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爽
沈陽師范大學,遼寧 沈陽 110034
刑事執行監督是法律賦予各級檢察機關的重要職能。長期以來,派駐檢察都是各級檢察機關針對監獄和看守所所采取的主要監督檢察模式,并在維護司法公正和落實檢察監督職能等方面發揮出了巨大的作用。
在新時期的司法實踐中,監獄和看守所普遍面臨著在押人員數量多、流動性大、工作時效性強、工作任務繁重等一系列現實問題,迫切需要在做好派駐檢察的基礎上探索建立巡回檢察制度,實現派駐檢察與巡回檢察的密切結合。
看守所是未經判決人員集中羈押的場所,同時負責判決后短期刑的刑罰執行。相對于監獄等場所,看守所兼具人員流動性較大、工作任務繁重、工作時效性要求較高等一系列特點,這就決定了看守所檢察工作必然區別于監獄檢察等。具體來說,看守所檢察工作具有如下特點:
(一)人員密集流動。根據看守所的職能特點,在看守所內集中羈押的人員一般流動期限為三個月左右。加之近年來刑事強制措施正在逐年變更,導致了看守所在押人員流動頻率非常快,這就決定了看守所檢察的周期相對較短。與之相比,作為刑罰執行機構,監獄在押人員的羈押時間相對較長,人員穩定性較高,檢察工作周期也就相對較長。因此說,如果看守所檢察工作具有特殊的時效性特點,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檢察方式,往往會損害在押人員的合法權益。
(二)看守所檢察工作任務十分繁重。看守所檢察工作的范圍十分廣泛,既包括對在押人員羈押期限執行情況的監督,也包括對看守所工作人員履行職務行為合法性和規范性的監督。在各地的司法實踐中,很多地區的看守所都面臨著人滿為患的問題,在押人員數量已經遠遠超出了看守所的實際承受能力。看守所檢察不同于其他的司法檢察工作,更多地需要檢察人員自行發現問題線索,由于很多看守所的檢察工作人員數量嚴重不足,日常事務性和程序性工作過多,導致了看守所檢察工作總體水平得不到有效提高。
目前,國內看守所檢察工作多以派駐檢察為主,但是在實際執行過程中集中存在如下問題:
(一)監督職責落實難。看守所檢察工作的職責和特點決定了檢察人員與干警之間具有密切的聯系。首先,干警的日常工作屬于看守所監察范圍,兩者存在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其次,看守所檢察工作開展過程中,檢察人員必須依靠干警提供的線索查找和發現問題,這又體現出兩者的合作關系。正是在這些因素的影響之下,看守所檢察工作人員監督檢察工作的積極性不高,發現問題不及時,影響到檢察工作質量。
(二)對看守所依賴性強。一些地區的看守所檢察工作需要看守所提供辦公場地和經費保障,這就容易導致兩者監督關系停留在表面,檢察機關工作人員難以真正發揮職能。
(三)檢察人員專業素質不高。很多地區派駐的看守所檢察工作人員長期從事看守所檢察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業務培訓和進修機會,交流輪崗也相對較少,思維方式相對陳舊,業務能力提升緩慢,不利于看守所派駐檢察工作水平的持續提高。
為進一步推進監獄檢察改革,加強和改進對監獄刑罰執行和監管改造活動的監督管理,自2018年6月起最高檢決定啟動巡回檢察試點工作。總結起來,派駐檢察和巡回檢察制度主要具有如下幾方面區別:
(一)檢察工作模式不同。派駐檢察主要是指檢察人員常駐監管場所實施監督檢察權的監督模式。按照相關規定,檢察人員每月派駐檢察的時間不少于16個工作日,每個工作日均要求有檢察機關工作人員在崗。巡回檢察制度對于巡回檢察的次數、時間、人員安排等沒有具體要求,可以采取人員交叉巡回檢察的方式,但是必須要確保檢察工作的效果。
(二)檢察重點不同。派駐檢察的職能相對較多,主要包括對監獄日常執法、改造、刑罰執行情況的監督以及對監獄辦理假釋、減刑、保外就醫、監外執行等程序的監督。巡回檢察的重點相對比較集中,主要聚焦于對監獄教育、管理、改造活動效果的監督,協助和推動監獄實現改造效果提升,將更多的罪犯改造成為合格的社會公民。
(三)問責形式不同。在派駐檢察的過程中如果發現監獄監管執法和刑罰執行過程中存在違法違規問題,檢察機關要采取口頭或書面的方式提出檢察意見,要求監獄限期進行整改,確保監獄實現規范執法。在巡回檢察的過程中,檢察機關發現監獄存在違法違規問題,除了要提出糾正意見以外,還需要對檢察機關進行內部的監管和追責,如檢察機關未發現監督對象存在的違法違規問題,或對已經發現的問題沒有按照程序提出檢察意見的,要依法追究檢察人員的瀆職、失職責任,確保檢察監督責任落到實處。
(四)監督節點不同。按照現有的工作制度,派駐檢察過程中要對監獄的收監、出監以及日常工作進行全方位監督,每日填寫檢察工作日志,詳細記錄監獄工作情況、罪犯管理情況等。巡回檢察不僅是對監獄的收監、出監以及日常工作進行檢察監督,還要通過更加靈活多樣的方式重點監督監獄的出監、收監以及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是否符合法律法規和政策要求等,檢察的內容更加宏觀。
(一)有助于增強檢察機關法律監督實效。隨著新時期我國司法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檢察機關的檢察監督職責必須得到進一步強化。通過建立派駐檢察與巡回檢察相結合的制度,一方面能夠夯實日常監督職能,規范監獄執法行為;另一方面可以落實檢察職責,形成檢察機關內部監督機制,督促檢察工作人員切實履職盡責,對于增強檢察機關的法律監督實效具有重大意義。
(二)提高檢察監督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派駐檢察側重于對監獄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的全方位監督,而巡回檢察則側重于對檢察機關履行檢察監督職能情況的監督。相比于派駐檢察,巡回檢察的形式更加靈活,針對性更強,效果更加突出。
(三)合理調整檢察機關與監督對象之間的關系。在傳統的檢察監督工作中,檢察機關與監督對象之間是監督與被監督的關系,檢察機關自身沒有受到有效的監督制約。通過建立巡回檢察制度,檢察機關自身也將受到監督,檢察機關與監督對象之間的監督關系更加清晰,職責更加明確,有效維護了社會主義法治公平正義的原則。
(一)進一步完善派駐檢察與巡回檢察制度。作為一項新生事物,巡回檢察經過了前期試點已經總結出了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應當盡快總結提煉到制度層面之上,出臺巡回檢察工作規范及指導意見。與此同時要進一步完善派駐檢察制度,實現其與巡回檢察制度在檢察內容、檢察方式等方面的合理區分。
(二)進一步提高巡回檢察制度的執行力度。在完善巡回檢察制度的過程中,除了要充分突出該制度的可操作性以外,還要注重突出巡回檢察制度的實效性,確保巡回檢察模式可執行、可復制、可推廣。與此同時要確保巡回檢察結果的權威性、實效性、應用性,讓巡回檢察制度在督促落實檢察監督職責、失職瀆職追責等方面發揮應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