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南 任潔 于浩 吳蘇華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國際原油市場籠罩在一片陰霾之下。原油價格的長期低迷和巨幅波動,給原油貿易的參與方帶來了巨大挑戰。本文從信用證實務出發,分析了原油交易的定價機制及原油信用證的特征,進一步研究了原油價格波動給信用證各參與方帶來的風險,并提出相關應對建議。
關鍵詞:原油價格 信用證 風險應對
一、原油價格的研究背景
2020年1月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在短短兩個月時間內席卷全球,給后金融危機時代緩慢復蘇的全球經濟以沉重打擊,全球貿易和產業鏈遭到嚴重沖擊。大宗商品的市場表現可以看做宏觀經濟運行的“體溫計”,原油作為當前全球最重要的能源商品,同時也是大宗商品市場上的絕對主角,其市場表現與全球經濟運行形勢密不可分。
今年一季度,國際原油價格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圖1),美國原油期貨價格的暴跌甚至創造了歷史,5月交貨的WTI原油期貨價格跌幅為309.63%,收于每桶-37.63美元,歷史上首次跌入負值;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也一度刷新了2003年5月以來的低位,至每桶25.16美元。
原油價格的巨幅波動之所以能引起世界范圍內廣泛而密切的關注,是因為原油在國家戰略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一方面,原油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基礎能源,是經濟社會持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另一方面,原油關乎國家安全戰略乃至國際關系平衡,它不僅是國家軍事實力和國防建設的重要保障,更是地緣政治的重要影響因素。
由于受到資源稟賦條件限制,且低油價、高成本的資源經濟效益欠佳,近年來我國的原油產量總體呈現緩慢下降趨勢(僅2019年的原油產量有所反彈)。與之相反的是,近幾年我國GDP增速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經濟社會發展對原油消費的需求不斷上升,致使原油表觀消費量不斷上漲,原油產量遠遠不能滿足消費需求(圖2)。
為了彌補我國原油消費量和原油產量之間的巨大差距,我國大量從海外進口原油,進口量增速多年來維持高位,進口依賴度已達到70%以上。另一方面,我國原油出口整體規模相對較小,且自2017年以來一直呈現下降趨勢(圖3)。
原油對于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而我國的原油消費仍主要依賴進口,且依賴程度呈現加大的趨勢。因此,有必要針對原油價格波動的影響進行研究,為與國際原油貿易相關的各方實體提供應對建議。
二、原油貿易的定價機制
目前,全球原油貿易的定價,多采用基于各種基準價格進行升貼水調整的公式計價法。根據原油采購期限的不同,原油貿易的定價模式又分為長約合同定價模式和現貨市場定價模式。
長約合同采用公式計價法,一般選取某一基準價格加上升貼水的方式來定價,具體的公式如下:
原油結算價格 = 基準價格 ± 升貼水
現貨市場定價方面,多采用某一時間段的基準價格的均價來進行結算。
(一)基準價格
目前全球各地區選擇的原油基準價格有所不同,大多數地區選取原油期貨價格作為基準價格。目前全球有三大原油期貨市場:美國西德克薩斯州中質原油(WTI)、英國北海布倫特原油(BRENT)和中東阿聯酋迪拜原油(DUBAI)。
