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建輝 叢遠高 陳福林 陳偉東 陳高峰 陳小剛



[摘要] 目的 對比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就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中的治療效果。 方法 便利收集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間該院接收的股骨頸骨折患者73例的治療信息,其中35例行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為對照組,38例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為觀察組,對比分析兩組手術指標、治療有效率及術后1年和3年的Harris評分。 結果 觀察組各項手術指標[(109.6±22.1)min、(351.3±39.1)mL、(284.3±32.4)m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84.7±14.1)min、(133.5±17.3)mL、(88.4±16.2)mL](t=6.939、30.320、32.240);且該組臨床療效(97.37%)與術后3年Harris評分(79.1±4.1)分則明顯優于對照組[(77.14%、(72.0±3.8)分](χ2=3.989,t=7.65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結論 BFHR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具有手術時間短、創傷小等優點,但其遠期治療效果相對較差;THR全髖關節置換術雖然在手術時間上相對較長,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大,但其遠期治療效果較好。
[關鍵詞] 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老年股骨頸骨折;Harris評分;療效
[中圖分類號] R4?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4-0742(2020)09(b)-0061-03
Comparison of the Efficacy of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and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s
XING Jian-hui, CONG Yuan-gao, CHEN Fu-lin, CHEN Wei-dong, CHEN Gao-feng, CHEN Xiao-gang
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 and Traumatology, Rudong County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udong, Jiangsu Province, 2264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and total hip replacement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 Methods The treatment information of 73 patients with femoral neck fractures received in th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June 2019 was convenienty collected. Among them, 35 patients underwent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and 38 patients underwent total hip replacemen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surgical indicator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and the Harris scores at 1 and 3 years after the operatio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operation indexe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109.6±22.1)min,(351.3±39.1)mL, (284.3±32.4)m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84.7±14.1)min, (133.5±17.3)min, (88.4±16.2)]mL(t=6.939,30.320,32.240,P<0.05); In addit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97.37%) and Harris score (79.1±4.1) points of this group at 3 years after surgery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 77.14%, (72.0±3.8)points ](χ2=3.689, t=7.655).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BFHR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has the advantages of short operation time and less trauma, but its long-term treatment effect is relatively poor. Although THR total hip replacement has relatively long operation time, it will cause large trauma to patients during the operation, but its long-term treatment effect is good, and it is worth promoting.
[Key words] Bipolar artificial femoral head replacement; Total hip replacement; Elderly femoral neck fracture; Harris score; Curative effect
股骨頸骨折是臨床治療中較為常見的骨折之一,多發于老年患者,且隨著老齡化的增加,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發病率也逐漸增高[1]。對老年患者而言,其個體體質相對較差,身體內的各個系統的功能與青壯年相比衰退較為厲害,如果在其發生的股骨頸骨折后采用保守治療,則患者在長期臥床休息的時候就可能出現病情愈發嚴重的狀況[2-3]。因此,在患者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建議其進行手術治療,以盡快恢復患者的關節的活動能力[4]。股骨頸骨折的手術治療方法包括有內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BFHR)與全髖關節置換術(THR),內固定術常常會并發股骨頭壞死,定期翻修率較高,因此相比較而言髖關節置換術是針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治療較為理想的治療方法[5]。其可以減少老年患者因為長期臥床而引發的系列并發癥,迅速改善因股骨頸骨折引起的相關疼痛和相關關節的功能障礙,幫助老年患者盡快恢復正常的活動[6]。該研究對2015年1月—2019年6月期間該院收治的73例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的治療資料進行了回顧分析,以期為后續臨床應用提供參考。現報道如下。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入選該研究對象為方便選取該院治療的73股骨頸骨折患者,左側骨折46例,右側骨折27例。有36例患者是摔倒引起,23例患者是交通事故引起,14例是其他因素引起。所有患者均在來該院時,根據患者的情況隨機入組進行治療,將其中的35例行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設為對照組,其中21例男性,14例女性;年齡60~87歲,平均年齡(72.6±3.5)歲。其中38例行全髖關節置換術設為觀察組,其中20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61~89歲,平均年齡(72.3±3.1)歲;分組后患者臨床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均衡可比。
