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鄭實
摘 要:圖書館作為一種特殊的社會機構,具有多重的屬性。圖書館的屬性決定了圖書館的功能,從其在人類社會中所承擔的角色而言,圖書館的功能可以稱為“社會功能”。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圖書館的社會功能將不斷拓展,應具備遺產保存、社會教育、信息傳遞、智力開發、學術研究、資治襄政、文化娛樂等多種職能。通過對圖書館功能定位分析,找準新時代圖書館功能定位,理清圖書館建設思路,不斷提升圖書館建設水平。
關鍵詞:圖書館;功能定位;找準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112
進入新時代,圖書館應該如何緊跟時代步伐,把握時代脈搏,在社會發展大潮中找準發展方向,實現新作為?帶著這些問題,從圖書館功能定位角度出發,對圖書館的社會價值和作用作些思考,與讀者共同探討。筆者認為,進入新時代,圖書館應該拓展和發揮好七項功能:
1 遺產保存功能
圖書館的產生,是保存人類文化遺產、傳承人類文明的需要。有了圖書館這一機構,人類的社會實踐所取得的經驗、文化、知識得以系統地保存并流傳下來,成為今天人類寶貴的文化遺產和精神財富。從整個人類文明的進步而言,圖書是人類文明在有記載的領域所達到的程度的一種反映和記錄。因此,也可以說,圖書是“人類文明的記憶”。同時,人類社會的發展,又必須建立在以往取得的成就的基礎上。人類社會的任何進步,都離不開前人或他人的成果,我們只有站在巨人的肩上才能超越巨人,而這個“巨人”就是人類歷史文明。為了完整地、系統地保存人類文化遺產,我國已初步建成了全國規模的圖書館網絡系統,各級各類圖書館遍布全國各個地區、各個行業。為了充分發揮圖書館的文明傳承功能,各級各類圖書館應合理地構筑本館的館藏結構。每個圖書館都應具有鮮明的館藏特色,即使是同類型的不同圖書館,也絕不雷同。在堅持本館特色的基礎上,要盡可能延伸圖書所涉及的時間跨度;從橫向而言,應盡可能拓展圖書所涉及的領域的廣度和深度,使其能完整地記錄歷史、傳承文明。
2 社會教育功能
圖書館具有社會教育功能首先在于其教育對象的多樣性。圖書館的教育對象是整個社會的廣大成員。不同專業、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文化水平的用戶,都能從圖書館中獲取科學文化知識,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同時,圖書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也在于其所提供的知識內容具有多樣性。圖書內容涉及人類活動的政治、經濟、軍事、科學、技術、文化等各個方面。圖書是人類文明的記憶,圖書也是人類社會得以繼續發展的階梯。不同的用戶,完全可以在圖書館獲得其所需要的科學文化知識。圖書館社會教育功能的發揮還在于其教育形式的多樣性。圖書館可以根據外界的需要,結合館藏特點開設各類講座,傳播科學文化知識。針對社會熱點,圖書館可以利用自身館藏豐富的優勢,舉辦各種展覽,向社會充分展示館藏特色。圖書館在履行社會教育功能的過程中,除了應結合社會熱點開展教育活動外,還應充分利用自己的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敏銳地捕捉各種信息,有意識地引導社會的關注點,真正起到社會教育的作用。
3 信息傳遞功能
在當今時代,信息資源開發與利用的水平已成為衡量一個國家發展狀況和綜合國力的重要尺度。圖書是信息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作為保存圖書的文化中心,在信息傳遞方面有較大的優越性。圖書館內的圖書信息,是對眾多圖書信息進行了充分的甄別和選擇之后采編進館的,因此,這一種圖書信息是經過整合的,有較高利用價值的圖書信息,是一種信息資源,其外延相當寬泛,可以涉及人類活動的所有領域。圖書館的信息傳遞功能首先表現在縱向的傳播,借助于文字、圖像等載錄方式,我們能夠獲得前人積累在圖書中的豐富的經驗和教訓,通過讀書閱讀,使我們能夠獲得豐富的歷史信息,以指導我們的實踐。其次,圖書信息的傳遞功能也表現在橫向方面,通過對圖書閱讀,我們能夠獲得旁人已取得的經驗和教訓,并以此作為起點開展我們的工作和研究。圖書館應廣泛采購大量新書進館,充實完善館藏體系,為社會提供源源不斷的信息資源。
4 智力開發功能
