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 彬,張李佳秀
(1.中國移動通信集團云南有限公司,云南 昆明 650000;2.云南開放大學,云南 昆明 650000)
2020年2—3月期間,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互聯網用戶網絡使用行為發生了較大變化。本研究針對疫情期間云南移動家庭寬帶及OTTIPTV用戶的網絡數據進行了挖掘與分析,探討了“疫情”場景下電信運營商寬帶網絡發展的壓力與“新”機遇。
2018年后,云南移動家庭寬帶及OTTIPTV業務進入了智能化時代,通過智能家庭網關(IHGU)、智能魔百盒設備內置的軟探針及插件,提升了數字家庭業務網絡、用戶感知等數據的遠程采集和存儲分析力度,并進一步提供了遠程故障處理的能力[1]。本研究的數據挖掘及分析來自軟探針技術。
由于節前疫情還未進入緊急狀態,大規模春運返鄉導致家庭寬帶日均活躍用戶數在2020年春節期間(1月24日—2月3日)為1月節前均值水平的93.6%,2月3日起原春季假期結束后日均活躍用戶數呈逐步回升趨勢,2月10日逐步復工后回升趨勢加快。隨著遠程辦公、遠程教育的需求量增多,2月26日后日均活躍用戶數已超過節前水平,直至3月一直呈上升趨勢。
疫情及春節期間客戶行為趨于居家,春節期間單用戶日均流量較1月節前均值增長31.7%。2月3日后呈逐步上升趨勢,2月10—22日期間達到峰值,較1月節前均值增長57.04%。2月底隨著疫情的緩解和生產逐步復工,客戶居家行為逐步解除,日均活躍客戶寬帶上網流量呈逐步下降趨勢,但仍高于節前水平。
疫情期間視頻業務、瀏覽下載、即時通信等大類業務占比達97.2%,其中視頻業務占比達78.37%,相比平時(59.42%)增加了18.95 PP。
熱門大類業務主要為:視頻(58.95%)、視頻直播(19.42%)、即時通信(11.97%)、瀏覽下載(6.86%)。
疫情期間熱門視頻網站日峰值流量業務TOP 3為:抖音、快手、騰訊視頻,熱門視頻日峰值流量抖音為(2139.0 TB)、快手(2510.0 TB)、騰訊(449.5 TB)。
2月中旬起,遠程教育平臺與平時相比訪問量突增明顯,釘釘直播、云視訊、和教育、小魚易連、中央電教館等遠程教育平臺均出現訪問量的明顯增長,其中釘釘直播日訪問量較平時增長了10倍以上[2]。
受益于云南移動互聯網電視整體用戶數的大規模增長,春節期間云南移動OTT/IPTV電視峰值用戶數較2019年增長35.3%,除夕仍然是用戶闔家團圓、共同收視的爆點。大年初一過后,受疫情影響,電視業務在線用戶保持高速增長狀態,較平時增長17.7%,流量較平時增長21.7%,在線用戶明顯增多;每小時峰值在線用戶數比日常明顯提升,最高達到180萬,增長15.0%。2月10日后,隨著生產逐步復工,電視業務在線并發用戶逐步減少。
疫情期間,云南移動OTT/IPTV電視用戶收視分類直播內容中最受歡迎的頻道是CCTV 1和CCTV 13,新聞類內容受到用戶的重點關注。從內容端來看,《戰疫情特別報道》上升到第二位,說明疫情持續加重令人高度關注,成為人民群眾最關心的熱點內容。
點播內容中,2月上線的電視劇獲得了不少青睞,《北靈少年志之大主宰》《愛情公寓5》《錦衣之下》都沖上榜單。特別值得關注的是,紀錄片分類榜單中,《疫情大爆發》《穿山甲保護公益短片》點播次數都進入了紀錄片榜的前10,表明受疫情的影響,相關內容都受到了用戶的強烈關注[3]。
在與熱門互聯網視頻平臺的對標中,云南省OTT/IPTV電視用戶與和愛奇藝的內容對標率最高,其中電視劇達到51.4%,電影達到37.5%。
在搜索榜單中,除了影視和少兒內容,疫情期間《木筏求生》和《輝哥Scum 荒野求生》等游戲內容上升幅度較大,表現出另類的收視特征,年輕群體的收視習慣值得關注。
在新冠病毒性肺炎突發造成全國公共事件一級響應、全民防疫抗疫以自我居家為主的前提條件下,電信行業普遍面臨著巨大壓力,一方面要全力保障在活躍用戶與使用流量劇增的情況下網絡的平穩運行,保障視頻會議等低延時、低抖動的網絡應用良好感知;另一方面要貼合用戶網絡使用習慣,對標互聯網行業,積極建設、引入更貼合人民群眾網絡需求的網絡內容,以滿足廣大用戶豐富居家娛樂生活的需求。從表現上來看,在巨大的流量壓力下,國外諸多運營商網絡狀況頻發。英國四大運營商EE,Vodafone,O2和Three多次發生網絡癱瘓,大面積用戶均無法打電話、發短信和上網。美國AT&T和Verizon的網絡故障大幅增加,網絡掉包嚴重,用戶感知大幅下降。歐盟的官員甚至不得已呼吁民眾優先觀看標清視頻而非高清視頻,避免網絡不堪重負。再看中國的移動寬帶網絡和固定寬帶網絡運行基本保持平穩,疫情期間未發生明顯的大面積通信故障和客戶感知下滑現象,并且較好地支撐了遠程教育、遠程辦公、遠程會議、遠程醫療等關鍵應用的快速發展,內容網絡的引入和運營也良好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的需求,這得益于多年來“寬帶中國”戰略引領下的通信基礎設施建設以及電信運營商強大的網絡服務能力和網絡服務水平,國內電信運營商可以說經受住了本次“疫情”考驗,并交出了較好的答卷[4]。
疫情期間用戶網絡使用行為發生的變化給電信運營商寬帶網絡的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一是“疫情”場景下用戶行為的變化帶來了海量數據資源和需求趨向。近年來,運營商一直在從傳統CT逐漸向DIT轉型,“疫情”勢必驅動運營商云和大數據等相關業務的更快發展。二是爆發式的流量增長也將進一步推動高速寬帶網絡建設,推動出口網絡的進一步擴容,推動超高帶寬傳輸網絡的進一步部署和下沉,推動千兆光纖網絡和5G網絡的建設部署,“疫情”將作為網絡結構優化轉型的催化劑。三是教育專網建設,2019年李克強總理就已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建設教育專網,本次疫情期間線上教育的爆發式需求勢必進一步推動教育專網的建設,可以預見,未來“互聯網+教育”或將改變整個教育形態,即使不能完全取代線下,也將成為線下教育的重要補充,電信運營商在教育專網網絡建設和內容建設方面有許多得天獨厚的優勢,相信一定會在未來幾年有較大動作。四是切片技術的應用,5G網絡切片技術已商用,但在有線家寬網絡上還沒體現,當前千兆家寬網絡建設大潮已到來,疫情期間娛樂、教育、辦公、會議、醫療等場景下“高帶寬、海量連接、低時延”的切片差異化業務保障需求已日漸凸顯,相信基于業務切片的保障技術將引領下一代有線家寬網絡發展和網絡結構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