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春
高校圖書館中有著數不勝數的圖書和文獻資料,是人們學習和研究的重要地點。在信息化時代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將知識和網絡技術結合在一起,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作用,積極轉變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減少人們對傳統高校圖書館的依賴,從而推動電子圖書館和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接下來,文章將對信息化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管理模式進行具體探究[1]。
高校是培養高素質人才的地方,高校圖書館的出現為人才的培養提供了物質基礎,高校圖書館中有著大量不同種類、不同樣式的書籍,這些書籍對高校大學生有著重要意義,通過閱讀這些書籍,可以滿足大學生對專業知識或其他感興趣的知識的需求。歷史是不可復制的,但是歷史是可以被記錄下來的,圖書館中有關歷史的書籍,是傳承歷史文化的重要載體。有些文化底蘊較深的高校圖書館中擁有著文化名人的手寫文稿,這些珍貴的手寫文稿既是高校圖書館的財富,更是整個人類文化傳承的重要財富。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也在積極改變形式,為培育高素質人才而努力發展。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查閱資料和學習知識的重要場所,它對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高校圖書館中文化知識的不斷熏陶,在不知不覺中可以提升大學生的文化素養[2]。
大學階段是學生思維最活躍和敏捷的時候,此時的大學生有著極大的潛力,極富創新精神。而學校為了充分發揮出大學生的創新作用,要不斷更新和完善高校圖書館的藏書,因為大學生在創新知識的同時,需要借助大量的文化書籍去參與,去研究。只有大學生不斷地在高校圖書館中汲取新知識,才能夠保證創新能力的提高。
隨著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高校圖書館里加入了大量電子圖書,此時就需要高校圖書館的計算機具有高效便捷的查詢電子圖書的功能,然而,有的高校圖書館由于設備設施不夠完善,計算機自動化水平比較低,對大學生查閱圖書資料會產生一定程度的影響。
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在這方面首先就是一個限制,對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會產生一定的制約影響。與此同時,由于管理人員自身的文化素質等原因,他們身上嚴重缺乏創新精神。有些高校對圖書館的重視程度不夠,圖書館管理人員的薪資待遇也并不高,這些不僅影響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而且限制了管理人員的發展道路,從而影響了管理人員的素質的提升。
有些高校不重視圖書館的建設,投入圖書館的資金不足,導致圖書館內的書籍種類有限,且數量較少,再加上圖書的數量和高校學生的人數相差較大,這極大地影響了大學生使用圖書館獲取知識的積極性。有些學校不及時掌握新書的發布信息,而且也不及時采購需要的圖書,導致圖書館的圖書數量增加速度緩慢,大學生很難第一時間了解到新內容。
我國大多數的高校圖書館都是由學校內部統一管理,而不向社會大眾開放,這樣就無法實現圖書館的社會服務功能。當高校圖書館中的圖書足夠豐富,而大學生又不能充分利用到圖書館的全部圖書,就會造成一定程度的資源浪費,為此,高校圖書館應該樹立社會服務意識,向社會大眾免費開放,為廣大人民群眾提供豐富的圖書資源,為我國文化保存和傳播做出貢獻。
高校圖書館應以學生為主體,關注大學生的需求,創新管理服務理念,力求為大學生提供有效的服務。想要創新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理念,首先要營造安靜的讀書氛圍,讓大學生可以高效地閱讀各種書籍,其次要由獨立的學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向多元化的現代學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發展,在收藏紙質圖書的基礎上,建立電子圖書館,增加電子圖書信息的數量,以開放的心態向大眾提供借閱服務。
高校圖書館面臨著組織結構的變化和管理制度的創新,這些都需要在信息管理一體化的基礎上實現。信息時代的到來,加快了人們接收信息和傳播信息的速度,同時人們對信息搜索的需求也逐漸增加。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堅持信息一體化,將圖書館管理工作和網絡信息技術結合在一起,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的優點幫助高校圖書館進行優化管理。高校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不斷創新自己的圖書資源意識,提高自己的信息搜索能力,掌握篩選圖書信息的技能,以此能夠為大學生提供優質的信息服務。
高校圖書館堅持使用信息自動化管理,可以讓大學生自主搜索需要的知識信息,使搜索效率更高效。通過高校圖書館自動化管理模式,可以讓大學生運用計算機及時準確地獲取所需知識,還可以同時滿足其他大學生的檢索需求。所以,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要順應時代趨勢,充分發揮信息自動化管理的作用,快速搜索所需圖書資料,整理和匯總文獻資源,根據大學生需求進行針對性服務,進而增強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的質量和水平。
高校圖書館的文獻資源數量及品質決定著高校圖書館的質量。因此,高校圖書館必須堅持信息共建共享管理模式。高校可以建立共享信息閱覽室,在采用先進的管理方式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實現網絡信息共享。高校圖書館的信息建設離不開共享化的管理模式,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在管理過程中要運用網絡技術的特點,幫助學校師生獲取不同層次、不同種類的信息檢索需求。高校圖書館可以和其他高校的圖書館建立共享關系,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拓寬信息渠道,促進知識利用率最大化。各個高校的師生也可以將自己學習的知識信息通過共享平臺進行傳播和交流,與此同時,高校要不斷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和管理經驗,為實現信息共建共享管理而努力,在此基礎上,高校要繼續不斷增加圖書館的圖書資料購買數量,讓學校師生都能夠不斷閱讀新書并獲取新知識,培養師生愛看書、看好書的習慣,從而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先進性和科學性。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要改變傳統的圖書館管理模式,積極向高校師生提供針對性的服務。高校的教師在研究一個課題之前,需要到圖書館查找相關資料,通過資料的整理匯總和分析,最后可以有效開展課題的探索。高校的大學生在對專業知識進行一些延伸時或是學習一些自己感興趣的知識時,往往也需要到高校圖書館進行信息知識檢索。所以,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技能,學會運用信息技術,滿足不同高校師生的需求,并教授高校師生檢索知識的方法和技能。通過創新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將傳統的被動服務模式逐步向主動服務模式轉變。
高校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也要適應現代化的發展需求,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如圖書管理能力,文獻檢索能力等。高校圖書館必須完善管理人員的獎勵機制,從而激發管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質量。一方面,高校在圖書館的人事制度方面進行優化,通過績效評估等方式選拔出優秀的管理人才并進行相應激勵。另一方面,高校要關注圖書館管理人員的需求,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適當地給予政策性支持。高校需要統一規范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流程,讓工作人員對自己的工作職能有一個全面的了解,進而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
總而言之,要實現高校圖書館管理的長期發展,不僅需要高校,還需要圖書館管理員和社會一同努力。在信息時代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要順應時代趨勢,抓住機遇,迎接挑戰,以大學生為主體,有效運用信息技術,創新高校圖書館管理服務理念和服務模式,堅持信息一體化管理模式、信息自動化管理模式和信息共建共享管理模式,提升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