圖書信息資源,是一種智力資源。這種資源與自然資源不同,自然資源是非再生性資源,數量是有限的,不斷開發使用終究會枯竭。而智力資源則不同,它可以長期使用,重復使用,而且,隨著不斷的使用,還能再生出新的資源,這是智力資源的一個重要特點。為了充分發揮圖書館開發智力資源的功能,圖書館應對館藏圖書信息進行細致的分析和研究,運用各種技術手段和現代化設備,使館藏圖書信息得到最充分的開發,真正起到人類思想庫的作用。圖書館的智力開發功能還應表現在通過提供圖書信息,直接開發人的智力資源,如激發人們的求知欲望、激勵人們的探索精神、啟發人們開辟新的研究領域,從而提高人們的知識水平、提高人們的思維能力,對人類本身的智力資源的開發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圖書館應通過舉辦學術交流、專題講座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多側面、多角度地展示豐富的館藏,吸引社會用戶來館利用圖書資源。
5 學術研究功能
各門科學的學術研究,從本質上而言,就是要研究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各項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性,從而順應自然,推動社會的發展。圖書館學術研究功能的發揮取決于其豐富的館藏。圖書是人類文明的歷史記錄,是人們認識自然,認識社會的經驗與教訓的總匯。記載了人類社會文明發展的歷史過程。正是由于這種“過程”的記錄,才為科學家提供了尋找規律、探究規律進而掌握規律的豐富的材料。科學史告訴我們,任何學術研究都要從前人的研究成果中吸收、借鑒有益的成果。科學性的勞動是具有繼承性的,這種勞動部分地以今人的協作為條件,部分地又以對前人勞動的利用為條件。圖書館豐富的館藏,是“前人勞動”的結晶,后又經過圖書館工作者的分類、編目、保管、服務等一系列工作環節,而成為系統的、有價值的利用信息。從這個意義上講,圖書館向社會提供圖書信息,實際上是科學研究的前期工作,它直接促進了學術研究的發展。因此,圖書館在學術研究事業中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術研究工作得以正常開展的基礎。
6 資治襄政功能
為了使人們的各項活動能順利地進行,國家機器得以正常的運轉,社會的組織和領導者都將不斷地調整有關的方針、政策,以使社會朝著預期的目標向前發展。對社會化大生產帶來的社會活動的根本變革,如社會活動的復雜性、多樣性以及社會活動產生的影響增大等方面。這些特點都要求現代領導者實現從經驗決策到科學決策的轉變。在科學決策中,只有充分地占有信息,才能系統地對大量的信息進行分析、比較、篩選、甄別,以避免認識上的局限性,進而制定正確的政策。圖書館資治襄政功能的表現是多方面的。首先表現在對社會的組織管理方面。由于以往的歷史記錄大都是政治活動的記錄。記載了統治者大量的治亂興衰的經驗和教訓,通過利用這種圖書信息,能為決策者提供解決各種問題的思路與方法。圖書館的資治襄政功能還表現在對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經濟建設方面。圖書館保存了大量的人們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形成的歷史記錄。通過閱讀這方面的圖書,在各項重大的經濟建設決策中,起到一定的參考、借鑒的作用。
7 文化娛樂功能
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滿足了社會對文化娛樂的需要,豐富和活躍了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為使圖書館工作在新時代不至于落伍,圖書工作者應該主動承擔起開發圖書館在文化娛樂方面功能的責任。首先,圖書工作者應增強為社會服務的意識,并應認識到這是我們事業發展的最重要的基石。同時,圖書工作者也應轉變思維,摒棄墨守成規、默默無聞的陳舊觀念,緊跟時代步伐,創新管理理念和服務模式,在改革大潮中主動作為。圖書工作者還應積極地準備多方面的物質條件,并廣泛地向社會各方面進行宣傳,吸引人們到圖書館來消遣娛樂。當然,圖書館的文化娛樂功能不能僅僅表現為“圖書閱覽”。我們對圖書館“文化娛樂”功能的發揮還應具有更強的前瞻性,應著眼于對館藏圖書信息的更深層次的開發和利用,通過開辦文化講堂、國學研討、讀書沙龍、網絡講座等手段,拓展文化傳播渠道,提升圖書利用水平,使圖書館的價值得到多層面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