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軒立 潘夢佳 李博偉
(浙江農林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浙江 杭州 311300)
浙江省人均耕地面積不及全國人均耕地面積一半,而隨著浙江經濟的發展,耕地總面積將進一步減少。浙江農業的發展需要緊跟潮流,通過技術和制度的創新帶動行業競爭力的整體提升,而通過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實現農業生產從分散經營到適度規模經營的轉變是實現技術進步和制度創新的主要途徑。家庭農場正是解決我省農戶土地少、經營規模小的突出矛盾,發展適度規模經營的重要途徑[1]。
L市地處Z省西南部,面積約3059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9.08萬,2018年GDP133.53億元,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2.24億元。近年來,Z市大力支持農民發展家庭農場,使全市家庭農場發展形勢良好。截至2017年,該市已認定示范合作社19個、示范家庭農場(專業大戶)128個、生態精品農產品138個。
Z省L市寶嶺家庭農場位于L市A鎮B村,地處半山腰。農場由兩個豬棚,兩個魚池,以及9畝作物田組成。農場主要經營人員為個體戶金永明、農戶李長林、農戶金必鶴,即金永明一家。農場于2018年4月開始經營,2018年年凈利潤約為3萬元。2019年凈利潤為8萬元,收入主要來源都為豬肉銷售。由于農場的主要經營業務為生豬養殖,因此本文主要從農場的生豬養殖方面展開論述。
寶嶺家庭農場現階段尚處于初級發展階段,仍存在許多地方亟須解決,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成本高,收益少
寶嶺家庭農場的經營者是沒有接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培訓的普通農民,現代農業生產的理念較為欠缺,養殖技術主要來源于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養殖較為隨意,缺乏生態化的養殖技術。
寶嶺家庭農場豬飼料主要為玉米粉、豬草,配比相比較傳統農村給豬吃的泔水雖已經有了十分巨大的進步,但仍缺乏一定的合理性、科學性,進而有可能影響到豬肉的質量。豬糞和雞糞都是富含有機會的優質肥料,是農業生產十分寶貴的資源,特別是對于寶嶺家庭農場這種中小型農場,但是農場對此類資源沒有好好利用,一方面是因為農場種植規模不大,另一方面是因為農場技術落后,缺乏將大量豬糞、雞糞轉化為農業肥料的能力。同時,豬糞可以烘干作飼料喂雞,豬糞和雞糞也可以用作沼氣發電,還可以用來養蚯蚓喂魚,這些都是目前寶嶺家庭農場沒有做到的。
從根本上說,以上問題都是因為農場養殖隨意,缺乏生態化養殖技術的原因。
2.宣傳引導不到位,市場范圍難以拓寬
寶嶺家庭農場主要銷售的產品有整豬、豬肉、整雞和雞蛋,主要銷售方式為口口宣傳、親友宣傳和朋友圈宣傳,主要集中于熟人網絡內部,銷售范圍較為狹窄。
雖然隨著經營時間的累積和品質的保證,寶嶺家庭農場在A鎮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由于農場的經營缺乏品牌化意識,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宣傳,導致農場的市場仍難以得到實質性的拓展。同時,農場農產品的缺乏穩定的銷售時間,主要集中在本地集市時間和逢年過節,也缺乏穩定的銷售對象,雖然有時候會收到肉鋪、飯館等的大訂單,但大多數情況下,客戶都是不確定的。
3.防治疫病壓力大
農場建設簡陋,雖然保持了通風,每天進行消毒,但是對衛生條件仍不夠重視。豬舍中安裝有多個通風口,豬舍內空氣較為通暢,豬舍每天由農戶李長林進行打掃、消毒,較為潔凈,但相比專業的養豬場仍存在較大的差距,如排氣通道動力不足,消毒不徹底等,這使得寶嶺家庭農場存在著衛生方面的隱患。寶嶺家庭農場的雞采用放養的形式,主要通過銷售雞蛋盈利。農場對養雞場所的消毒沒有重視起來,存在著一定的衛生隱患。此外,由于農場地理位置地勢較高,生態環境良好,存在著鷂等猛禽獵殺雞的情況,這對農場衛生造成了很大威脅。
當農場豬、雞等遇到小病時,尚可憑借經驗或請獸醫的方式解決,如若無法及時醫治,導致豬、雞死亡,給農場帶來損失,農場尚可承受,但當農場遭遇到雞流感、豬流感、非洲豬瘟等大疫情時,往往無法及時止損,經濟損失巨大,對農場有著致命的影響,即使靠政府的補貼,也難以起死回生。這是目前大多數小農場所最害怕面臨的情況。
4.農產品加工與貯藏技術欠缺
相比較大型農場,寶嶺家庭農場等小型農場成本較高,風險較高,利潤較低。
由于規模效應,在購買豬仔、飼料等原材料時,大型農場訂單大,因此能獲得較實惠的價格,同時大型農場科學化生產水平較高,在清潔、消毒、運輸等方面,大型農場也能最大限度壓縮成本。此外,大型農場醫療水平高,因此面對疫情時,能拿出更有效的應對措施,因此損失也更少。
由于沒有穩定的銷售渠道,寶嶺家庭農場不能在最佳的時刻售出農產品,往往需要投入更多的成本,雖然單個農產品收入可能比大型農場更高,但減去成本后,凈利潤反而要低很多。且由于不具備加工和長期貯藏的技術和條件,寶嶺家庭農場所生產出的農產品大多用于直接銷售,沒有為農產品增加附加價值。農場生產出的農產品特別是肉類必須在短時間內銷售,未銷售出去的只能自用。
