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老齡化社會的加劇,老年讀者已經(jīng)成為公共圖書館報刊閱覽室的主要服務對象。然而,相應的老年讀者服務水平卻有待提升,需要有關工作人員提升自身的工作能力。本文將結合當下的圖書館工作實際,對老年讀者的心理及閱讀需求展開分析,為老年讀者提供人性化服務,以吸引老年讀者,讓圖書館的文化職能得以充分展現(xiàn),有效提升我國國民的綜合素養(yǎng)。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報刊閱覽室;老年讀者;人性化服務
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116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劇,公共圖書館中的老年讀者數(shù)量逐年增加,而老年讀者的人數(shù)比例在報刊閱覽室中最多。公共圖書館的性質為公共文化公益性單位,其受眾廣泛,包括從兒童到老年人的全體社會成員。公共圖書館的服務對象較為多樣,可以為社會各階層的讀者提供服務,需要工作人員主動提升自身的服務能力,強化對老年讀者的人性化服務,為老年讀者創(chuàng)造一個獨特的精神家園,滿足老年讀者的精神需求,以推動社會的發(fā)展。
1 公共圖書館報刊閱覽室老年讀者需求
深入研究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開展服務工作,既可以充分彰顯公共圖書館的價值,也有利于展現(xiàn)其社會價值。因此,需要圖書館管理人員了解老年讀者的閱讀心理,具體體現(xiàn)在以下方面:
1.1 長期閱讀習慣
許多老人長期以來一直有讀書看報的習慣,非常關心政治時事和社會生活。而圖書館中的報刊資料比較豐富,加上公共圖書館中的環(huán)境較為寬敞,又比較靜謐,適合在此進行閱讀。因此,公共圖書館的報刊閱覽室成為老年人閱讀的主要場所。此外,老年人的報刊閱讀通常只包含在幾個固定的興趣領域,并且部分老年讀者在圖書館中的閱讀時間也很固定,充分展現(xiàn)了老年人的習慣心理。基于此,為展現(xiàn)公共圖書館的人性化服務,可以在圖書館中為老年讀者提供一些針對性的服務,例如為老人開設專座,以滿足老年讀者的心理需求[1]。
1.2 加強與社會聯(lián)系
許多老年人在正式退休離開工作崗位以后,會感覺到自己不被需要,他們不愿長期處于這種孤獨寂寞的情緒之中,渴望與社會交流,強化與社會的聯(lián)系,希望可以重新參與社會生活,并進入新的社會群體。而公共圖書館作為一種公益性質的公共文化機構,可以有效滿足老年人的心理需求,讓圖書館成為老年讀者彼此交流的樞紐,強化老年人與社會之間的聯(lián)系和溝通。
2 公共圖書館報刊閱覽室老年讀者人性化服務途徑
2.1 強化服務人員責任心
觀察公共圖書館中的老年讀者,發(fā)現(xiàn)他們一般具有動作遲緩、表達模糊的特點,因此,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在為老年人提供服務時具備較強的耐心和責任感。在招募老年讀者服務工作人員時,需要關注其專業(yè)素質。此外,還需要具有一定的愛心,并且擅長揣摩老年人的心理,可以與老年讀者之間構建和諧的關系,有利于圖書館管理工作的高效開展。可以由老年讀者在老年閱覽室中進行自我管理,部分老人由于剛剛退休離職,他們仍然具有一定的奉獻意愿,希望可以為社會做出一定的貢獻。因此,可以采取公開招募的方式,選擇身體條件和素質品行較好的老年志愿者,在圖書館內進行義務管理,由他們負責圖書館的一般管理工作。借助這種方式,不僅可以讓老年讀者尋找到自身的價值,還有利于在老年讀者與公共圖書館之間建立和諧的關系。還可以結合圖書館的工作實際,在社會上招募一些志愿者,以高校大學生為主要招募對象,讓他們?yōu)槔夏曜x者提供義務服務。由于公共圖書館內的員工數(shù)量通常比較缺乏,因此,如果可以廣泛吸引社會上的志愿者前來支持,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決圖書館人手問題。此外,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積極聽取老年讀者的建議,并做出適當?shù)姆答仭a槍夏曜x者需要被尊重以及被認可的心理,需要圖書館工作人員在工作實踐中為老年讀者提供優(yōu)質、細心的服務,并且善于聆聽老年人的意見。例如,可以結合圖書館的具體情況和老年讀者的需求,在圖書館的指定位置設置意見箱,讓老年讀者能夠自由發(fā)表對圖書館建設的意見。便于他們體會到被尊重的感覺,讓他們在圖書館中獲得歸屬感[2]。
