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永麗
摘要:隨著新課程的改革,初中語文教學要落實以人為本的教育觀,通過語文文言文的學習展開德育教育,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因此,教師要在初中語文的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的德育培養,促進學生的綜合發展,為學生以后的學習和成長奠定基礎。
關鍵詞:文言文;初中語文;德育;策略
引言:
文言文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的重點內容。教師既要重視文言文的知識學習,還要重視學生的德育培養。教師可以利用文言文展開對學生德育的滲透,從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本文主要根據初中語文教學中利用文言文開展德育教育的策略探究展開分析,希望可以給廣大學者些許建議。
一、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德育教育的現狀
首先,初中語文教師受到課堂教學時間的影響,沒有徹底摒棄傳統教學的束縛,過于重視學生知識的學習,而忽視了學生的德育教育,這樣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失去了學習文言文的興趣,讓學生認為語文知識的學習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從而導致學生的語文成績下降,嚴重影響了語文教學質量,對學生的德育的培養也起到了消極的作用;其次,文言文是初中語文學習的重點內容同時也是難點內容,學生學習起來非常困難,對于文言文的學習,學生缺乏一定的理解能力,不利于學生的學習。很多教師在開展文言文教學時,沒有對文言文的故事背景展開深入的學習和了解,在教學中沒有建立知識的框架,滿足不了學生的學習需求,這樣不利于學生德育的培養。
二、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策略
(一)深入研讀課本,制定德育目標
新課程改革不斷完善了語文教材,將知識與德育兩者相結合,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實現德育的培養。因此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之前要深入研讀課本,只有對課文中的內容了解的十分透徹,這樣在教學時更利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師還可以通過多年的語文教學經驗,為學生制定德育目標,不僅做到有計劃、還要做到有組織、有系統的開展德育教育。比如,在學習《陋室銘》這篇文言文時,教師要讓學生深刻的去了解“銘”這種文體的使用方法和性質,讓學生對作者的寫作體裁有系統的了解,這樣學生在進入文言文學習時,便于學生深入理解。教師還要讓學生在網上搜集相關文言文的資料,讓學生從文章中找出修辭手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預習知識,不僅深刻的理解了文章中的主旨,還讓學生充分的感受到了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從作者的身上學習到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品質,讓學生通過文言文的學習,將自己與作者相聯系,發現作者身上的優秀品格,這樣才能實現德育的滲透。
(二)朗讀課文內容,體會文言文內涵
在語文的學習過程中,有很多種學習的方式,其中一種學習方式就是朗讀,朗讀是學習文言文的重要方式,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教師在學習文言文之前,一定要讓學生去朗讀文章。在文言文的教學過程中,要帶領學生朗讀文章,讓學生準確地認識文章中的漢字,還要正確掌握字詞的發音,同時還要結合課文下面的注釋去嘗試理解文章的內容,在學習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的進行學習。文言文閱讀的學習需要經歷四個階段:首先教師要讓學生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內容,了解文言文語句的意思,知道文章的主旨與作者想要表達的意思。其次,教師要帶領學生去研讀文言文,給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分析,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對不懂的地方進行批注。再次,教師要讓學生自由朗讀文章,感受文言文的語言魅力。最后,教師要讓學生嘗試鑒賞文言文,對文章所用的修辭手法和寫作方式進行分析和點評,試著去理解課文。同時,教師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掌握正確的節奏和語氣。比如,在《小石潭記》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課堂中通過多媒體的教學手段,將圖片展現在學生的面前,加上適當的配樂,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氛圍,讓學生在腦海中想象文章的畫面。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做示范,用舒緩的聲音朗讀文言文。教師指導學生在生動的朗讀情境中,讓學生理解課文借景抒情的寫作方式,體會作者被貶后無法排解的苦悶心情。同時,讓學生感悟作者憂國憂民、思念親友的情感,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培養學生報效祖國的遠大理想。這樣,教師在真實的語境中,就可以滲透傳統美德的德育教育。
(三)組織實踐活動,加強德育效果
教師要通過文言文的學習,組織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提高德育效果。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教學實踐活動,運用豐富的活動形式滲透德育教育。例如,在《岳陽樓記》的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學會主動學習,主動從網上搜集資料,來抒發自己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演講稿,這樣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作者的思想境界,從而實現德育的培養,讓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樹立正確的價值理念。此外,教師還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進行交流合作,這樣利于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從而增強德育教育效果。教師要重視初中語文的教學,重視文言文對學生道德的影響,關注學生學習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的身心發展。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將文言文與德育兩者相結合,適應了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也滿足了學生的學習需要。文言文是中國幾千年智慧的體現,教師要深入文言文內容,為學生提供更有價值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發展為更加完整的人。
參考文獻:
[1]李斌,羅海霞.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J].華夏教師,2019(20):18.
[2]紀文方.基于價值觀培養的初中文言文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8.
[3]李斌,羅海霞.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有效進行德育滲透[J].華夏教師,2019(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