寶嶺家庭農場倘若想要獲得進一步發展,首先就必須擴大農場的規模,特別是豬舍的規模,而隨著規模的不斷擴大,清潔消毒、加工貯藏、防疫、勞務、運輸等支出也會隨之不斷增長。
由于目前經營時間過短,農場還未獲得可觀利潤。同時,由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問題等政策方面的原因,家庭農場缺少可抵押品,不容易獲得大量貸款資金,造成家庭農場的資金需求十分迫切[2]。
近年來,雖然L市制定了一些農業相關政策,如稅收減免、自然災害補貼等,對家庭農場予以扶持,但畢竟支持力度有限,自然災害補貼對于所遭受的損失來說也是遠遠不夠的。
因此,資金不足可能會成為制約寶嶺家庭農場繼續發展的必須面對的現實問題。
當農場進一步擴大規模時,也意味著風險將進一步擴大,當遭受重大疫情等不可抗力因素時,目前的條件就不足以應對,損失勢必會超出農場經營者所能承受的范圍。
農場的發展勢必需要先進的技術,而農場經營者的技術知識薄弱。寶嶺家庭農場經營者中最高學歷僅為高中,且沒有參加過政府組織的技術培訓,難以掌握農場發展所需要的先進技術。
農場經營者缺乏品牌化的意識,難以進行針對性的宣傳,農產品的銷售主要集中于熟人網絡內部,銷售范圍較為狹窄。
現如今,大部分家庭農場規模較小,這成為限制家庭農場發展的重要因素。一定的規模經營可以產生一定的規模效益,規模經營可以為家庭農場降低成本,增加利潤,然而,如果農場主們不顧自身條件進行盲目擴建,勞務成本、飼料成本、運輸成本等成本的急劇上升,勢必將對農場的資金鏈造成嚴重的威脅。因此,對家庭農場來說,規模經營必須“適度”。
當前家庭農場發展困難的很大的原因是缺乏農業人才,而缺乏人才的原因一方面是傳統農戶不具備現代農業生產技術,另一方面是農業領域難以吸引青年人才。現代農業處處需要科學技術,而我國農民普遍受教育程度低,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培訓,“養殖技術”主要來源于長期以來積累的經驗,因此存在技術瓶頸。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有懂農業、愿意投身農業的專業人才參與。而農業生產往往是高投入、高風險、低收益,因此難以吸引青年人才。
不同于其他行業,農業特別是基層農業的融資渠道狹窄,現有農業金融機構較少,體系不健全,金融支持相對于家庭農場發展壯大需要的資金來說少之又少。
1.規范管理,發揮典型示范作用
政府要制定家庭農場認定標準、示范標準、選拔標準和管理辦法,加強對全市家庭農場的監督和管理,促進全市家庭農場的優勝劣汰。同時,政府要引導家庭農場不斷完善規章制度,不斷提高生產和管理水平。
2.加強農業人才引進
政府要制定更有吸引力、更有針對性的激勵政策,大力推進高素質農業專業人才的引進,如加快戶籍制度改革,減免相關人才的個人所得稅等,為家庭農場提供人才支持,吸引更多懂農業的青年人才投身于農業創業,積極參與農村家庭農場的興辦與發展。
3.加強職業農民培訓
農民是基層農業和家庭農場生產的主力軍,需要對他們給予更多的專業培訓和指導。因此,政府應該重視職業農民教育體系的建立,開展各種形式的職業農民培訓,提升職業農民的技能水平,培養職業農民的素質,同時,制定起職業農民、家庭農場經營者考核系統,對表現優異的學員,可以進行一些政策激勵,如免費參加更高級的技能培訓等等。
4.制定、落實扶持政策
資金是當前家庭農場所最急需的,因此,政府要加快加大對家庭農場的金融支持力度,推動健全農村金融體系,加強金融保險服務,同時要向農民們普及農村金融知識。
此外,在土地流轉、稅收等方面也應增加對家庭農場的政策支持。
1.適度規模經營
家庭農場具有不斷擴大經營規模的內在動力[1],但不考慮自身條件,盲目擴大規模也是許多家庭農場難以繼續經營的原因,因此家庭農場要注意適度規模經營,結合自身資源條件和經營管理能力,實現最佳規模效益,絕不可盲目擴大規模。
2.加強宣傳,拓寬市場
家庭農場經營初期,農產品尚可在熟人網絡中銷售,但隨著農場規模的擴大,農產品的銷售勢必也需要更大的市場,因此農場經營者要樹立品牌化意識,加大宣傳力度,充分利用各類自媒體如抖音、微信公眾號等,嘗試在網絡在銷售產品,線上線下都努力擴大市場。
3.引進先進技術,提升管理水平
隨著家庭農場的不斷發展,先進的加工技術、貯藏技術、醫療條件、運輸條件等都是必需的,農場經營者一方面應該不斷引進先進的硬件設備,另一方面則應積極參與政府和社會組織的各種形式的職業農民再教育,不斷積累家庭農場發展所必需的各種科學技術知識和財務知識,不斷加強自身經營管理水平。
4.加強合作經營
家庭農場應積極發展合作經營,優勢互補,互利互贏。探索組建以示范家庭農場為核心的家庭農場協會或聯盟、家庭農場+合作社合作經營機制等,實現生產組織化、合作化,提高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水平,促進利潤增長,節約成本,共同維護家庭農場合法權益。
家庭農場在生產環節具有其他經營組織形式不可比擬的經濟效率優勢,有利于提高農業生產效率[3]。本文立足于浙江省,緊緊圍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這一核心內容,探討家庭農場提升經營效率的現實路徑,希望能為浙江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制定更具針對性的效率提升路徑提供現實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