此外,第三方評級機構的原油報價也是全球原油基準價格的重要來源。例如,普氏(Platts)以收市價估價對阿曼/迪拜原油進行定價,這是中東地區出口到亞太的重要原油定價基準;阿格斯(Argus)公布的的高硫原油價格指數ASCI則是沙特、科威特、伊拉克原油出口美國的定價基準。
目前全球的基準價區主要有三個:
● 北美地區——以WTI原油期貨為基準的定價體系;
● 西歐及非洲——以布倫特原油期貨為基準的定價體系;
● 中東出口至亞太地區——基于普式報價的定價體系。
我國屬于亞洲國家,因此我國進口原油確定基準價格時一般采用普式作價。
(二)升貼水
升貼水一般由產油國或第三方評級機構來確定,主要根據原油的品質、運輸費用、出口對象、買方的訂單量等諸多因素來制定。升貼水的設置主要是用于彌補不同時期和地域對于基準原油價格的價差,從而實現各地的原油價格都能在一個相對合理的價格范圍內運行。
三、原油信用證的特征
(一)付款方式為遠期
在國際貿易中,為了能夠借助信用證融資,或者給中間商預留轉手時間,付款方式多為遠期,一般為裝運日/卸貨通知書出具日/信用證出具日/交單日后的30天、90天或365天等,信用證兌用方式多為BY NEGOTIATION或BY DEFFERED PAYMENT,不要求提交匯票等金融票據。
(二)貿易術語多使用FOB
通常情況下,原油貿易由賣方負責裝船運輸,買方負責全部的運費和相關保險費用,因此貿易術語多采用FOB。一方面,原油進口商如果有途徑自行聯系船公司訂艙,就可以較為靈活地掌握船期,便于催促進口商盡快發貨;另一方面,在國際運價較為平穩的時候,采用FOB貿易術語還可以有效地避免運價波動所帶來的風險。當然,如果國際運價在短期內處于動態上升的狀態,那么進口商可能會選擇CIF術語,以將運費增加的風險轉移至出口方。
(三)規定首尾款交單方式
原油銷售合同的定價一般采用浮動計價,約定以提單日前后一段時期的原油市場基準價格加減升貼水作為最終交易價格。但是在信用證開立時,最終價格一般無法確定,因此,實務中通常以臨時價格作為開立信用證和賣方交單的臨時金額,等最終作價期結束,產生最終價格之后,再用信用證或T/T匯款的方式結算最終價格與臨時價格之間的差額。如果臨時價格小于最終價格,差額一般在原信用證內結算;如果臨時價格大于最終價格,差額則一般用T/T方式結算,即賣方在信用證之外退給買方。
(四)以LOI/WOT代替提單
在原油貿易中,一筆交易從貨物發運到最終流轉到買方手中,一般要經過多家貿易商轉手,每一次轉手都要由賣方對提單進行背書轉讓,這就使得正本提單的流轉過程十分冗長。因此,對于原油貿易來說,買方很難在信用證交單期之內拿到正本提單,往往收到的只是賣方簽發的無提單卸貨保函。LOI是賣方證明其符合合同和信用證要求的規格和數量的油品于何時到達目的港的交貨保證證明文件。雖然LOI不屬于物權單據,但以LOI代替提單是油品貿易的國際慣例做法,因此普遍被銀行和業界所接受。在實際業務中,為了防范賣方的信用風險及欺詐風險,開證行通常會在信用證中規定LOI的具體內容,包括:一是買賣雙方名稱、提單編號、船期等運輸信息;二是賣方保證單據真實有效;三是賣方對貨物和單據擁有處置權,并已按合同約定將貨權轉讓給買方;四是在賣方違約或因正本提單缺失而發生損失的情況下,賣方負全部賠償責任;五是適用的法律范疇。
除了LOI外,原油信用證有時也允許客戶提交權利擔保保函(WOT)進行交單。WOT出現的原因與LOI一樣,也是為解決提單傳遞效率無法滿足信用證交單時間的要求。但WOT與LOI不同的是,LOI的作用是代替提單,而WOT的作用是代替最終貨物數量、質量證明而非提單,且后續無需提供正本提單。在要求提交WOT的信用證中,貿易術語一般為DES,買方提貨憑借的是船方指令,因此需要同時提交卸貨港出具的卸貨通知書。開證行通常會在信用證中規定WOT的具體內容,包括卸貨港、貨物數量、賣方名稱、受益人有權處置/轉讓貨物等信息。
(五)自動增減額條款
由于國際原油價格具有波動頻繁且劇烈的特點,且很多情況下波動幅度會超出信用證的溢短裝,因此為了避免買方因交易期間油價頻繁波動而不斷更改信用證金額的情況,簡化操作手續,部分原油信用證會在特殊條款中加入自動增減額條款,規定信用證金額可以根據原油價格和數量自動增減而無需進行改證。自動增減額條款雖然符合原油貿易特點,也簡化了信用證改證手續,但是會使信用證具有無法預期的風險敞口,極大地增加了開證行的風險。
