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豐產 全志東
[摘 要]《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的實施,給傳統物流企業帶來深遠影響,作為傳統的企業物流如何借助網絡貨運轉型發展,文章分析了網絡貨運的適用主體,并為準備申報網絡貨運的企業從稅負成本、作業效率、管理效能、汽車后市場、數據經濟方面進行積極分析,從地方政策、盈利模式、制度創新、戰略轉型方面進行風險分析,積極推進自營物流企業轉型發展。
[關鍵詞]網絡貨運;企業物流;物流企業;影響分析
[DOI]10.13939/j.cnki.zgsc.2020.29.171
2019年9月6日,交通運輸部和國家稅務總局聯合發布了《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經營管理暫行辦法》,辦法自2020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標志著網絡貨運經營由無車承運人個別試點向普遍資質準入式的轉變,必將對物流行業轉型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并催生新業態跨界融合發展,作為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的傳統貨運物流企業將如何積極應對網絡貨運帶來的影響,本文從稅負成本、作業效率、管理效能、交易成本、轉型發展等方面進行分析。
1 網絡貨運的概念
網絡貨運是經營主體依托互聯網平臺整合配置運輸資源,以承運人身份與托運人簽訂運輸合同,委托實際承運人(單車運力)完成道路貨物運輸,承擔承運人責任的道路貨物運輸經營活動。是國家基于網絡客運(滴滴打車等模式)的成功實踐,針對貨運行業散、亂、小、不易監管等難題,推動其高質量發展的主要手段。
2 網絡貨運的適用主體
作為新興業態,網絡貨運必將對傳統物流運輸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在這一背景下,有很多物流企業都開始躍躍欲試,甚至是一些毫不相關的主體也開始攪動入局。然而,區別于傳統貨運企業的低門檻和區域局限,網絡貨運經營需要一定的準入門檻、人才儲備和必要的運營條件。合適的網絡貨運經營者應至少符合以下任一情形。
第一,大宗貨源企業:屬于自帶流量型,通過網絡貨運平臺的運營,將大批貨源投放到平臺上,吸引大量運力入駐,能夠快速帶動資金流、物流和信息流優化與提升,降低自營物流成本,并撬動社會化物流業務的拓展,實現體外創效與良性循環。鋼鐵、煤炭、化工等大宗制造業企業具有天然的優勢。
第二,規模以上物流企業:屬于管理提升型,主要包含國家3A級物流企業及以上,此類企業擁有傳統物流的人才、資源、管理、網絡及相關經驗積累,在網絡貨運經營上,避免了重復投資,可以采取線上+線下運行的方式,快速開展業務。全國或區域型多網點布局的物流干線企業更加適合。
第三,技術資金導向型企業:屬于市場掠奪型,通過前期持續的高投入低收益甚至是負收益,來搶占貨源及運力市場,待積累到一定程度,壟斷相關資源后,憑借高技術、高資金門檻,后期采取合理的商業模式,實現低投入和高收益。貨車幫、運滿滿等全國布點的網絡科技公司多采取此類模式。
3 網絡貨運對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的積極意義
3.1 大幅降低社會運輸組織的稅負成本
根據稅總函(2019)405號文件要求,無車承運人企業可以將平臺內車輛運力視同自有運力,取得社會車輛的燃油、路橋費、司機勞務等進項抵扣。如按照傳統貨運模式,鋼鐵運輸公司現有社會運輸業務只能全額承受9%的增值稅稅收負擔。而在網絡貨運平臺模式下,參照已經運行的無車承運人企業,實際稅負可控制在3%~6%。根據當地政府招商引資稅收政策或支持物流業發展的政策不同,實際稅負可能進一步降低。
3.2 提高作業效率
平臺模式下,網絡貨運經營企業匯集了大量的流動車源和運輸業務,并可依靠智慧調度、智慧計費、智慧監控、線上合同等技術,實現快速精準對接。這種效率的提升,加速了貨物交割,對貨主來說,帶來了大量庫存資金占用的減少。
3.3 提高管理效能
