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 宇 庹印和 王 杰
(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超高壓輸電公司百色局,廣西百色533000)
某站值班員在對全站設備進行夜巡時,紅外測溫發現35 kV低抗B相下部連接板與三相匯流導線連接處最高溫度達到192.6 ℃(圖1);A、C相同部位的實時溫度分別為67.7 ℃、64.9 ℃,B、C相相對溫差為77.5%(判斷為一般缺陷),當時的負荷電流為962 A,環境溫度為28 ℃。電抗器退出運行。

圖1 B相連接板與導線連接處熱成像圖
35 kV低抗投入運行至設備發現過熱前后近10個月的運維中,日常及專業巡維均未發現有過熱異常現象。低抗型號:BKK-20000/35,廠家為北京電力電器設備總廠。
7月24日23:14,35 kV低抗由運行轉為檢修狀態,檢修人員檢查發現:
(1)在B相連接線夾(型號TL-800)左、右兩側線夾與電抗器下端三相匯流導線(型號JL-800)切面處,導線均有斷股現象,如圖2所示。
(2)固定線夾的中部兩顆緊固螺栓松動,如圖3所示。
(3)更換導線過程中,在拆除原導線時,發現與B相連接板連接處的導線均有不同程度的氧化,且多股導線已有明顯的變形斷裂趨勢,如圖4所示。
7月26日08:35開始工作,把原導線拆除,重新壓接線夾并更換了三相匯流導線。我局高壓班人員對導線與接線板間的接觸電阻進行了驗收,經測量,A、B、C三相接觸電阻值分別為5、6、5.5 μΩ,均小于12 μΩ,滿足要求。更換工作于7月26日13:25結束。更換完畢后設備投入運行,經紅外檢測,沒有過熱異常。

圖2 B相接線板處左側導線斷股情況

圖3 B相接線板處右側導線斷股情況及中間抱箍螺桿松動情況
電抗器在正常運行過程中產生電磁場,由于導線及連接螺栓長期處于電抗器自身產生的磁場中,受到電動力作用,加之電抗器投退的瞬時電動力作用,導線和螺栓將因物理作用產生幾何位移,長時間的作用下,如果施工中連接螺栓力矩不滿足要求,緊固螺栓將出現松動。由于線夾緊固螺栓松動,線夾的接觸壓力降低、接觸面積減小,進而增大了導線與連接板間的接觸電阻(經測量,連接板相近的導線至接線板間的接觸電阻為252 μΩ,遠遠大于正常情況下的12 μΩ),當大電流流過接觸面時,必然會使接觸面發熱。另一方面,由于緊固螺栓是普通鍍鋅材質,而非不銹鋼材料,本身電阻阻值較大,當有電流流過螺栓時,必然引起螺栓發熱;由于過熱點的實測溫度為192.6 ℃(測溫時間上存在較大真空,極有可能并非最高溫度),并未達到鋁導線的熔點溫度660.4 ℃,但已經超過了鋁導線正常運行的最高允許溫度80 ℃且接近于鋁導線短路時的最高允許溫度200 ℃。同時,在短時間內接觸面產生的熱量幾乎完全被鋁導線及接線板吸收,造成接觸點嚴重過熱異常;在高溫條件下,導線的機械強度下降變軟,在導線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能量在B相線夾與導線接觸處形成向下的切力釋放,使得部分導線斷股。

圖4 與B相連接板連接處導線熔斷情況
一方面,低抗三相匯流導線與B相接線板間連接方式為導線與接線板連接(即匯流導線為一條導線),然后通過螺接線夾(TL-800)形式與B相連接板進行緊固連接(硬連接,正常運行方式下相間導線接死,沒有活動間隙),且接線安裝在下側,如圖5所示。

圖5 一字形布置低抗相間接線方式
這樣的接線方式接觸面積較小,當緊固螺栓出現輕微松動時,由于緊固抱箍受向下的力作用接觸面積就會更小,進而使接觸電阻增大;另一方面,在安裝時螺栓未按要求進行力矩緊固,運行過程中電動力的作用使得緊固螺栓漸漸松動,當電流流經松動且本身電阻很大的螺桿(普通螺栓非不銹鋼材質)時必然會產生熱量,當接線板、導線吸收熱量后,機械強度降低,抗拉強度下降,在自重力作用下,部分鋁導線逐漸被拉伸直至斷裂。
另一低抗相間接線(軟連接,正常運行方式下相間導線留有活動間隙)及B相連接線夾連接方式(也為螺栓連接)如圖6、圖7所示。

圖6 品字形布置低抗相間接線方式

圖7 品字形布置低抗線夾圖
按照運維策略的巡檢周期要求,每月進行一次全站設備的紅外測溫;同時按照公司“關于加強干式電抗器的運行維護”的要求,在低抗投入運行后1 h內均進行紅外測溫工作。由于低抗長期投入,動態巡維的頻次不夠,紅外檢測的周期較長,當低抗一直處于運行狀態時,未能針對低抗等設備的運行特點制定有效的動態巡維控制措施,造成低抗投運后的運行期間紅外測溫存在真空時間段,不能有效監測低抗運行狀態,未能及時發現過熱異常。
設備竣工驗收時,驗收組以驗評表、補充驗收作業指導書、設計圖紙、技術協議及規程規范的要求進行了驗收,按照要求對設備接線板的緊固情況進行了抽檢,但根據驗評表要求,驗收時僅對設備接線板緊固情況進行抽檢,未能發現螺栓未按要求進行力矩緊固的隱患客觀存在,設備運行后,螺栓漸漸松動,直至發展成嚴重的過熱。
(1)對同類型接線低抗結合停電排查處理,杜絕因連接螺栓松動、連接螺栓材質不符、力矩不夠等問題造成發熱加劇、導線熔斷;有效加強紅外測溫工作,利用停電機會進行檢查處理。
(2)與設計商議更改接線方式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后續整改工作。
(3)提高新投運、大修等設備的驗收質量,加強施工過程質量監督和把控。特別要注意斷路器、電抗器、刀閘等設備的回路電阻、接觸電阻驗收工作,進行重點驗收。
(4)加強巡視、維護和檢修質量。由于系統調壓要求,低抗的投切會比較頻繁,當設備長時間處于運行狀態時,適當縮短巡視檢查周期及紅外檢測溫頻率;同時在檢修工作時,按照指導書作業要求,檢查設備導線連接螺栓緊固情況,并按要求進行力矩檢查,及時發現異常,及時處理。
(5)針對本次異常處理存在的問題,健全應急防范的快速聯動及相應機制。結合各站設備情況,核實各站相關設備的常用備品備件儲備情況,針對庫存缺貨的備品備件,特別是變電站設備各類線夾零庫存的現狀,及時梳理變電設備線夾型號、參數,按配置要求進行購置和儲備。
各類設備過熱異常出現頻率極高且易發于停電檢修之后,造成重復停電,嚴重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甚至會造成責任事件。本文針對某站35 kV低抗下部連接板過熱異常,從設計、設備安裝環節、設備運行維護環節、設備竣工投產驗收環節進行了詳細分析。通過停電排查螺栓緊固程度、調整接線方式、嚴把投產驗收關、完善運維策略、健全應急處置機制等手段,可有效減少設備過熱導致的異常,避免因設備過熱造成重復停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