四、原油價格波動對信用證的影響及風險應對
信用證中原油價格的確定與原油的期貨和現貨價格掛鉤,因此國際原油價格的波動,勢必會對信用證交易各方產生較為深遠的影響。尤其當短期內價格波動的幅度過大時,容易因為各種客觀因素產生糾紛。不論是銀行還是原油貿易商,均應準確地認識風險,采取合理措施防控和化解風險。
(一)開證行
對于開證行而言,當以基準價格開立了信用證后,如果短期內原油價格大幅上漲,那么在尾款交單時,最終金額就有可能超過開證行原本的授信額度,產生信用風險;如果短期內原油價格大幅下降,則有可能在首款以形式發票交單時開證行的承兌金額遠大于尾款的最終金額,如果出口方不能按合同或信用證約定將價差補齊,那么開證行將承擔這一價差的損失。
因此,原油信用證對于開證行而言具有較大風險,要求開證行準確把握原油市場動態,合理預估原油期貨價格,避免因價格波動產生的各類風險。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
1.在信用證條款中明確差價處理方式。開證時可要求申請人在特殊條款中明確加入對于臨時發票金額和最終發票金額的價差結算方式。比如,當臨時價格小于最終價格,價差通過在信用證項下提交最終發票結算;當臨時價格大于最終價格,價差通過T/T方式在信用證之外結算,并要求受益人在首款交單時提交同意退補差價的證明。
2.合理設置信用證溢短裝。為防止由于原油價格短期內快速上漲,導致來單金額超出開證時所占用申請人的授信額度,開證行在開立信用證時,可考慮要求申請人盡量提高信用證金額的上浮比例(如10%),以增加占用授信額度的方式防范風險。
3.追加保證金或抵質押物。當短期內油價漲幅過大,導致交單金額可能超過信用證最大金額時,為避免產生信用證金額敞口,可要求申請人追加保證金,或者增加抵質押物,以確保超出信用證授信額度的金額得到有效控制。
(二)交單行
對于交單行而言,原油信用證項下的風險點主要在于單據審核和貿易融資。一方面,原油信用證涉及單據和交單方式一般較復雜,容易增加交單行的操作風險,比如單據不符點未審出而導致的銀企糾紛;另一方面,如果原油信用證交單續作了出口押匯等貿易融資,后期又遭到了開證行的合理拒付,交單行將面臨融資款無法歸還的風險。
對此,交單行應謹慎處理原油信用證業務,嚴把技術審核關口,規范操作,確保單據的相符和融資款項的安全。具體可采取如下措施:
1.認真審核和研究信用證條款。由于原油信用證擁有其獨有的特征,在定價方式和交單方式上與其他交易相比有很大不同,因此交單行在審核信用證的過程中應格外細致,并結合原油貿易實務,考慮信用證金額和條款的合理性,如發現不利于出口方交單或收匯的條款,應建議出口方及時與進口方商洽尋求改證。
2.嚴審單據,規范操作。原油信用證單據要求較為復雜,涉及金額大,付款期限長,因此須盡量保證信用證項下交單相符。對于審單中發現的不符點,應盡量聯系出口方改單。此外,須認真研讀信用證對于交單方式的規定,嚴格按照條款要求進行操作,避免因主觀疏忽增加后期的溝通成本,甚至產生糾紛。
3.謹慎辦理貿易融資。嚴格把控貿易融資審核流程,對于存在不符點的交單應拒絕辦理融資。此外,要積極關注原油市場動態,預估原油價格的未來走勢,謹慎評估油價大幅下跌情況下出口方的還款能力,必要時須要求出口方提前還款或補充保證金。
(三)進口方
對于進口方而言,原油價格波動所帶來的風險主要體現在原油價格大幅下跌時,無法順利收回差價。當進口方按合同約定,已經支付了信用證首款的臨時發票金額,而短期內如果原油價格大跌,相當于出口方多收了錢,一般來說差價須由出口方在信用證之外向進口方補齊。但如果價格波動幅度過大,甚至出現價格跌破負值的情況,出口方可能不愿意或者沒有能力支付這一差價,對于進口方來說便產生了損失。
此外,由于原油信用證多允許用LOI代替提單,進口方還可能面臨無法拿到正本提單而產生的提貨風險。