網絡貨運平臺,依靠“互聯網+”、大數據分析、區塊鏈等技術,可以制定相應規則,通過資源引導,平臺自動積分、鑒別人證真偽等功能,建立內部信用體系,減少人為干預,使得直接面向、管控上萬規模單車成為可能,有利于培養核心運力,加速劣質運力的出清與淘汰,為客戶提供安全穩定、低成本、高效、綠色環保、優質的物流服務。
3.4 帶動汽車后市場板塊發展
納入網絡貨運平臺的車輛,視同網絡貨運企業自有車輛管理。鋼鐵集團物流企業也可通過集采模式,將燃油、輪胎、維修、廣告、整車銷售、保險等納入平臺內的商業化運行機制,降低單車運行成本的同時,實現后市場業務規模效益的擴張。
3.5 邁入數據經濟時代
根據國家的政策引導行業發展趨勢的研判,網絡貨運將對重實物資產、重資金流水評判企業和個人還款能力的模式帶來巨大挑戰,網絡貨運通過GPS定位、運單等無可篡改的單據流,來反映實際發生的貨物交割行為,輔以區塊鏈技術,將成為未來融資的主要依據。目前,螞蟻金服已經開始試水此類信用評級。網絡貨運平臺的數據將具有金融化、信用化的特征,依托網絡貨運平臺的各類金融創新產品將會出現,也將成為網絡貨運平臺利潤的重要增長極,同時,鋼鐵集團物流企業也可以依托網絡貨運平臺進行相應融資,拓寬融資渠道,反哺主業發展。
綜上所述,構建網絡貨運平臺,能夠顯著提升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最終形成資源帶動—運力加入—規模化運作—成本降低—吸引新資源—帶動新運力的良性發展循環。對于突破發展瓶頸,實現從企業物流向物流企業轉變,有著重大的戰略意義。
4 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開展網絡貨運經營的風險分析
4.1 政府政策風險分析
針對網絡貨運的政策,國家、地方政府雖出臺了網絡貨運平臺的相關文件,但大多是框架性、指導性的。在政策執行方面,還有很大的自由解釋空間,且網絡貨運屬于新興業態,企業在資質申報、實際運營過程中,很可能存在一些政策性的問題,政策調整的效率高低可能影響網絡貨運的實際經營,嚴重時可能造成經營困難。另外,地方政府支持和鼓勵的力度也不一樣,有些地方將其作為政府大力發展和支持的行業,對網絡貨運企業給予最大限度的增值稅、所得稅等綜合稅收優惠,形成稅收洼地,對于其他地方的企業則顯失公平。
4.2 盈利模式風險分析
網絡貨運的主要盈利模式就是通過構建平臺,利用集采模式,實現貨主、網絡貨運企業、單車、后市場商戶四大經營主體的良性發展。一方面此類模式需要人力、資源、資金等方面的持續和堅定的投入;另一方面由于屬于新生事物,還沒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借鑒,試錯成本比較高。
4.3 制度創新風險分析
網絡貨運經營,屬于新興業態,在財務資金使用與結算、電子合同的簽署、運單任務的產生等,與現有公司的財務、合同、招投標等制度和流程都有明顯的沖突。
4.4 轉型發展的風險
現有鋼鐵集團物流企業的發展政策(戰略定位)、資金、人才、管理等方面與網絡貨運平臺發展要求不適應,如果錯過發展機遇,勢必會被現代物流企業借助互聯網的融合發展甩在后面;如果堅持發展網絡貨運平臺,構建平臺網成本高且技術力量不足,借助第三方平臺網面臨融合度不高、后期維護費用高等問題。
綜上所述,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在推進網絡貨運經營的過程中,很可能面臨政策、模式、合作、制度創新等方面的不確定性,嚴重時可能造成項目的失敗。
5 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開展網絡貨運經營的建議
建議鋼鐵集團自營物流企業積極關注所在地政府對網絡貨運的支持政策,根據所在地物流行業發展狀況、企業自身實力和發展戰略,采取單獨開發網絡貨運平臺、聯合開發網絡貨運平臺、租賃第三方平臺網或并入第三方網絡貨運平臺的發展策略,搶抓網絡貨運發展的大好時機促進自營物流企業轉型發展。
參考文獻:
[1]李德偉.網絡貨運助力貨運企業發展與轉型[J].中國物流與采購,2019(24):83.
[2]范冬媛.淺析“網絡平臺道路貨物運輸”的發展與挑戰[J].中國儲運,2020(1):119-120.
[3]唐隆基,潘永剛,張婷.工業互聯網賦能供應鏈數字化轉型研究[J].供應鏈管理,2020,1(7):53-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