2.2 結合老年讀者身體條件提供服務
與普通讀者相比,老年讀者具有以下特點:一方面,在身體條件上表現(xiàn)為他們常常行動不便并且體弱多病。另一方面,展現(xiàn)在心理層面上,他們心理通常存在較大的壓抑與不平,渴望獲得他人的尊重。因此,需要公共圖書館在開展服務時,尊重老年人的心理和身體特征,結合老年讀者的身體條件,為老年讀者提供人性化的服務,以充分展現(xiàn)中華民族尊老愛老的傳統(tǒng)美德。首先,需要保障圖書館內道路、坡道及護欄等設施的安全穩(wěn)定性,保障館內指示牌的清晰度,確保老年人可以準確辨別;其次,需要在圖書館閱覽室中為老年人提供專用的暖水瓶、老花鏡、放大鏡和記錄工具等,以滿足不同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再次,為避免因老年讀者的閱讀興趣較為集中而造成一些矛盾沖突,需要在閱覽室中適當增加一些老年讀者閱讀率較高的書目和報刊的復本。最后,可以為老年讀者提供送書上門服務。為滿足因身體條件限制而無法前往圖書館閱讀的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可以采取送書上門的形式,讓老年人更好的享受閱讀。此外,還可以為偏遠地區(qū)或經(jīng)濟水平較低的地區(qū)以及敬老院等地配置專門的流動書車,提供送書上門服務,便于老年讀者深入感受公共圖書館的熱情服務和人性化措施[3]。
2.3 優(yōu)化閱讀環(huán)境
公共圖書館的服務要秉持以人為本的原則,為解決老年人的閱讀問題,需要圖書館將閱讀環(huán)境進行優(yōu)化,為老年讀者提供一個舒適和諧的閱讀氛圍。此外,需要圖書館落實場館建設及基礎設施建設的有關問題,并且在圖書館選址工作時考慮到交通和環(huán)境因素,將圖書館整體設計做到寬敞明亮,便于開闊視野。同時,要保證環(huán)境中的溫度和濕度得當,做好綠化措施,通過空氣凈化器等設備,為老年讀者提供舒適的閱讀環(huán)境,以免因長期閱讀而造成疲勞過度。此外,也可以讓老年讀者的身心更加愉悅,以起到吸引老年讀者的作用。
2.4 結合老年讀者愛好提供服務
通過公共圖書館可以讓人們實現(xiàn)終身學習,為有效提升讀書館的人性化服務水平,可以由圖書館組織開展多姿多彩的活動,以激發(fā)老年讀者的閱讀興趣。與圖書館的實際情況相結合,鼓勵老年志愿者參與圖書館服務。由具有某些方面特長的老年讀者舉辦講座,為有相關興趣的老年人提供咨詢服務,讓老年讀者可以在志愿服務中發(fā)揮自身的價值,有利于圖書館工作的高效開展,讓老年人在志愿工作中得到歸屬感和成就感。此外,可以為老年人組織與其身心發(fā)展特點相契合的涵蓋體育、展覽、娛樂、講座等多個形式的文化活動;為老年人創(chuàng)辦書法、藝術、外語等各類輔導培訓班;舉辦詩朗誦、歌詠比賽等文藝活動。通過以上方式,讓圖書館成為人際溝通和文化服務的集合性場所,為老年讀者提供充足的展示空間,讓圖書館的作用得以充分展現(xiàn)[4]。
3 結語
在公共圖書館中關注老年讀者的閱讀需求是老齡化社會的必然舉措,與我國社會的和諧穩(wěn)定發(fā)展息息相關,必須提高對于圖書館人性化服務的重視。需要強化對圖書館服務理念的創(chuàng)新,利用人性化的服務形式,讓老年讀者體會到更加高效的服務。
參考文獻
[1]陳燕.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的人性化服務研究[J].卷宗,2019,9(36):165,169.
[2]胡霄.“文化養(yǎng)老”趨勢下公共圖書館老年讀者服務探析[J].河北科技圖苑,2018,31(5):55-59.
作者簡介
王國防(1980-),男,山東濰坊人,濰坊市圖書館,助理館員,從事圖書管理方面的工作。