因此,進口方應充分考慮上述風險,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應對:
1.明確信用證條款。在開立信用證時應盡可能將交單和付款事項規定清楚,具體規定單據出具的形式和模板,并將短期內油價上漲或下跌所造成的差價處理方式,明確體現在信用證條款中,并要求出口方出具證明,表明其同意在首款承兌或付款金額大于最終金額的情況下,按信用證規定方式退補差價。
2.實時關注市場動態。時刻關注國際原油市場的動態,尤其是對價格波動應形成足夠的敏感度,針對不同情況及時地采取應對措施,有效地預判和化解風險。另外,積極關注出口方的經營狀況,防止其因經營不善或資金鏈斷裂而導致無力退補差價。
3.開立保函,轉嫁風險。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進口方可以考慮開立與信用證相配套的銀行保函,由銀行提供擔保,當尾款交單的最終金額小于臨時發票金額,且出口方未在規定時間內補齊價差,則進口方有權向保函開立行索賠該價差,由銀行來承擔無法收回尾款差價的風險。
(四)出口方
出口方在原油信用證交易中所面臨的風險主要體現在收匯風險和拒付風險。一方面,原油信用證對單據要求較為復雜,容易因為細節問題遭到開證行拒付;另一方面,當原油價格大漲時,出口方提交的最終發票金額可能會超過信用證余額,容易被開證行以超支或其他理由拒絕付款。
此外,由于原油信用證通常以LOI代替提單,而進口商可憑LOI提貨,這樣就使得進口方在支付尾款的情況下將貨物提走,使出口方面臨財貨兩空的風險。
因此,出口方應采取如下措施防范和化解風險:
1.仔細斟酌合同和信用證條款。在簽訂合同和協商信用證條款時,應仔細研讀條款,確保自己有能力滿足條款要求,當發現不利于自身的條款時,應積極爭取修改合同或改證。
2.保證單據質量。交單時盡量提高單據質量,做到單證相符,避免遭到開證行的合理拒付,影響正常收匯。此外,對于尾款交單或補充交單也須格外關注單據質量。曾發生過一個案例,信用證要求提交LOI,并規定后續提交正本提單后LOI則失效,當出口方拿著存在不符點的提單作為補充單據提交時,遭到了開證行的拒付。雖然最終認定提單作為補充單據不屬于UCP600規定的范圍,拒付不成立,但為了避免這期間所產生的的溝通成本,出口方還是應盡量做到所提交單據的相符性。
3.密切關注市場動態。密切關注原油市場的價格波動。一方面,當發現油價漲幅高出了信用證金額的上限,應及時聯系進口商確認付款事宜,防止進口商因市場波動而選擇棄貨或其他違約行為,必要時應盡快尋求改證,增加信用證金額;另一方面,當發現油價大幅下降時,應及時考慮自身在信用證之外補齊價差的能力,保證資金鏈的健全,維護自身聲譽。
參考文獻:
[1]桑一.國際原油信用證應用特點解析[J].對外經貿實務,2012,000(001):54-56.
[2]王風雷.CIF與FOB在國際石油貿易中的應用[J].經濟視角,2003(07):64-65.
[3]搜狐.小強談原油(十二)原油定價機制[R/OL].https://www.sohu.com/a/194169031_460360.
[4]貿易金融網.大宗商品之石油[R/OL].http://www.sinotf.com/GB/Trade_Finance/Commodities/2016-11-10/xMMDAwMDIxMzcxMA.html.
[5]i國結.【原創】一則“新冠”疫情期間原油信用證案的討論[R/OL].https://mp.weixin.qq.com/s?src=11×tamp=1593260139&ver=2426&signature=T6k*A97j-vYsB7HembNJNO8Nj1ec5mlcet78V*5om21QYfBJ5JvMwAwUYE4vKiCTCFkLUcne6vxwttGMKrKYJyPO1NQCiazr3rO2rO9sPrpJEphoLsHgCwnru00*8iEk&new=1.
作者單位:中國農業銀行總行國際結算單證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