1.2? 方法
對照組行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患者側臥,從髖關節的外側進行切口,逐步切開患者的皮膚層、皮下的筋膜層和肌肉層,再切開關節囊,將股骨頸暴露于術野下。后取出股骨頭,將髖臼卵圓窩內的一些殘余組織進行徹底清除,然后用髓腔銼慢慢擴大患者的股骨髓腔。根據患者被切除的股骨頭大小,選用合適大小的人工股骨頭進行替換,檢查切開部位是否有活動性的出血,確認無誤后用生理鹽水進行沖洗引流,縫合切口。
觀察組行全髖關節置換術:患者術中的體位和暴露切口的方法于BFHR組一致,用髖臼銼逐步擴大處理髖臼大小到髖臼壁出現滲血后,根據患者情況選用合適的髖臼杯,然后按照BFHR的方法安裝股骨頭。在手術的過程中,必須要注意:①盡量保護患者的坐骨神經;②髖臼邊緣增生的一些骨贅必須要徹底清除,髖臼銼研磨方向為外展45°,前傾15°,研磨深度需要嚴格控制,不可過度;③人工髖關節假體的選擇需適宜,且要安裝在合適的位置,盡量保證雙下肢長度相等,保持髖臼杯擁有40°的外展角、15°的前傾角和15°左右的股骨假體前傾角。
1.3? 評價標準
療效評價:若患者疾病癥狀消失,術后其髖關節的功能恢復正常,沒有血栓或假體松動等并發癥疾病則判定為顯效;患者疾病癥狀得到改善,術后髖關節的功能得到50%以上的改善,沒有并發癥則為有效。其余情況則判定為無效。
Harris評分:患者術后1年和3年均通過隨訪評價Harris評分,評分總分計100分,90分及以上為優秀,80~89分則為較佳,70~79分為良好,70分以下則為較差。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21.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進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手術情況
觀察組各項手術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治療效果
觀察組臨床療效較對照組具明顯優越性,結果對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隨訪Harris評分
術后1年兩組Harris評分情況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術后3年,觀察組Harris評分較對照組具顯著優越性,結果對比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 討論
股骨頸骨折在老年人中較為常見,目前,臨床上針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主要采取積極治療的方法,只要患者的身體條件允許,則應盡可能盡早采取手術進行治療,以盡早的恢復患者活動能力。臨床上用于老年股骨頸患者的手術方法主要包括復位內固定法和髖關節置換術[7]。內固定治療法相對較為簡單,且手術時間短,對患者造成的創傷小,術后護理相對方便,在無位移的股骨頸骨折患者的治療中取得了良好效果。如果通過內固定方法,患者的骨折部位能夠有效愈合,那對患者來說生活質量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是無論是采取何種內固定的方式,患者在術后較短的時間內,行走能力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還有可能會并發骨折不愈合以及髖內翻畸形等疾病[8]。有效的重建患者的髖關節功能,減少患者術后并發癥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來說較為重要,因此,目前很多臨床醫生和患者都更為愿意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9]。但是,兩種手術方法在整個臨床的應用中誰優誰劣還是存在有一定的爭議的[10]。
目前,就股骨頸老年患者的治療術式選擇來看,相對較為統一的選擇方案主要還是根據患者的身體狀況和骨折類型等多方面來進行衡量。相對而言,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應用在近幾年逐漸增多,分析其原因主要有:①術后患者的關節功能恢復相對較好[11];②著麻醉技術的提高,對部分合并有糖尿病/冠心病的患者來說,良好的麻醉技術可以幫助其順利的度過手術的圍手術期;③隨著醫療水平的提高,手術技術也不斷提升,對患者造成的創傷也相對在逐漸降低[12]。
蔡云學者[13]就其研究中,以60例股骨頸骨折老年患者為對象,均分后對照組實施全髖關節置換術,觀察組則給予人工股骨頭置換術。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優良率(53.3%)明顯低于對照組(80.0%);該組手術時間(86.9±13.2)min、手術出血量(145.1±18.8)mL則顯著優于對照組[(125.5±30.2)min、(316.8±40.5)mL],且隨訪術后Harris評分(71.3±4.5)分也低于對照組(78.7±4.3)分。而該次結果顯示,觀察組各項手術指標[(109.6±22.1)min、(351.3±39.1)mL、(284.3±32.4)mL]均顯著高于對照組[(84.7±14.1)min、(133.5±17.3)mL、(88.4±16.2)mL](P<0.05);且該組臨床療效(97.37%)與術后3年Harris評分(79.1±4.1)分則明顯優于對照組[77.14%,(72.0±3.8)分](P<0.05)。充分提示采用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能夠節省手術時間,減少患者在術中的出血量和輸血量,但從整體的治療有效情況和術后3年的Harris評分來看,全髖關節置換術的遠期療效明顯優于雙極人工股骨頭置換術。該次結果也與蔡云學者研究具有一致性,故就臨床中,更應推薦使用全髖關節置換術。
[參考文獻]
[1]? 王永偉, 徐鴻, 牛連生,等. 骨水泥或生物型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中期隨訪結果分析[J].中國綜合臨床, 2018, 34(3):258-261.
[2]? 徐斌,王群,金華,等.空心釘內固定和關節置換術治療移位型股骨頸骨折的成本效用分析[J].中華醫學雜志,2017, 97(21):1650-1654.
[3]? 孫啟才,宋柏杉,茹選良,等.直接前方入路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合并帕金森病的短期療效觀察[J].浙江醫學, 2018, 40(10):1054-1058.
[4]? 吳威, 孟雙全, 朱賢友, 等. 后外側微創小切口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分析[J]. 西北國防醫學雜志, 2016,3(8):542-543.
[5]? 陳國政,黃婷,梁健,等.人工股骨頭置換與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對比研究[J].現代診斷與治療, 2017,11(20):3879-3880.
[6]? 潘月帆.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療效比較[J].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6, 11(6):129-131.
[7]? 張登峰. 全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療效觀察[J]. 中國實用醫藥, 2016, 11(22):71-72.
[8]? 楊震.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在股骨頸骨折治療中的臨床對比探析[J].中國醫藥指南, 2016,14(27):136.
[9]? 黃西領. 人工股骨頭置換與全髖關節置換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臨床效果研究[J]. 中國傷殘醫學, 2016, 24(17):31-32.
[10]? 黃鋼勇, 夏軍, 魏亦兵, 等. SuperPATH入路髖關節置換術治療高齡老年股骨頸骨折短期臨床療效[J]. 國際骨科學雜志, 2016, 37(5):331-336.
[11]? 張凱, 鄧迎杰, 洪漢剛. 人工股骨頭置換術和全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的療效及預后對比分析[J]. 國際老年醫學雜志, 2018, 39(4):163-167.
[12]? 康振興. 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效果觀察[J].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6, 9(27):79-80.
[13]? 蔡云. 全髖關節置換術與人工股骨頭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臨床對照[J].中外醫學研究,2016,14(5):140-141.
(收稿日期:2020-06-17)
[作者簡介] 邢建輝(1972-),男,本科,副主任醫師,研究方向:創傷骨科、關節外科及脊柱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