守初心、擔使命,關鍵在于行動上是否看齊、步調上是否一致。
步調一致彰顯黨員干部的初心和使命,但更為直觀的表現則是執行力的程度如何、執行的效果到底怎樣。現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在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方面,不是慢慢吞吞、猶猶豫豫,就是刻意地施猛藥、下猛力、用猛火。前者明顯地是本領有問題,不是領悟能力差,就是執行力不夠、執行力欠缺;后者則呈現出急功近利的心態,試圖通過自己的搶跑、出風頭,引起上面的注意,給自己帶來更多的“紅利”、更大的“福利”。這些都是與黨中央步調不一致的本質表現。一分部署,九分落實。黨員干部的執行力,對上關聯黨的聲譽和形象,對下涉及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和福祉,既然強調步調一致,就應該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統一節奏、統一步伐。
“加強紀律性,革命無不勝。”進一步分析,黨員干部與黨中央是否步調一致,還可以從是否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角度來考量。孫中山先生說過,所謂政治,乃眾人之事。無疑就這一點而言,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是黨員干部必須遵守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紀律和規矩,要求少數服從多數、個人服從組織、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黨員干部在政治上出問題,其危害程度絲毫不亞于腐敗。因此,主觀上與黨中央步調不一致,絕非一時腦子糊涂與擁有權力之后的任性那般簡單,而是黨性原則、黨性立場、黨性修養等諸方面出現全盤失守,必須刮骨療毒、猛藥去疴,必要時清理門戶,以絕后患。
“理者,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對于黨員干部來說,步調一致絕不是可有可無、可大可小的事情,而是實實在在檢驗其政治品質、見證其黨性純度的試金石和磨刀石。唯有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吾日三省吾身”,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才能思想政治受洗禮、靈魂境界得升華,將與黨中央保持步調一致作為履職盡責、干事創業的基本準則,彰顯共產黨人應有的黨性覺悟。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堅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不僅是一場衛生醫療戰,也是一場全面攻堅戰,更是對我國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一場大考。尤其針對黨員干部在這場戰斗中的具體表現而言,絕大多數同志做到了挺身而出、英勇奮戰、扎實工作,卻也不同程度地暴露出許多短板和不足,要求在此后的培訓、輪訓過程中,必須抓緊補上黨員干部疫情防控這一“必修課”,確保一旦再有類似疫情發生能夠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以自身治理能力的提升力促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一)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是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黨員干部隊伍的題中之義。疫情猛于虎,防控不打折。本次疫情事發突然、來勢兇猛,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科學領導下,各方面工作緊鑼密鼓、有條不紊、井然有序,但期間某些黨員干部的表現確實不盡如人意。譬如,有的黨員干部貴為一地政府衛生健康部門主要領導,卻對有關疫情一問三不知;有的黨員干部作風漂浮、敷衍塞責、推諉扯皮,遇到問題總是習慣性地要么上報了事,要么往下傳遞;更有目無法紀者,不是刻意隱瞞事實與數據,就是搞數字造假、有意打壓民間真實聲音等等,無不說明當事黨員干部在疫情防控這一必修課上不及格,甚至打了零分,也說明今后在對黨員干部開展培訓、輪訓過程中,必須將疫情防控課程擺在更加突出、更為重要的位置,使提高疫情防控能力成為新時代打造高素質專業化黨員干部隊伍的題中應有之義。
(二)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是疫情防控的首要著眼點。習近平總書記諄諄告誡,發展不能以犧牲人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為代價。由此,始終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擺在疫情防控的頭等位置,是對黨員干部有力有效有為開展疫情防控工作的第一位要求。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尤其我們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的初心和使命,決定了疫情防控必須眼里有人民,有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回看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多次發表重要講話,一再強調提高收治率、治愈率,減少感染率、病亡率,要求集中病人、集中專家、集中資源、集中救治,與時間賽跑、同病毒抗爭,堅決采取一切手段和措施確保更多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由此黨員干部修好疫情防控必修課,必須牢記生命至上的觀點和以人為本的理念,任何時候都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三)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是疫情防控取得最終勝利的根本保證。黨的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樣需要堅持黨中央的集中統一領導,按照黨中央的統一指揮、統一調度、統一部署,按部就班地進行、勵精圖治地落實。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強調,我們有黨的領導這一根本領導制度優勢,有社會主義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制度優勢。對此,放著制度優勢不用,而各自為政、各行其是,只會錯失良機,貽誤戰機。事實表明,各級黨員干部卓有成效地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只能、也必須按照黨中央的決策辦事、指令辦事,絕對不能搞選擇、做變通、打折扣,更不能畫地為牢,“我的地盤我做主”。法律是黨的主張、國家和人民意志的集中體現,黨員干部無論是部署疫情防控,還是具體實施疫情防控,都應堅持“凡事于法有據”,做到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力戒以言代法、以權壓法、徇私枉法。
(四)保持處變不驚的戰略定力是奪取疫情防控阻擊戰勝利的重要法寶。謠言止于智者。應該看到,疫情蔓延、擴散之時,也是眾說紛紜、流言四起之時。如果黨員干部就此失了陣腳,心里無主張、頭腦乏章法,只能是推波助瀾,讓轄區群眾也手忙腳亂、手足無措,使疫情自身不僅難以遏制,也有可能引發社會大面積恐慌,更直接波及到黨和政府的公信力。對此,一方面黨員干部應該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縱然再大的疫情來臨,也能夠做到冷靜思考、理性分析、科學謀斷、務實行動;另一方面,疫情來臨時,黨員干部的一言一行如同風向標,對于轄區群眾的言行舉止有重要影響力與示范作用,要求黨員干部在保持自身戰略定力的同時,還積極主動做好輿論引導工作,做好心理疏導與情緒安撫工作,使轄區群眾相信黨、相信政府,相信疫情終將過去,春天必定來到。
(五)尊重、順應、保護自然,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疫情少發生、乃至不發生的根本法則與基本遵循。不得不說,歷史上歷次疫情的爆發,都與野生動物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與人類盲目地視野生動物為“美味佳肴”“營養大餐”有著直接關聯。[6]恩格斯說過,人類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征服,每一次這樣的勝利過后,都會受到自然界的報復。一段時間以來,少數黨員干部在這方面引發“破窗效應”,導致對食用野生動物的情有獨鐘在社會上大有市場。譬如,個別黨員干部以曾經食用某一野生動物為榮,或公然接受含有野生動物菜肴的吃請,久而久之就會“上有所好,下必甚焉”。對此,修好疫情防控必修課,還要求黨員干部自覺自醒地對食用野生動物說“不”,并發揚斗爭精神,勇于同一切食用野生動物的人和事作堅決斗爭,實現人與野生動物的“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行之力則知愈進,知之深則行愈達。”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和批示、多次發表重要講話。這些重要指示、批示與講話精神表明習近平新時代疫情防控思想初步形成,并成為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黨員干部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應該、也必須將疫情防控這一“必修課”納入其中,推動學習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為今后打贏類似疫情防控阻擊戰奠定堅實思想基礎,提供有力方法論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